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5316260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75
- 出版时间:2019-06-01
- 条形码:9787515316260 ; 978-7-5153-1626-0
本书特色
世界航空史上少有一架专机的机组有走有留。更为奇特的是,林彪专机的航迹竟然偏移到蒙古的温都尔汗!《真相:专机副驾驶亲历“九一三”》的难能可贵就在于独家披露所有这些内在的隐秘。身为林彪专机第二副驾驶员,“九一三”事件的亲历者,《真相:专机副驾驶亲历“九一三”》作者首次还原了林彪专机的全部活动过程,同时真实披露了林彪专机机组幸存者的多舛命运,给人们揭开了一个大时代的潜在一面,为历史提供了一个经得起检验的答案。
内容简介
*披露:林彪调机山海关及强行起飞经过权威见证:林彪山海关出逃现场的真实情景科学判断:林彪叛逃飞行航线及其坠机原因震撼心灵:林彪事件中受牵连者的深刻反思
目录
前言
**章 林彪座机――三叉戟256号飞机
**节 林彪专机来自空军航空兵专机师
第二节 决定命运的三叉戟飞机
第三节 江青首先看上了三叉戟飞机
第四节 我把三叉戟256号飞机接回北京
第五节 林彪专机客舱的精心改装
第六节 林彪专机改装后的试飞
第七节 9月7日我送林立衡、张宁到山海关
第二章 紧急任务――调机山海关
**节 接受任务
第二节 “九一三”事件爆发前的平静
第三节 紧急任务
第四节 机前待命
第五节 调机山海关
第三章 惊心动魄的山海关之夜
**节 山海关机场的“飞行后”
第二节 惊心动魄的山海关之夜
第三节 带着血与泪的算式:9―4=5
第四节 机组的走留是有意安排的
第五节 起飞后很不正常的转弯说明什么
第六节 调度室房间里的临时“会议”
第七节 一条使机组陷入极端困惑的信息
第八节 程洪珍为什么没有上飞机
第四章 审查
**节 林彪乘机已去,留下机组何往
第二节 在海军接受审查
第三节 在中央专案组的日子里
第四节 回专机师继续接受审查
第五节 在劳动与“读书班”中接受审查
第五章 3685号直升机反劫持――成功迫降
**节 “九一三”事件中3685号直升机被劫持经过
第二节 “九一三”事件中的北京专机师指挥所
第三节 “九一三”事件中的空军指挥所
第四节 “九一三”――专机飞行员的陷阱
第六章 几个为什么
**节 潘景寅为什么敢一个人驾机升空
第二节 起飞后为什么会形成很不正常的转弯
第三节 为什么说是不正常的飞行
第四节 为什么叛逃航线会偏移到温都尔汗
第七章 迫降 坠毁
**节 弹尽粮绝 面临绝境
第二节 茫茫黑夜 何处降落
第三节 剧烈爆炸
第四节 残骸遍地
第五节 横尸荒野
第八章 机组定性
**节 邓小平为256号专机组死难人员定性
第二节 为机组死难者定性引发的思考
第三节 林彪专机上没有安装超低空飞行的设备
第四节 当我**次看到256号专机残骸的时候
第五节 林彪专机残骸哪里去了?
第九章 黑匣子
**节 关于256号专机的黑匣子
第二节 多年来围绕“禁空令”出现的话题
第三节 纠正《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有关“九一三”事件的错误说法
第四节 这个“如果……”还是由我来说
第五节 关于林彪死因的各种传说
第六节 蒙古对林彪坠机的*新披露
第十章 离队
**节 踏上飞行不归路
第二节 没有泯灭的飞行心愿
第三节 曙光一现
第四节 取消文字结论清理个人档案
第五节 奔回北京
第十一章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专机师
**节 领航员、通讯员——专机飞行的眼睛和耳朵
第二节 专机飞行中的服务
第三节 宁扑三次空,不误一分钟
第四节 毛泽东坚持要坐中国飞行员驾驶的飞机
第五节 开辟从祖国西部进出国门的空中航线
第六节 刘少奇访问四国中的阿富汗之行
第七节 女飞行员“大旗”的故事
后记
**章 林彪座机――三叉戟256号飞机
**节 林彪专机来自空军航空兵专机师
第二节 决定命运的三叉戟飞机
第三节 江青首先看上了三叉戟飞机
第四节 我把三叉戟256号飞机接回北京
第五节 林彪专机客舱的精心改装
第六节 林彪专机改装后的试飞
第七节 9月7日我送林立衡、张宁到山海关
第二章 紧急任务――调机山海关
**节 接受任务
第二节 “九一三”事件爆发前的平静
第三节 紧急任务
第四节 机前待命
第五节 调机山海关
第三章 惊心动魄的山海关之夜
**节 山海关机场的“飞行后”
第二节 惊心动魄的山海关之夜
第三节 带着血与泪的算式:9―4=5
第四节 机组的走留是有意安排的
第五节 起飞后很不正常的转弯说明什么
第六节 调度室房间里的临时“会议”
第七节 一条使机组陷入极端困惑的信息
第八节 程洪珍为什么没有上飞机
第四章 审查
**节 林彪乘机已去,留下机组何往
第二节 在海军接受审查
第三节 在中央专案组的日子里
第四节 回专机师继续接受审查
第五节 在劳动与“读书班”中接受审查
第五章 3685号直升机反劫持――成功迫降
**节 “九一三”事件中3685号直升机被劫持经过
第二节 “九一三”事件中的北京专机师指挥所
第三节 “九一三”事件中的空军指挥所
第四节 “九一三”――专机飞行员的陷阱
第六章 几个为什么
**节 潘景寅为什么敢一个人驾机升空
第二节 起飞后为什么会形成很不正常的转弯
第三节 为什么说是不正常的飞行
第四节 为什么叛逃航线会偏移到温都尔汗
第七章 迫降 坠毁
**节 弹尽粮绝 面临绝境
第二节 茫茫黑夜 何处降落
第三节 剧烈爆炸
第四节 残骸遍地
第五节 横尸荒野
第八章 机组定性
**节 邓小平为256号专机组死难人员定性
第二节 为机组死难者定性引发的思考
第三节 林彪专机上没有安装超低空飞行的设备
第四节 当我**次看到256号专机残骸的时候
第五节 林彪专机残骸哪里去了?
第九章 黑匣子
**节 关于256号专机的黑匣子
第二节 多年来围绕“禁空令”出现的话题
第三节 纠正《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有关“九一三”事件的错误说法
第四节 这个“如果……”还是由我来说
第五节 关于林彪死因的各种传说
第六节 蒙古对林彪坠机的*新披露
第十章 离队
**节 踏上飞行不归路
第二节 没有泯灭的飞行心愿
第三节 曙光一现
第四节 取消文字结论清理个人档案
第五节 奔回北京
第十一章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专机师
**节 领航员、通讯员——专机飞行的眼睛和耳朵
第二节 专机飞行中的服务
第三节 宁扑三次空,不误一分钟
第四节 毛泽东坚持要坐中国飞行员驾驶的飞机
第五节 开辟从祖国西部进出国门的空中航线
第六节 刘少奇访问四国中的阿富汗之行
第七节 女飞行员“大旗”的故事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康庭梓,1939年底出生在河南省巩县(现巩义市)康店镇,1959年8月高中应届毕业,被空军特招为飞行员,进入空军第六飞行学院学习飞机驾驶技术。1964年7月被分配到空军专机部队服役。历任飞行员、飞行中队长。驾驶过苏制伊尔18、英制三叉戟等5种飞机。1976年4月转业河南省怀来县农机修配厂。1984年底调回北京,先后在北京电子管厂和北京市国税局工作,2000年退休。退休后,曾先后在报刊上发表30余篇有关“九一三”事件的文章。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7.6¥55.0 -
她们
¥16.0¥46.8 -
我是一只骆驼
¥12.5¥32.0 -
瓦尔登湖
¥11.1¥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9¥25.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4.0¥39.0 -
门
¥14.4¥42.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茶,汤和好天气
¥8.8¥28.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到山中去
¥9.1¥30.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人间烟火收藏夹
¥42.3¥16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随想录-版本摭谈
¥17.3¥65.0 -
浮生六记
¥10.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