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分
包邮上海有嚼头
本书不只是写那些海派文化的掌故逸闻、故事传说,而是更注重老上海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通过二维码还可以聆听很正宗的上海话。

- ISBN:978755351670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60
- 出版时间:2018-04-01
- 条形码:9787553516707 ; 978-7-5535-1670-7
本书特色
沪语有声书。分“嚼嚼风物经”“嚼嚼生活经”“嚼嚼吃喝经”“嚼嚼言话经”四个专辑,不满足于只写那些海派文化的掌故逸闻、故事传说,而是更注重老上海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每篇文章后都有附有二维码,读者通过扫二维码,可以聆听到*正宗、*上海风味的朗读版本。
作为曾经的上只角居民、老城厢外孙,插过队务过工,又打造了多档电台、电视台知名节目,作者对上海的物理和精神生态有着独特的体验和解读。他的上海话,既非播音腔、朗诵腔、广播腔、表演腔,也不是如今年轻人口中的洋泾浜沪语,而是有书卷气又接地气的生活语言,能让老上海人产生共鸣,新上海人融入上海。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有关上海题材随笔的有声版,通过作者的文字和沪语朗读,让读者共同来赏析和聆听上海的声音。不只是写那些海派文化的掌故逸闻、故事传说,而是更注重老上海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正是因为海派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很值得反复咀嚼,故名"上海有嚼头"。百余年来海派文明的成住坏空,皆在其间。每篇文章后都有附有二维码,读者通过扫二维码,可以聆听到很正宗、拥有上海风味的朗读版本。
目录
“上只角”,“上”在哪里
“老克勒”,只是个传说
上海的落叶,你果然惹不起啊
老西门,我要留下你的那些璀璨的街名、弄名和屋名
三月上坟看娇娇
天热了,想起“木拖”以及其他
在乌镇,又见“排门板
依戴过开普帽么
坐着敞篷双层巴士游车河
嚼嚼生活经
廿六号,买米去
上海人家的揩布都是分三六九等的吗
上海人家怎么晾衣裳
屋顶,老早上海人一样照爬不误
老底子春游带点啥
开往春天的车厢
答滴答滴,洒水车来喽
歇夏,试试有所不为
我虐失眠千百遍
你现在怎么“报名
五十年后,重回宝庆路3号
我也曾住过“西班牙式小房子
我的父亲
嚼嚼吃喝经
六百里夜奔,只为这“独一桌”的淮扬菜
菜馒头引出三虾面新相识原是老听众
石浦小吃麦饼筒:包啊包,都包进去
想起太湖名菜“满台跳
点菜的窍坎与误区
劝菜也是“真生活
我爱油条如初恋
红烧肉,其实是不上台面的家常菜
“腌笃鲜”—春荒里的穷开心
“先吃(不)一碗炒粉
为啥都是海蜇头而没有海蜇皮
上海生煎不接受批评
嚼嚼言话经
“依讲得好!
上海人的英文语感黝戒好
“依饭吃过了陇啊
“撑家当”与“攒家生
上海话形容面孔难看的44种讲法
上海人“叫品”中的“阿”字,邪气有名堂
谈谈与“触祭”有关的上海俚语
上海话里带“蟹”字的俚语
上海话里带“花”字的俚语
上海话里带“冷”字的俚语
上海话里带“寻”字的俚语
是开火仓、开伙仓、开火舱还是开伙舱?2s
作者简介
畸笔叟,真名郑健。老三届,插过十年队,务过五年工。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1984年起,服务广播电视媒体凡28年。曾经打造过沪上知名电视栏目《东视广角》《今日印象》和《闲话上海滩》。著有散文集《上海穿堂风》《上海野狐禅》《上海小日脚》《上海壁角落》和《上海名堂经》《上海有声色》,以及短篇小说集《红土纪丽》。其中《上海名堂经》《上海有声色》两本是有声书。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中国小说史略
¥15.4¥35.0 -
瓦尔登湖
¥11.1¥39.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10.2¥26.0 -
她们
¥16.0¥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像我这样和生活开玩笑的人
¥16.6¥52.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几多往事成追忆
¥10.6¥32.0 -
存在的艺术(八品-九品)
¥13.5¥39.0 -
门
¥14.4¥42.0 -
到山中去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9.1¥30.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7¥15.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美,在此时,此身,此地
¥15.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