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装备战场抢修概论
1星价
¥20.0
(3.6折)
2星价¥20.0
定价¥5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811163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212页
- 出版时间:2018-11-01
- 条形码:9787118111637 ; 978-7-118-11163-7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深入探讨非教学论学科学习研究存在的缺憾、教学论对中国古代学习思想吸纳不足的遗憾、教学论研究长期以“教”为重对“学”的遮蔽、社会发展与教学改革实践的需要, 笔者在张传燧教授指导下, 尝试从教学论的视角研究教学情境中的学习的基本问题, 以期对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有所助益, 为推进教学情境中的学习真正成为学生人生幸福的源泉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目录
**章 绪论
**节 概述
一、战场抢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二、战场抢修在战争中的作用
三、战场抢修与平时维修
四、战场抢修与应急修理
五、战场抢修与应急使用
第二节 战场抢修的发展情况
一、国外发展概况
二、国内发展概况
三、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装备战场抢修发展趋势
第三节 战场抢修理论与技术
一、战场抢修理论与技术框架
二、战场抢修理论与技术的特点
三、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 装备生存性与抢修性基础
**节 基本概念
一、战场损伤
二、生存性
三、抢修性
四、生存性与抢修性的关系
第二节 装备战场威胁与损伤机理
一、常规战斗部及其损伤机理
二、新概念武器及其损伤机理
三、核武器及其损伤机理
第三节 生存性与抢修性的定性要求和定量计算
一、生存性的定性要求与定量计算
二、抢修性的定性要求和定量计算
第四节 生存性与抢修性分析
一、生存性与抢修性分析的基本程序
二、任务一功能分析
三、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四、损坏模式及影响分析
五、补救措施分析
第三章 装备战损试验与验证
**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分类
三、作用意义
第二节 战损试验基本原理与方法
一、受试装备的确定
二、损伤源的选择
三、试验方法
四、试验设计
五、试验数据采集与分析
第三节 战损试验组织与实施
一、试验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
二、试验组织机构设置
三、试验组织实施程序
第四节 战损试验典型案例
一、通用武器雷达车辆装备战损试验
二、电子装备冲击振动损伤试验案例
三、梅彭实弹试验案例
第四章 装备战场损伤建模与仿真
**节 战场损伤仿真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单装单威胁战场损伤建模与仿真
一、装备建模
二、威胁建模
三、单装单威胁战场损伤仿真
第三节 装备群战场损伤建模与仿真
一、作战任务建模
二、维修保障仿真建模
三、战场损伤仿真引擎
第四节 装备战场损伤建模与仿真系统
一、系统组成结构
二、威胁建模子系统
三、装备建模子系统
四、作战任务建模子系统
五、装备群战场损伤仿真子系统
第五章 装备战场损伤评估方法与技术
**节 概述
一、战场损伤评估的基本概念
二、战场损伤评估的内容
三、战场损伤评估报告
四、战场损伤评估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战场损伤评估的程序和方法
一、战场损伤评估的基本程序
二、装备战场损伤分析与确定方法
三、装备应急修复评估与决策
四、装备战场损伤等级评定方法
第三节 战场损伤评估智能化
一、人工智能技术
二、基于案例的战场损伤评估推理
三、基于损伤树的损伤评估推理
第四节 战场损伤评估专家系统
一、战场损伤评估系统的功能框架
二、战场损伤评估数据库系统
三、战场损伤分析系统
四、战场损伤评估实施系统
第六章 装备战场抢救与抢修方法
**节 装备战场抢救常用方法
一、遇险装备自救
二、遇险装备拖救
三、装备的牵引和输送
第二节 典型损坏模式的抢修方法
一、机械损伤的抢修方法
二、电器损伤的抢修方法
三、其他损伤的抢修方法
第三节 新材料、新技术在战场抢修中的应用
一、无电焊接技术
二、复合贴片快速修复技术
三、微波快速修复技术
四、快速补板修复技术
五、胶接、密封胶
六、电子装备快速清洗技术
第七章 装备战场抢修资源分析与确定
**节 战场抢修资源确定的依据与原则
一、战场抢修资源确定的主要依据
二、战场抢修资源确定的一般原则
第二节 战场抢修资源分析与确定的基本程序
第三节 战场抢修人员确定的方法
一、基本步骤
二、基本方法
第四节 战场抢修备件确定与优化
一、战时备件消耗分析
二、备件消耗模型建立
三、考虑备件保障度时备件运行量模型
四、考虑部队运输能力的备件运行量模型
第五节 战场抢修设备工具的分析与确定
一、战场抢修设备工具的主要要求
二、战场抢修设备工具规划与研制基本程序
三、战场抢修设备工具数量的确定
第八章 装备战场抢修的组织与实施
**节 战场抢修组织与实施的基本任务
一、战前装备战场抢修准备工作
二、战中装备战场抢修组织实施
三、战后装备战场抢修组织实施
第二节 战场抢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战场抢修的指导思想
二、战场抢修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战场抢修的机构设置与职责
一、装备战场抢修的机构设置
二、装备战场抢修机构的职责
第四节 装备战场抢修的组织指挥与实施
一、装备战场抢修力量编组
二、装备战场抢修力量配置
三、装备战场抢修力量展开
四、装备战场抢修活动实施
五、损坏装备的后送
六、抢修力量的派出与转移
参考文献
**节 概述
一、战场抢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二、战场抢修在战争中的作用
三、战场抢修与平时维修
四、战场抢修与应急修理
五、战场抢修与应急使用
第二节 战场抢修的发展情况
一、国外发展概况
二、国内发展概况
三、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装备战场抢修发展趋势
第三节 战场抢修理论与技术
一、战场抢修理论与技术框架
二、战场抢修理论与技术的特点
三、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 装备生存性与抢修性基础
**节 基本概念
一、战场损伤
二、生存性
三、抢修性
四、生存性与抢修性的关系
第二节 装备战场威胁与损伤机理
一、常规战斗部及其损伤机理
二、新概念武器及其损伤机理
三、核武器及其损伤机理
第三节 生存性与抢修性的定性要求和定量计算
一、生存性的定性要求与定量计算
二、抢修性的定性要求和定量计算
第四节 生存性与抢修性分析
一、生存性与抢修性分析的基本程序
二、任务一功能分析
三、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四、损坏模式及影响分析
五、补救措施分析
第三章 装备战损试验与验证
**节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分类
三、作用意义
第二节 战损试验基本原理与方法
一、受试装备的确定
二、损伤源的选择
三、试验方法
四、试验设计
五、试验数据采集与分析
第三节 战损试验组织与实施
一、试验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
二、试验组织机构设置
三、试验组织实施程序
第四节 战损试验典型案例
一、通用武器雷达车辆装备战损试验
二、电子装备冲击振动损伤试验案例
三、梅彭实弹试验案例
第四章 装备战场损伤建模与仿真
**节 战场损伤仿真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单装单威胁战场损伤建模与仿真
一、装备建模
二、威胁建模
三、单装单威胁战场损伤仿真
第三节 装备群战场损伤建模与仿真
一、作战任务建模
二、维修保障仿真建模
三、战场损伤仿真引擎
第四节 装备战场损伤建模与仿真系统
一、系统组成结构
二、威胁建模子系统
三、装备建模子系统
四、作战任务建模子系统
五、装备群战场损伤仿真子系统
第五章 装备战场损伤评估方法与技术
**节 概述
一、战场损伤评估的基本概念
二、战场损伤评估的内容
三、战场损伤评估报告
四、战场损伤评估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 战场损伤评估的程序和方法
一、战场损伤评估的基本程序
二、装备战场损伤分析与确定方法
三、装备应急修复评估与决策
四、装备战场损伤等级评定方法
第三节 战场损伤评估智能化
一、人工智能技术
二、基于案例的战场损伤评估推理
三、基于损伤树的损伤评估推理
第四节 战场损伤评估专家系统
一、战场损伤评估系统的功能框架
二、战场损伤评估数据库系统
三、战场损伤分析系统
四、战场损伤评估实施系统
第六章 装备战场抢救与抢修方法
**节 装备战场抢救常用方法
一、遇险装备自救
二、遇险装备拖救
三、装备的牵引和输送
第二节 典型损坏模式的抢修方法
一、机械损伤的抢修方法
二、电器损伤的抢修方法
三、其他损伤的抢修方法
第三节 新材料、新技术在战场抢修中的应用
一、无电焊接技术
二、复合贴片快速修复技术
三、微波快速修复技术
四、快速补板修复技术
五、胶接、密封胶
六、电子装备快速清洗技术
第七章 装备战场抢修资源分析与确定
**节 战场抢修资源确定的依据与原则
一、战场抢修资源确定的主要依据
二、战场抢修资源确定的一般原则
第二节 战场抢修资源分析与确定的基本程序
第三节 战场抢修人员确定的方法
一、基本步骤
二、基本方法
第四节 战场抢修备件确定与优化
一、战时备件消耗分析
二、备件消耗模型建立
三、考虑备件保障度时备件运行量模型
四、考虑部队运输能力的备件运行量模型
第五节 战场抢修设备工具的分析与确定
一、战场抢修设备工具的主要要求
二、战场抢修设备工具规划与研制基本程序
三、战场抢修设备工具数量的确定
第八章 装备战场抢修的组织与实施
**节 战场抢修组织与实施的基本任务
一、战前装备战场抢修准备工作
二、战中装备战场抢修组织实施
三、战后装备战场抢修组织实施
第二节 战场抢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战场抢修的指导思想
二、战场抢修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战场抢修的机构设置与职责
一、装备战场抢修的机构设置
二、装备战场抢修机构的职责
第四节 装备战场抢修的组织指挥与实施
一、装备战场抢修力量编组
二、装备战场抢修力量配置
三、装备战场抢修力量展开
四、装备战场抢修活动实施
五、损坏装备的后送
六、抢修力量的派出与转移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胡起伟,1976年生,毕业于军械工程学院装备保障系,现任军械工程学院装备保障系副教授,出版有装备维修想关著作多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民众政府
¥9.5¥25.0 -
毛泽东选集(1-4)
¥80.0¥97.5 -
(平装)二战战史
¥17.1¥45.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1.6¥58.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 -
冲动的美国
¥27.2¥69.0 -
布朗基文选
¥12.9¥17.0 -
共产党宣言
¥7.3¥19.8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雪莱政治论文选/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8.2¥20.0 -
新政治科学
¥10.1¥2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解密档案中的张国焘
¥19.6¥58.0 -
跟着美军上战场-零距离解码战地美军
¥19.4¥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