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包邮中国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星价 ¥35.6 (7.4折)
2星价¥35.6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807035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55
  • 出版时间:2019-07-01
  • 条形码:9787521807035 ; 978-7-5218-0703-5

本书特色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致力于回答以下三个大的问题:(1)近年来,中国城市部门所发生的人力资本集聚有没有形成显著的人力资本外部效应?(2)中国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效应在不同地区,对不同劳动群体的影响是否是同质的?有没有“普惠”式地使不同地区和群体的劳动者受益?(3)如果人力资本外部效应在不同地区和劳动群体间存在着结构性的差异,那么引发这种差异的原因又是什么?本文在对有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将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的个人微观数据与手工搜集的城市层面数据相结合,并综合利用*小二乘回归、两阶段*小二乘回归、分位数回归与门槛效应回归等多种实证方法对上述三个大的问题进行了考察。

内容简介

  《中国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致力于回答以下三大问题:(1)近年来,中国城市所发生的人力资本集聚有没有形成显著的人力资本外部效应?(2)中国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效应在不同地区,对不同劳动群体的影响是否是同质的?有没有“普惠”式地使不同地区和群体的劳动者受益?(3)如果人力资本外部效应在不同地区和劳动群体间存在着结构性的差异,那么引发这种差异的原因又是什么?《中国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在对有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将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的个人微观数据与手工搜集的城市层面数据相结合,并综合利用小二乘回归、两阶段小二乘回归、分位数回归与门槛效应回归等多种实证方法对上述三大问题进行了考察。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基于文献的回顾
2.1 基本概念
2.2 人力资本外部性的表现形式
2.3 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形成机制
2.4 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的测量

3 中国人力资本的空间集聚特征
3.1 中国省级人力资本的空间分布
3.2 中国省级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空间匹配
3.3 中国城市人力资本的空间集聚特征

4 中国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的测量及其异质性时空分布
4.1 估计策略的逻辑:一个理论模型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3 模型的估计结果
4.4 中国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的时空演变
4.5 中国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微观机制
4.6 本章小结

5 中国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的收入阶层分布
5.1 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对不同收入阶层异质性影响的逻辑框架
5.2 分位数回归模型的构建
5.3 分位数回归的估计结果
5.4 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收入阶层分布的成因
5.5 不完全替代性:需要寻找的另一块拼图
5.6 本章小结

6 城市规模与人力资本外部性
6.1 城市规模越大人力资本外部性越强?
6.2 计量模型的构建与检验方法
6.3 全样本的实证结果
6.4 分产业的门槛模型回归结果
6.5 城市规模对人力资本外部性微观机制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7 市场化与人力资本外部性
7.1 市场化改革如何影响人力资本外部性
7.2 模型设定与市场化指数的计算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7.4 市场化影响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的路径:初步的经验证据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许岩,1985年出生,河南新乡人。先后毕业于西南大学和重庆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劳动经济学、人口经济学方向的研究工作。共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科学》、《社会科学》等C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近五年来,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重点项目1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