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389021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70
  • 出版时间:2018-03-01
  • 条形码:9787503890215 ; 978-7-5038-9021-5

本书特色

  东日本大地震后受灾区如今仍然是一片荒凉的景象,其背景是究竟应该创生什么样的风景始终没有达成共识,塑造什么样的风景为好?谁来塑造,以及如何塑造?
  《景观的作法》呈现了日本经历过来的景观变迁,风景的争论的实例,回顾了指向美丽景观的创造过程,对塑造景观的做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内容简介

东日本大地震后受灾区如今仍然是一片荒凉的景象,其背景是究竟应该创生什么样的风景始终没有达成共识,塑造什么样的风景为好?谁来塑造,以及如何塑造?本书呈现了日本经历过来的景观变迁,风景的争论的实例,回顾了指向美丽景观的创造过程,对塑造景观的做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目录

前言
译者序
序章风景再生
汉城:变化的风景
开城:冻结的风景
原朝鲜总督府的解体
清溪川的再生
汉城的革命

**章 风景战争
1/东京
日本桥:日本的脐
丸之内:美观的争论
国立公寓诉讼
东京的美学
东京开拓地:新国立运动场问题
巨型城市化:东京过度集中
2/京都
“田字”地区
山鉾町:京町家不可再生论
京都塔,京都火车站,京都饭店
祗园:景观与土地所有
鸭川:3.5条大桥
眺望景观的保护
3/宇治
御茶田:市区化区域的生产绿地
画饼充饥:城市总体规划
巨大的屏障:世界文化遗产和缓冲区
宇治景观十帖
活的文化遗产
龟石·塔岛:治水和景观
4/松江
作为图的公共建筑
宍道湖景观条例:景观评审会
出云建筑论坛
岛根景观奖
大桥川景观营造

第二章 风景原理
1/景观·风景·Landscape

风景
landscape
自然
2/文化的风景
风水
风土记
近江八景
《日本风景论》
风景和生态圈
景观的结构
城市景观
3/景观价值论
好的景观,差的景观
靠景观能生存吗?
与生物共生
景观变化
风景哲学

第三章 风景作法
1/日本的景观层
日本景观的基层
都城和里坊
风景的发现
景观的西化
铁、玻璃和混凝土:产业化的风景
从废墟开始
后现代主义的风景
2/景观的层面
地球景观(层面1)
地域景观(层面2)
城市——市区景观(层面3)
地区景观(层面4)
景区景观(层面5)
3/景观作法的基本原则
人人都是建筑师
景观的个性
景观的活力
地球环境和景观
达成共识与景观
4/景观法和制度
景观条例
景观法
景观整备机构
文化的景观
5/社区建筑师制度
何为城镇建筑师
城镇建筑师的原型
设计评审制度
京都社区设计联盟活动
近江环人(社区建筑师)
从细节做起
终章风景创生
值班小屋·会所·大家的家
战后的原风景
自然的力量·地域的力量
复兴计规划的风景蓝图
复兴规划的基本方针
地域再生
作为“图底”的住宅:基于地域生态系统的居住体系
福岛(FUKUSHIMA)的风景

结语
注释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布野修司,1949年出生于日本松江市。工学博士(东京大学),专攻建筑规划学、地域生活空间规划学。东京大学工学部研究科博士课程中途退学,曾任东洋大学讲师、副教授、京都大学工学研究科副教授,滋贺县立大学环境科学部教授、校长等,现任日本大学特聘教授。其出版的著作《印尼居住环境的变迁及其整治手法研究一居住规划方法论的考察》获日本建筑学会奖(1991年);《近代世界体系和殖民城市》(编著,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05年)获日本都市规划学会奖及论文奖(2006年):《韩国近代都市景观的形成》(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10年,韩三建、朴重信、赵圣民等合著)获日本建筑学会著作奖。
  其他主要著作有《甘榜的世界》(1991年),《战后建筑的终结》(1995年),《住宅的梦,梦的住宅:亚洲居住论》(1997年),《裸建筑师:城镇建筑师论绪论》(2000年),《曼茶罗都市:印度城市的空间理念和其变迁》(2006年),《莫卧儿城市:伊斯兰城市的空间变化》(2008年),《建筑少年们的梦》(2011年),《格网城市:西班牙殖民城市的起源,形成、变迁、转生》(2013年),《大元都市》(2015),《东南亚的住居:起源、传播、类型、变迁》(2017)等。
    布野修司,1949年出生于日本松江市。工学博士(东京大学),专攻建筑规划学、地域生活空间规划学。东京大学工学部研究科博士课程中途退学,曾任东洋大学讲师、副教授、京都大学工学研究科副教授,滋贺县立大学环境科学部教授、校长等,现任日本大学特聘教授。其出版的著作《印尼居住环境的变迁及其整治手法研究一居住规划方法论的考察》获日本建筑学会奖(1991年);《近代世界体系和殖民城市》(编著,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05年)获日本都市规划学会奖及论文奖(2006年):《韩国近代都市景观的形成》(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10年,韩三建、朴重信、赵圣民等合著)获日本建筑学会著作奖。
  其他主要著作有《甘榜的世界》(1991年),《战后建筑的终结》(1995年),《住宅的梦,梦的住宅:亚洲居住论》(1997年),《裸建筑师:城镇建筑师论绪论》(2000年),《曼茶罗都市:印度城市的空间理念和其变迁》(2006年),《莫卧儿城市:伊斯兰城市的空间变化》(2008年),《建筑少年们的梦》(2011年),《格网城市:西班牙殖民城市的起源,形成、变迁、转生》(2013年),《大元都市》(2015),《东南亚的住居:起源、传播、类型、变迁》(2017)等。
  
  胡惠琴,住居学博士,现为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建筑学会适老性建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建筑学报》特约编辑,中日韩三国建筑学会主办的英文期刊JAABE编委。出版专著有《世界住居与居住文化》《新型住宅设计》《老龄化社会建筑设计规划一社会养老与社区养老》;出版译著《后现代建筑佳作图集》《亚洲城市建筑史》《世界住居》《图解住居学》《通用标识一设计手法与实践》《丸之内》《设计中的建筑环境学》《空间·建筑新物语》《现代集合住宅再设计》《设计生活》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