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科学与社会译丛科学史新论:范式更新与视角转换

科学与社会译丛科学史新论:范式更新与视角转换

1星价 ¥60.8 (7.8折)
2星价¥60.8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8189392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471
  • 出版时间:2018-02-01
  • 条形码:9787308189392 ; 978-7-308-18939-2

本书特色

科学如何实际运作?科学家如何“从事科学”,如何创造、分享和交流知识,如何确立、质疑命题的真理性?历史学家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这些都是由现实中的人在现实社会语境中完成的活动。本书展示了三十年来这一研究取向中*令人兴奋的成果,其对象范围从古典晚期到当代,从16世纪的冶金学到当代的粒子研究和基因图谱绘制。纵观下来,实验室中形单影只的科学家英雄这一旧有看法被瓦解。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推进科学和技术从来都是集体活动,大多以自由地交换思想、文字、人员、工具、样本为基础。这本书钩沉历史上知识分享的多种形式,给读者带来新知识、新视角、新思路。 ——艾约博(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副教授,《以竹为生》的作者)琳恩·尼哈特(Lynn Nyhart)曾说,之前的主流科学史提供的图像是一棵植根于西方的科学思想之树,如今更适当的图像则是“纷繁河岸”:人与物复杂多样,充满社会、文化、经济和宗教生活,范围延展至全球。《科学史新论:范式更新与视角转换》这本文集,适时而出,展现了河岸的一派生机盎然。其中既有具体而微的案例研究,又有框架性问题的追索。它提示出科学史的新趋势:超越地方性,关照知识流转和技术迁移;超越社会建构论,强调实在之物和被忽视之人群的能动性;超越专门史,追求与一般历史的融合。这些精心遴选的文本,代表了一种新的共有性。它是对中文读者的邀约,是扩大学术交流与合作的真诚努力。 ——杨海燕(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内容简介

曾经各成一体的科学史、医学史和技术史正渐行渐近,并力图在优选视野中重新确立自己的定位。为了扩展学科对象范围并提出从新角度切入研究问题,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与相关学术共同体联合启动了一个试点项目:把近二十年来在英语学术界中发表的重头论文12篇汇编成一卷科学史理论读本,并将其翻译成汉语供中文读者使用。本书设定的目标读者群是科学史、技术史、医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专业的学者以及大学生。

目录

【目录】 导论 科学史的新对话:理论和视角 / 柯安哲 薛凤 001 **章 知识公开:16 世纪采矿与冶金著作中的理想 及其语境 / 帕梅拉·朗 023 第二章 疾病的架构:病痛·社会·历史 / 查尔斯·E. 罗森伯格 077 第三章 政治设计:核反应堆与“二战”后法国的 国家政策 / 加布里埃尔·赫克特 097 第四章 中国帝制晚期的技术与文明 / 白馥兰 135 第五章 注述文本:古典晚期与数学史 / 瑞夫·内茨 173 第六章 果蝇遗传学研究中的道义经济、物质文化和 共同体 / 罗伯特·E. 科勒 205 第七章 拥有“库鲁”:医学科学与 生物殖民主义交换 / 沃里克·安德森 231 第八章 1550— 1700 年间应对信息过剩的阅读策略 / 安·布莱尔 283 第九章 论集体作者 / 彼得·伽里森 313 第十章 知识在流转 / 詹姆斯·A. 西科德 347 第十一章 让社会性别进入女性医疗史 / 莫妮卡·H. 格林 385 第十二章 利于小农的育种与墨西哥“绿色革命”的 初始阶段 / 乔纳森·哈伍德 443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科学如何实际运作?科学家如何“从事科学”,如何创造、分享和交流知识,如何确立、质疑命题的真理性?历史学家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这些都是由现实中的人在现实社会语境中完成的活动。本书展示了三十年来这一研究取向中*令人兴奋的成果,其对象范围从古典晚期到当代,从16世纪的冶金学到当代的粒子研究和基因图谱绘制。纵观下来,实验室中形单影只的科学家英雄这一旧有看法被瓦解。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推进科学和技术从来都是集体活动,大多以自由地交换思想、文字、人员、工具、样本为基础。这本书钩沉历史上知识分享的多种形式,给读者带来新知识、新视角、新思路。 ——艾约博(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副教授,《以竹为生》的作者) 琳恩·尼哈特(Lynn Nyhart)曾说,之前的主流科学史提供的图像是一棵植根于西方的科学思想之树,如今更适当的图像则是“纷繁河岸”:人与物复杂多样,充满社会、文化、经济和宗教生活,范围延展至全球。《科学史新论:范式更新与视角转换》这本文集,适时而出,展现了河岸的一派生机盎然。其中既有具体而微的案例研究,又有框架性问题的追索。它提示出科学史的新趋势:超越地方性,关照知识流转和技术迁移;超越社会建构论,强调实在之物和被忽视之人群的能动性;超越专门史,追求与一般历史的融 合。这些精心遴选的文本,代表了一种新的共有性。它是对中文读者的邀约,是扩大学术交流与合作的真诚努力。 ——杨海燕(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作者简介

薛凤(Dagmar Schäfer),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德国汉学家、科技史学家。 柯安哲(Angela N. H. Creager),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史专业Thomas M. Siebel讲席教授,主讲生物学史。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