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圣母院

包邮巴黎圣母院

1星价 ¥11.3 (4.5折)
2星价¥11.3 定价¥25.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806318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15页
  • 出版时间:2018-10-01
  • 条形码:9787548063186 ; 978-7-5480-6318-6

本书特色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在1831年用六个月时间完成,一经出版就引起轰动,随即在1832年再版。《巴黎圣母院》是将美丑对照推向极致的浪漫派爱情小说,以史诗的气魄再现中世纪社会和历史,让巴黎圣母院成为挣扎在善恶之间的人类命运的象征。 小说借由一个15世纪的离奇事件讲述“人类命运”:美丽的吉普赛女郎在巴黎圣母院附近的广场跳舞,被好色的圣母院副主教贪恋,趁她和情人幽会时,将她的情人刺死。法律判吉普赛女郎是女巫,处以死罪。爱恋她的圣母院的驼背敲钟人将她劫到圣母院,受教堂庇护,zui后抱着她的尸体死去。 巴黎圣母院这座建筑是真正的主角,雨果赋予它奇特的生命:在贞洁和欲望之间痛苦斗争的副主教身上,象征着人的理性和欲望的永恒的冲突;在内心善良和受制于邪恶之间波动的敲钟人卡西莫多身上,象征着人的精神的美好和野蛮并存…… 雨果用《巴黎圣母院》揭示人类命运,是天命而非神意主宰人类命运:“天命的秃鹫啊,你抓住了人类吗?”

内容简介

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ト赛女郎埃斯梅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十九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他在剧本《克伦威尔》序言中界定浪漫主义运动,凭29岁发表的小说《巴黎圣母院》定义了浪漫主义运动,即思想自由、内心真实、充满激情的想象等,晚年被奉为法国艺术和国家精神的代表,灵柩安放在法国先贤祠。一生创作超过六十年,影响了今天的每一种体裁:诗歌、戏剧、小说、文学评论、政治论著等。代表作包括有“人类命运三部曲”之称的《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等,因此雨果也被称为“人类命运的思考者”。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