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139697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5cm
- 页数:17,275页
- 出版时间:2018-12-01
- 条形码:9787565139697 ; 978-7-5651-3969-7
本书特色
本书总结一百年来中国电影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兼及总结中国政法文化发展的历史规律。分别从五四时代的民主与科学,二三十年代的革命与自由,三四十年代的民族与民主,五十至七十年代的理想与斗争,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的改革与开放,九十年代到新世纪的多元与发展等六个阶段进行分析和阐释。
内容简介
本书总结一百年来中国电影文化发生、发展的历史,兼及总结中国政法文化发展的历史规律。分别从五四时代的民主与科学,二三十年代的革命与自由,三四十年代的民族与民主,五十至七十年代的理想与斗争,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的改革与开放,九十年代到新世纪的多元与发展等六个阶段进行分析和阐释。
目录
序言 朱寿桐
**章 电影文化的原初格局
**节 电影进入上海
第二节 电影与戏曲的遇合
第三节 电影与文明戏的交叉
第二章 民主与科学倡导中的电影文化
**节 电影承载的“民主”与“科学”
第二节 民国通俗文学与电影的互动
第三节 明星影片公司的实践与探索
第四节 “电影观”的形成
第五节 《影戏杂志》与大众文化
第六节 电影文化消费市场的形成
第三章 革命与自由时代的电影文化
**节 美国电影与中国电影市场
第二节 “软性电影”的出现
第三节 左翼电影文化的形成
第四节 “软”“硬”电影之争
第五节 革命时期的电影公司运作
第六节 现实主义的电影实践
第七节 电影的现代意识
第四章 民族与民主浪潮中的电影文化
**节 国防电影
第二节 孤岛电影
第三节 香港电影
第四节 抗战结束后的民主电影
第五节 血性时代的电影文化
第五章 理想与斗争时代的电影文化
**节 电影文化的意识形态化
第二节 电影对文学的改造
第三节 电影文化地位的蹿升
第四节 电影锐化为阶级斗争工具
第六章 改革与开放时代的电影文化
**节 “十七年”电影的“回溯”
第二节 电影与文学的遇合
第三节 伤痕电影与新的电影文化
第四节 “第五代导演”与“探索电影”的出现
第五节 电影理论的探索与争论
第六节 娱乐片的回归
第七节 合拍电影的出现
第七章 多元与和谐的电影文化
**节 独立制片的发展
第二节 贾樟柯的“民间书写”
第三节 多元化的创作风格
第四节 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
第五节 商业大浪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知识分子的幽灵
¥12.9¥39.8 -
寻味中国
¥14.7¥38.0 -
茶经(黑白版)
¥15.4¥48.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1.9¥29.8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2.0¥26.0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中国古代官制
¥12.5¥25.0 -
门外文谈
¥16.1¥38.0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1.7¥39.8 -
经典常谈
¥6.2¥14.8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6.5¥22.0 -
瓢箪鲶闲话
¥12.6¥36.0 -
中国文明的密码/何新文选
¥15.4¥48.0 -
徐志摩和新月诗人-摇晃的梦想-侧看民国
¥15.6¥39.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9.8¥25.0 -
溥仪偷运国宝
¥5.2¥26.0 -
古代家训精华:文白对照
¥7.5¥18.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0 -
大家小书:苏辛词说
¥13.0¥26.0 -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
¥24.8¥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