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

包邮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

1星价 ¥32.7 (3.7折)
2星价¥32.7 定价¥8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66830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9页
  • 出版时间:2019-11-01
  • 条形码:9787509668306 ; 978-7-5096-6830-6

本书特色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部分成果。我们所面临的□□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于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生态文化建设要求重新审视现有生活方式的生态合理性,具有强大的纠错功能,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社会因素的困扰,因此需要系统的社会机制协同互动提供保障。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从历史学、哲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多维视角研究生态文化建设的范式,坚持辩证观点,对生态文化的生成机制、供给机制、实现机制、参与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合作机制作了综合梳理和拓展,并寻找优化生态文化建设社会机制的有效路径。

内容简介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部分成果。我们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于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生态文化建设要求重新审视现有生活方式的生态合理性,具有强大的纠错功能,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社会因素的困扰,因此需要系统的社会机制协同互动提供保障。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从历史学、哲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多维视角研究生态文化建设的范式,坚持辩证观点,对生态文化的生成机制、供给机制、实现机制、参与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合作机制作了综合梳理和拓展,并寻找优化生态文化建设社会机制的有效路径。

目录

导论
一、生态文化的本质探析
(一)生态文化的核心内涵
(二)生态文化是人本文化
(三)生态文化是幸福文化
(四)生态文化是美丽文化
二、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转型
(一)生态转型
(二)经济生态化
(三)政治生态化
(四)文化教育生态化
三、生态文化建设与各因素相互关系
(一)生态文化建设与经济生态
(二)生态文化建设与政治生态
(三)生态文化建设与文艺生态
(四)生态文化建设与教育生态

□□章 继承与发展:生态文化建设的生成机制
一、重温历史:中国古代优秀生态文化思想
(一)古代优秀生态文化思想的哲学基础
(二)古代生态文化思想的价值观
(三)古代生态文化思想的实践观
二、经典回放: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化思想
(一)逻辑主线: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基本核心:探寻破坏生态环境的根源
(三)□终目标:探索和谐关系的□佳“和解”方案
三、发展升华:中国□□□生态文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生态文化思想
(二)□□□生态文化思想
(三)□□□生态文化思想
(四)□□涛生态文化思想
(五)□□平生态文化思想

第二章 培育与整合:生态文化建设的供给机制
一、规范培育:公民生态素养的锻造
(一)生态素养的基本架构
(二)公民生态素养培育的瓶颈制约
(三)建立稳定的培育队伍,增加生态文化有效供给
(四)拓展传播体验活动,优化生态文化建设传播体系和平台
二、绿色生产:企业社会责任的培育
(一)企业生态责任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二)企业生态责任的生成逻辑
(三)企业生态责任建设的主要路径
三、知识应用:绿色消费的养成
……
第三章 科技与转型:生态文化建设的实现机制
第四章 宣传与发动:生态文化建设的参与机制
第五章 改革与创新:生态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第六章 多元与动态:生态文化建设的评价机制
第七章 他山之石:生态文化建设的学习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阮晓莺,女,福建闽江学院教授,福建师大硕士生导师,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闽都学者特聘教授。近年来,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主持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3项,发表的学术成果曾获福建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