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液化侧扩流场地桩基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液化侧扩流场地桩基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1星价 ¥40.3 (7.2折)
2星价¥40.3 定价¥5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602714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76页
  • 出版时间:2019-11-01
  • 条形码:9787516027141 ; 978-7-5160-2714-1

本书特色

强震下液化侧扩流场地基础设计是工程设计关注的重点,也是设计难点。由于桩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可以抵抗土体侧向大变形对桩产生的侧向荷载,而成为液化与液化侧扩流场地中□常用的基础形式。现阶段我国的桩基抗震设计大都基于拟静力分析方法提出,且主要针对非液化场地的桩基进行抗震设计,缺少考虑液化侧向流动效应的设计方法与必要的抗震技术细节。 在研究领域,各国学者对导致液化侧扩流场地桩基失效的原因存在较大的分歧。部分学者认为,地震作用下强烈桩土运动相互作用是导致桩基破坏的控制性因素;另外一部分学者认为,上部结构桩的惯性相互作用是导致桩基失效的□主要原因;还有学者认为,惯性效应与运动效应的耦合作用是导致桩基丧失使用功能的决定性因素。该分歧也导致了各国规范在进行液化侧扩流场地桩基设计时存在很大差异。 实际上,造成上述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强震作用下液化侧扩流场地桩-土-上部结构相互作用机理不明确。鉴于此,本书以强震下近岸水平液化侧扩流场地桩-土-上部结构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型振动台试验、动力有限元计算与理论分析,研究强震下近岸液化侧扩流场地桩基典型动力反应,探讨地震过程中桩土荷载传递规律,重点分析桩-土-上部结构体系惯性效应与运动的相互作用机制,对其进行了近似解耦分析,并基于文克尔地基梁模型发展了液化侧扩流场地桩基抗震设计方法。液化侧扩流场地桩基抗震设计理论仍在不断发展,有许多问题处于探讨中,限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简介

强震下液化侧扩流场地基础设计是工程设计关注的重点,也是设计难点。由于桩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可以抵抗土体侧向大变形对桩产生的侧向荷载,而成为液化与液化侧扩流场地中常用的基础形式。然而,当前研究工作主要关注地震过程中桩土动力响应规律,导致桩土上部结构相互作用机理并不明确,相关设计理论与方法差异性 很大。 鉴于此,本书以强震下近岸水平液化侧扩流场地桩-土-上部结构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型振动台试验、动力有限元计算与理论分析,研究强震下近岸液化侧扩流场地桩基典型动力反应,探讨地震过程中桩-土荷载传递规律,分析桩-土-上部结构体系惯性荷载与运动荷载的相位关系;基于文克尔地基梁模型发展液化侧扩流场地桩基抗震设计方法。本书适用于从事桩基抗震设计与研究的工程师与科研人员。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液化侧扩流场地桩基震害实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液化侧扩流场地单桩-土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 2.1 引言 2.2 振动台试验 2.3 液化侧扩流场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简化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液化侧扩流场地群桩-土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 3.1 引言 3.2 试验概况 3.3 振动台试验结果 3.4 液化侧扩流场地群桩-土简化分析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液化侧扩流场地单桩-土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模拟分析 4.1 引言 4.2 单桩体系数值模型构建与模拟技术途径 4.3 单桩体系数值模拟方法可靠性验证与参数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液化侧扩流场地桩-土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数值分析 5.1 引言 5.2 数值建模方法 5.3 高承台群桩数值模拟方法可靠性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液化侧扩流场地桩-土-结构体系动力反应与荷载传递 6.1 引言 6.2 非线性动力有限元分析 6.3 典型动力响应 6.4 荷载传递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桩-土-结构体系惯性荷载与运动荷载相位关系分析 7.1 引言 7.2 非线性动力有限元分析 7.3 惯性荷载与运动荷载相位关系影响因素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液化侧扩流场地桩基抗震设计方法 8.1 引言 8.2 等效静力设计方法 8.3 液化侧扩流场地桩基设计例子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