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
无辜之血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32173303
- 装帧:一般雅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16
- 出版时间:2020-01-01
- 条形码:9787532173303 ; 978-7-5321-7330-3
本书特色
◆阿加莎去世后,只有P.D.詹姆斯配得上推理女王的桂冠!——美国推理作家协会 ◆深埋十年的身世之谜,筹划半生的复仇计划,一场关于原生家庭的漫长梦魇! ◆童年结束了,童年的伤痛也该过去了,迎接你的是崭新而舒展的生活。 ◆P.D.詹姆斯是继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之后,第三位被请进“世界推理小说名人堂”的作家。 ◆P.D.詹姆斯荣获推理小说两大至高终身成就奖:英国犯罪小说协会“钻石匕首奖”,美国推理作家协会“大师奖” ◆《无辜之血》是P.D.詹姆斯进军美国文坛的成名作,让其在大西洋彼岸迅速风靡。 ◆P.D.詹姆斯早年在刑法部门负责青少年犯罪案件,《无辜之血》深受这段经历的影响,以一个“寻母悲剧”探讨了血缘、救赎、自我认知的深刻主题。 ◆在《无辜之血》中,所有的父母都欺骗了自己的孩子,所有的孩子都由畸形的爱孕育而生。——国家图书评论奖得主莫林·霍华德
内容简介
18岁时,菲利帕得知自己的身世:她的亲生父母是一对强奸杀人犯,父亲已死在狱中,母亲即将获释。 她一步步接近母亲,却在看似渐渐弥合的亲情之中,走向更为残酷的真相。 凶手、凶手的女儿、受害者的亲人……每个人的悲剧,*终都指向他们童年的创伤。那些伤痛,犹如盘旋不散的游魂,跨越数十年,依然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所有人的命运。
目录
第二章 释放令
第三章 暴力行为
第四章 尾 声
节选
亨德森小姐当然不会费心驳斥这种歪理邪说。社会工作理论不会出错。毕竟,它的实践者是一群无信仰的现代教徒。她只是笑了笑,继续问:“他们跟你提过你的身世吗?” “在维尔特郡一幢帕拉第奥式的宅邸中长大。我猜我母亲是那里的一位女佣,后来怀孕了。她生下我后,没多久就死了,所以没人知道我父亲是谁。但是,显然他不是那儿的仆人;因为她没法在仆人房里保守这个特殊的秘密。我猜他一定是那家的客人。关于八岁之前的生活,我只清楚地记得两件事:一是彭宁顿的玫瑰花园;二是图书馆。我觉得,我父亲,我是指我的亲生父亲,和我一起在那儿住过。也许是彭宁顿的某个管家在我养父的**任妻子去世后,让他知道了我的存在。我的养父从来不谈这件事。这些都是我从养母口中得知的。我猜莫里斯之所以收养我,是因为我是个女孩。除非是他的亲生儿子,否则他不会让一个男孩继承他的姓。儿子得是他亲生的,这一点对他来说至关重要。” “这可以理解,不是吗?” “当然了。这也是我来这儿的原因。对我而言,知道我亲生父母是谁也很重要。” “嗯,姑且说你认为这很重要。” 她瞟了一眼档案,沙沙地翻动着纸页。 “这么说来,你是一九六九年一月七月被收养的。你当时八岁,已经很大了。” “我猜,他们认为这样比收养一个需要起夜照顾的小婴儿好。而且,我的养父也能看出我很健康,体格不错,也不傻。不像收养一个婴儿那么冒险。虽然有严格的体检,但是人永远无法百分百地确信,反正智力方面是如此。他接受不了自己收养了一个傻孩子。” “这是他告诉你的?” “不是,这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不过,有一点她可以确定,那就是她来自彭宁顿。某段儿时的记忆甚至比玫瑰花园更清晰:莱恩图书馆。她记得她曾站在装饰着花环和小天使的生机盎然的十七世纪石膏天花板下,目光扫过散落在各个架子上的格林林·吉本斯雕刻品,书架上的鲁比里阿克半身像、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和弥尔顿,凝望着巨大的房间。记忆中,她站在巨大的书架旁,读着一本书。那本书重得她几乎捧不住。她甚至依稀记得手腕的酸痛和害怕书掉下去的担心。她敢肯定当时她的亲生父亲和她在一起,她还为他大声朗读了那本书。她十分肯定自己来自彭宁顿,有时候她甚至更乐意相信伯爵就是她的亲生父亲。不过,这种白日梦令人难以接受,于是她放弃了这种幻想,回归了*初的想象,她的亲生父亲是一位来拜访的贵族。因为如果伯爵同某个仆人生了孩子的话,他肯定知道,毫无疑问,他一定不会彻底地弃之不顾,更不会十八年对她不闻不问。她再没回过那幢宅子,阿拉伯人买下了它,那里成了她再也不会回去的伊斯兰城堡。十二岁那年,她在威斯敏斯特图书馆查阅一本关于彭宁顿的书时,曾读过一篇介绍那间图书馆的文章。书中还附了一张照片。那张照片令她的心颇感震动。记忆中的一切都吻合了,石膏天花板、格林林·吉本斯雕刻品、半身像。然而,她的记忆在那一刻之前就有了。所以,那个站在书架旁捧着书、手腕酸痛的孩子必然存在过。 这次辅导的其余内容她丝毫没听进去。如果这是强制进行的流程,她认为亨德森小姐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但是,对她而言,这不过是走个过场,是立法者们用以宽慰良心的一种方式。没有什么意见能够动摇她寻找亲生父亲的决心。他们的见面,无论拖多久,对他而言怎么可能是多余的呢?她不会两手空空地去见他。剑桥大学的奖学金是她带给他的见面礼。 她将思绪拉回现实:“我不明白这种强制辅导有什么意义。你是打算劝我不要寻找自己的亲生父亲吗?我们的立法者要么认为我有了解的权利,要么认为我没有。他们给了我这种权利,同时又试图劝我放弃它,即便对国会而言,也太令人混乱了。莫非他们对这种有追溯效力的立法问心有愧?” “国会希望被收养人慎重考虑他们的决定所产生的影响,他们的一举一动对他们自己、他们的养父母和他们的亲生父母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已经考虑过了。我母亲死了,所以这对她不会有什么影响。我也没打算让我父亲难堪。我想知道他是谁,或者他是不是也死了。就这样。如果他还活着,我想见见他,但是我没打算突然冲进他的家庭聚会,当众宣布我是他的私生女。而且,我也搞不懂这些跟我的养父母有什么关系。” “先跟你的养父母谈论一下,会不会更明智、更妥善一些?” “有什么可讨论的?律法赋予我权利。我只是在行使我的权利。” 那天晚上,菲莉帕在家里回想整个辅导过程,她已然记不清当她拿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时那一瞬间的情景。她想那个社工一定说过些什么,例如“那么,这就是你在寻找的真相”,这对于亨德森小姐而言未免太做作、太夸张了,不符合她客观的职业精神。但是,她肯定说过些什么,又或者她只是一声不吭地从卷宗中抽出注册总署的证明递给她? 不管怎样,这东西*终到了她手里。她难以置信地盯着它看,脑海中的**反应是这其中肯定有一些官僚主义造成的混乱。表格上有两个名字,不是一个。上面显示她的亲生父母名叫马丁·约翰·达克顿和玛丽·达克顿。她低声念着这几个单词。两个名字对她而言毫无意义,勾不起任何回忆,唤不起任何完整感,或者某些被遗忘的认知在听到某个词后被激活的感觉。接着,她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她恍然大悟,甚至没意识到自己喊了出来:“我猜他们一发现我母亲怀孕就把她嫁出去了。很可能嫁给了共事的男仆。在彭宁顿,这种策略性的安排肯定每一代都不少见。但是,我没想到我母亲死前已经安排了我的收养。她一定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想保证我能过得好才这么做的。当然,如果我出生前她就结婚了,那么她的丈夫就会被登记成我的父亲。这样,名义上我就是婚生子。她有丈夫这一点对我而言很有用。马丁·达克顿在同意结婚前一定已经知道她怀孕了。或许,她临死前还向他透露了我亲生父亲的身份。显然,下一步是要找到马丁·达克顿。” 她拿起挎包,伸出手同社工告别。亨德森小姐临别前的嘱托她只听进去一半,像是未来她愿意继续为她提供任何帮助,再次建议菲莉帕和养父母商量一下她的打算,并温和地叮嘱她应该通过中间人寻找亲生父亲。其中的某些话触动了她。 “我们都需要依靠想象生活。有时候,放弃这些想象特别痛苦,那不是令人激动又新鲜的重生,而是一种死亡。” 她们握了握手,菲莉帕这才**次饶有兴致地盯着她的脸,也是**次把对方当作一个女人看待,并从她的脸上捕捉到一种一闪即逝的神情,要不是她已彻底地领悟其中的深意,或许会误以为那是一种同情。 ……
作者简介
P. D. 詹姆斯(P. D. James, 1920—2014) 英国作家,被誉为“当代推理小说女王”,推理小说界两大至高终生成就奖——“钻石匕首奖”“大师奖”得主,也是继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之后,第三位被请进“世界推理小说名人堂”的作家。 P.D.詹姆斯的作品在推理性和文学性上都成就非凡:她前半生任职于医院、警局、刑法部门,积累了丰富素材;她拥有伦敦大学等八所高校的荣誉博士学位,曾担任英国作家协会会长,文学观深刻独到。 P.D.詹姆斯早年在刑法部门负责青少年犯罪案件,《无辜之血》深受这段经历的影响,以一个“寻母悲剧”探讨了血缘、救赎、自我认知的深刻主题。1980年,本书惊艳美国文坛,P.D.詹姆斯自此风靡大西洋彼岸,成为举世闻名的“推理女王”。
-
汪曾祺小说集:鸡鸭名家(精装)
¥16.7¥45.0 -
杀死一只知更鸟
¥22.6¥48.0 -
若非此时,何时?
¥12.6¥42.0 -
去吧.摩西-企鹅经典
¥13.7¥39.0 -
月亮与六便士
¥11.8¥38.0 -
高能预警
¥16.8¥48.0 -
生死场
¥10.4¥36.0 -
舞姬
¥18.9¥43.0 -
坟墓的闯入者-企鹅经典
¥15.6¥39.0 -
萨宁
¥23.0¥59.0 -
茵梦湖
¥17.2¥49.0 -
窄门
¥13.2¥28.0 -
找麻烦是我的职业
¥17.8¥37.0 -
鼠疫
¥15.1¥38.8 -
悉达多
¥12.0¥28.0 -
山海经
¥21.1¥68.0 -
罗生门
¥11.9¥36.0 -
刀锋
¥11.5¥46.0 -
企鹅经典:纯真年代
¥13.7¥39.0 -
比利战争
¥12.5¥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