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521709599
- 装帧:一般铜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263页
- 出版时间:2020-01-01
- 条形码:9787521709599 ; 978-7-5217-0959-9
本书特色
1. 2020年日本奥运场馆设计师、日本当代建筑设计代表、世界瞩目的建筑大师隈研吾新作!他在21世纪对日本传统建筑元素的重新诠释包含了对天然材料的运用,以及强化而非统治的建筑的创新。他的建筑与多数日本当代作品不同,没有通过简单的手法试图淡入周围环境,而是试图采用传统元素让建筑仍然联系到其所在的地域中。这些传统元素与高科技的混合设计在日本和世界各地都大受欢迎。 2. 隈研吾30年建筑实践精粹!隈研吾建筑的透明感主要是通过材料搭接造成间断的虚空空间而形成的,本书集合隈研吾近三十年在中日两国的建筑项目,深入剖析了隈研吾运用不同材料的技艺和神髓,探索了东方建筑的另一种可能。 3. 以材料为媒介,探索后工业时代的建筑形式,修复在当下的建筑语境里面,人与材料的关联。建筑需要融入环境,与自然联结,为土地发声,保存现存的“人文与自然”。当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在我们身边拔地而起,当越来越多的建筑物被我们当做“强大”和“富有”的象征,隈研吾却在思索在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私欲的前提下,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建筑模式。除了高高耸立的、洋洋得意的建筑模式之外,那种俯伏于地面之上、在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的建筑模式或许更有意义。 本书是一本不止于谈建筑的建筑书。作为建筑,何为“胜”?何为“负”?在隈研吾看来,负建筑绝非是失败的建筑,而是人类真正需要的建筑。
内容简介
在《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中, 隈研吾公开了自己近二十年的建筑实践精粹。本书按照10种材料将作品分类, 囊括81项经典案例, 数百张高清照片、手绘草图及细节图纸, 深入剖析隈研吾运用材料的技艺和神髓, 带领我们深入东方建筑的另一种可能。
目录
回到材料
Return to Materials
树形图
Tree Diagram
当代建筑背后的秘密
BACKSTORY
粒子化:粒子的艺术与科学
Particlized: The New Arts and Sciences of Particles
存在与物的融合
Connecting Beings And Things
001 竹
Bamboo
006 长城脚下的竹屋
Great(Bamboo) Wall
010 滨名湖花博会主入口
Pacific Flora 2004 Main Gate
012 滨田酱油
Hamada Shoyu
014 宫崎花园露台酒店
Garden Terrace Miyazaki
016 Shizuku by Chef Naoko餐厅
Shizuku by Chef Naoko
018 银山温泉??藤屋
Ginzan Onsen Fujiya
020 竹/纤维
Bamboo / Fiber
022 以心传心
Nangchang-Nangchang
025 感知空间
Sensing Spaces
029 木
Wood
034 那珂川町马头广重美术馆
Nakagawa-machi Bato Hiroshige Museum of Art
036 千鸟格
Cidori
040 GC齿科博物馆研究中心
GC Prostho Museum Research Center
044 星巴克咖啡??太宰府天满宫表参道店
Starbucks Coffee at Dazaifutenmangu Omotesando
046 微热山丘??日本店
Sunny Hills Japan
049 晃动
Yure
052 梼原木桥博物馆
Yusuhara Wooden Bridge Museum
056 九州艺文馆(2号别馆)
Kyushu Geibunkan Museum (Annex 2)
058 浅草文化观光中心
Asakusa Culture Tourist Information Center
060 叶隙间洒落的阳光/拉科斯特城堡
KOMOREBI / Château La Coste
062 Aore长冈市政厅
Nagaoka City Hall Aore
064 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大和普适计算研究大楼
Daiwa Ubiquitous Computing Research Building
068 “看步”品牌蒙特拿破仑大街店
Camper Monte Napoleone
070 台北白石画廊
Whitestone Gallery Taipei
072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艺术实验室
EPFL ArtLab
076 勃朗峰大本营
Mont-Blanc Base Camp
078 圣保罗日本屋
Japan House São Paulo
080 Neowa 圆顶
Neowa Dome
082 木灵(阿尔??塞拉装置)
KODAMA (Arte Sella Pavilion)
084 Coeda House咖啡厅
Coeda House
088 汤布院漫画艺术博物馆
Comico Art Museum Yufuin
090 达令交流中心
The Darling Exchange
093 纸
Paper
098 高柳町地域交流中心??阳光之家
Takayanagi Community Center
100 纸蛇
Paper Snake
103 纸砖
Paper Brick
106 纸茧
Paper Cocoon
110 青海波
Seigaiha
112 安东尼??克拉夫档案馆
Archives Antoni Clavé
115 土
Earth
120 安养寺阿弥陀佛木坐像收藏设施
Adobe Repository for Buddha Statue
122 网/土
Mesh / Earth
124 虫冢
Mound for Insects
126 诺华上海园区多功能楼
Novartis Shanghai Campus Multifunction Building
128 祖先的智慧博物馆
Museum of Indigenous Knowledge
130 波特兰日本庭园文化中心
Portland Japanese Garden Cultural Village
135 石
Stone
140 石头美术馆
Stone Museum
142 莲屋
Lotus House
144 巧坷垃广场
Chokkura Plaza
146 石片城堡
Stone Card Castle
148 济州球
Jeju Ball
152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邓迪分馆
V&A Dundee
157 火:陶瓷砖瓦/玻璃/树脂
Fire :Tile / Glass / Resin
162 分德山
Waketokuyama
164 吴市音户町市民中心
Kure City Ondo Civic Center
166 陶瓷之云
Casalgrande Ceramic Cloud
168 新津??知美术馆
Xinjin Zhi Art Pavilion
170 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China Academy of Art’s Folk Art Museum
174 船厂1862
Shipyard 1862
178 蒂芙尼银座
Tiffany Ginza
180 马赛当代艺术中心
FRAC Marseille
184 火烧木系列
Yakisugi Collection
186 织部茶室
Oribe Tea House
189 水砖屋
Water Branch House
192 Tetchan餐厅
Tetchan
194 泡沫屋
Bubble Wrap
196 北京茶室
Beijing Tea House
199 相合家具制作所家具展示中心
Sogokagu Design Lab
203 金属
Metal
208 KXK
KXK
210 铝板拼接陈列架
Polygonium
212 Green Cast综合建筑
Green Cast
215 达律斯??米约音乐学院
Darius Milhaud Conservatory of Music
218 无锡万科
Wuxi Vanke
220 铝云
Le Nuage d’Aluminium
222 虹口SOHO
Hongkou SOHO
226 北京前门街区
Beijing Qianmen
229 阳澄湖游客集散中心
Yangcheng Lake Tourist Transportation Center_
233 膜/纤维
Membrane / Fiber
238 福崎空中广场
Fukuzaki Hanging Garden
240 茶室
Tee Haus
242 浮庵
Floating Tea House
244 伞屋
Casa Umbrella
246 空气砖
Air Brick
248 米姆草地??实验住宅
Memu Meadows
252 “上下”品牌上海旗舰店
Shang Xia Shanghai
254 小松精练纤维研究所
Komatsu Seiren Fabric Laboratory fa-bo
258 品川新站(暂名)
New Shinagawa Station
节选
回到材料 20世纪的割裂 遇到新的材料,新的时代就开始了。原因很简单,建筑是用材料做出来的,材料决定建筑。尽管如此,20世纪却是一个低估了材料的价值的时代。导致人与材料完全割裂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原因是这个时代被混凝土材料彻底覆盖,谁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建筑就是用混凝土做的,因此也没人愿意与其他材料打交道。 混凝土是非常适合20世纪的材料,这个时代的建筑需要快速、大量建造。人们完全忘记了过去是怎么做建筑的,争先恐后地奔向混凝土。 空间的时代 另一个原因是认为建筑即是空间,就是墙和柱子之间的空隙。这个席卷了20世纪的观点,是对此前世界观的一种批判。20世纪以前的建筑观认为,建筑就是物体本身,无外乎墙和柱子。而现代的建筑观认为,建筑*重要的是空隙的部分,即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这种观点很有说服力,它否定了分隔空间的厚重的墙体。在追求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内部空间相互之间的自由连接的20世纪,建筑即空间这个定义是与之完美契合的。 牛顿以来的现代科学的世界观,对这种观念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按照牛顿的世界观,物体是在绝对、客观的空间内,在科学规律的支配下相互作用的。这个观点打开了一扇门,进入了以空间为主角的世界。然而,如此定义世界,也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东西。在建筑中,比起地板、墙和天花板,空气更重要,这样的想法一旦被接受,用手触摸墙壁、用脚底感知地板这些事情就被忽 视了。建筑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淡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弱。 由于建筑被定义为空间,人们开始仅以面积来评价建筑、计算建筑的价值——容积率是多少,一平方米的工程费是多少,租金是多少,等等。关于建筑的话题中,充斥着总建筑面积、建筑覆 盖率、容积率等术语,这都是因为物质被轻视,空气成了主角。这个贫瘠空虚的时代,持续了约1个世纪。 我想回到物质,想重建物质与人的联系。在过去的30年里,我一直在做这样的尝试。一旦上手,我就发现再没有比这更愉快的事情了。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构成的,未知的物质实在太多了。 物质与场所 而且有趣的是,物质与场所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小片木头里也藏有一个无穷深刻、层次丰富的故事,比如树木生长的气候,谁砍掉了这棵树,他的文化背景怎样,他又是如何使用这些木头的。每一种物质都与它所在的场所联系在一起。以物质为媒介,我们可以了解它所在的场所,并接近这个场所的具体信息。 我不相信不以物质为媒介的场所论。民族主义正是一种抽象又空洞的场所论的典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毫无疑问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我看来,20世纪是一个既遗忘了物质又忽视、低估了场所的世纪,人的脚离开了场所,离开了大地,只是漫无目的地游荡彷徨。 挪亚的洪水 在过去的100年里,人们完全忽视了思考和探索怎样用物质来建造建筑、建造城市。百年来,用混凝土以外的材料来建造建筑的技术因被遗忘而持续衰退。比技术缺失更糟糕的是,因为遗忘了技术,人们也失去了自己曾经建立起来的*重要的东西。20世纪的人类就像认知障碍患者一样,失去了与材料和技术相关的记忆。建筑师眼里只有混凝土,对其他所有的材料都熟视无睹。 混凝土*大的问题是它鼓励偷懒。如果用混凝土来做建筑,那么怎么组装、如何连接这些问题都不用考虑,只要确定了建筑的外形,接下来只需要按照外形做框架,然后把混凝土灰浆灌进去就可以了。所以刚出校门的学生也能做出混凝土建筑的设计图,只要画个外形,标注一下混凝土,看上去就像是设计图了。 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曾把混凝土建筑比喻为大洪水中的“挪亚方舟”,而我认为,混凝土其实就是大洪水本身。大洪水将人类建立起来一切都冲走了,混凝土也冲走了建筑中所有珍 贵的东西。我和我的团队所做的也许就像挪亚, 试图建造方舟来抵抗混凝土的洪水。混凝土就跟洪水一样,是一种单纯、原始、有破坏性的建筑手法。黏糊糊的流质过些时间就会凝固起来,变成一具庞大僵硬的尸体。这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把树枝编织起来,把石头、砖块堆积起来,这些施工方法都很费脑筋,不得不好好想、反复想。这本身就是令人愉快的过程。 由于混凝土像大洪水般泛滥,20世纪的建筑比以往任何时代都乏味贫弱。让建筑再次变成愉快有意义的工作,正是我们这次策划的宗旨。一旦抛开混凝土,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去思考,无法再偷懒了。 三个层面 当然,光思考是不够的,还需要灵感的启发。没有灵感,面对一种材料,可能也无从下手。因此,我想把30年来积累起来的灵感一次性地公开,从材料、方法、几何学三个层面来进行阐述。 **个层面是材料的多样性。首先要认识到材料是各种各样的,选择要尽可能宽泛。一旦体验到了材料多样性的魅力,接下来视野就自动打开了。 第二个层面是材料的使用方法。思考材料要怎样去用,怎样堆叠,怎样借力架靠,怎样组合……各种方法的界线其实是模糊的,一边架靠一边组合,一边组合一边堆叠,这些情形都会出现,因为主角是人而不是空间,所以当然会有模糊的地方。我的目的不是为方法分类,而是告诉大家方法有很多,把方法这个工具递出去,给大家提供一些实践的灵感,鼓励大家使用这些工具,切入材料。 第三个层面是几何学。对材料进行运用,得到的结果会具有某种几何形态。有时候一种形态看起来杂乱无章,其实它也是一种几何形态。动物筑巢,也会不知不觉得到一个几何形态——没 有比动物的巢穴更美的几何形态了。人类也是动物,想要做个巢,无意识地与材料纠葛,结果得到一个几何形态的东西,这种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我认为,建筑之所以能打动人心,不是因为外观的几何形态,而是因为内在的几何学。20世纪的建筑只考虑外观的几何形状,按照外部的几何框架灌入黏糊糊的混凝土灰浆,而内在的几何学是欠缺的,因此乏味的建筑很多。我提倡的是与这种注重外观的几何体完全相反的建筑,即拥有内在几何学的建筑,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几何学建筑。 材料挑战的树形图 除了从材料、方法、几何学三个层面来揭示我这30年来积累的灵感,我还做了一个树形图,希望能给今后要与材料打交道的人提供更多的启发(第10~11页)。这个树形图展示了我如何挑战 材料、如何坚持挑战的历程。首先,我想强调的*重要的一点是,与材料打交道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材料是一种具有自然属性、有生命的东西,当我带着某种方法、某种几何学的思考去挑战一 种材料的时候,它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抵抗,所以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不可预测的问题。即使在工期和预算内完成了一个项目,但总是会有问题留下,让你想再挑战一次。找到机会,我会在上一 次经验的基础上,以新的技术再次挑战。然而这次又会发现新的问题。材料就这样持续激发着我的斗志。 这种挑战没有止境。在我的建筑生涯中,我想留下的不是建筑作品,而是一个实验性的研究室,一个与各种研究者和技术工作者一起研究材料、进行各种尝试的研究室。建筑设计只是研究室活动的一部分。 重要的不是个别的建筑作品,而是持续的努力,坚持不懈。真正的财富是坚持这件事本身。坚持的结果就是这样一个树形图。这个树形图不是一个简单的树结构,里面有缠连,有往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不是树形,而是建筑师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所说的半网络结构(semi-lattice)。我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做一个木材的建筑,结果需要借助石材或纤维;想要用简单的几何网格来解决问题,结果做出一个螺旋的几何形态。 *近,我开始思考什么才是我真正的作品——不是一座座单独的建筑,而是这个树形图及其背后的持续努力,是将这些建筑联系起来的理念。如果这个理念足够完善,那么即使我不在了,挑战还会继续下去。 20世纪的建筑师喜欢将建筑称为“作品”,就像艺术家把创作的有附加价值的商品称为“作品”一样。人们认为作品是一种与环境分离的特殊的东西,这种分离会赋予作品光环,使作品售出高价。而这种分离的作品破坏了20世纪的环境,现在还在增殖。 我认为,建筑完全没有必要成为一件“作品”,完全没必要与环境分离,也不需要特别的光环,不需要卖出高价。想卖出高价,建筑师就不得不做出一些勉强的东西,建筑就会变得扭曲——被“作品”的观念扭曲了。建筑的价值不在于让每座建筑变得特别,其真正的价值来自不断失败,又不断从失败中学习,如此循环往复。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下次争取做得更好,这样的信念才是*重要的,这个坚持的过程才是无价的。通过与材料的接触,我收获了*重要的东西。
作者简介
隈研吾,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出生于1954年,东京大学建筑学硕士,现任东京大学教授。 1964年,丹下健三为东京奥运会设计了代代木国家体育馆。少年隈研吾为体育馆建筑所感动,立志成为一名建筑师。他在东京大学求学时,师从原广司、内田祥哉,研究生时期,穿越非洲撒哈拉沙漠进行村落调研,感受到了村落的美与力量;在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归来后,1990年在东京设立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 隈研吾在20多个国家做过建筑设计,曾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奖”、芬兰“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意大利“国际石材建筑奖”等诸多奖项。他追求融入当地环境和文化的建筑,以人性化的尺度、柔和细腻的设计见长;通过探索可以取代钢筋混凝土的新型建筑材料,寻求工业化社会之后建筑发展的方向
-
齐白石国画山水精品-经典画库
¥8.1¥30.0 -
书法非常道-五千年书法名流轶事
¥17.4¥58.0 -
梵·高手稿-精装
¥35.3¥138.0 -
齐白石草虫册页精品-经典画库
¥10.2¥30.0 -
纯艺术--欧洲电影(原始冲动影像视觉的内在张力)
¥8.9¥29.8 -
千刃千眼
¥19.0¥56.0 -
观众心理美学
¥8.1¥29.8 -
友妖经
¥18.4¥68.0 -
张大千国画精品-经典画库
¥8.1¥30.0 -
艺术创造学/余秋雨
¥16.6¥52.0 -
一白书画印
¥22.0¥88.0 -
中国历代经典名帖集成:唐人摹兰亭序三种
¥2.2¥8.8 -
吠月:萩原朔太郎诗集
¥24.7¥55.0 -
焦小健-当代艺术家
¥22.9¥89.0 -
摄影一本通
¥14.9¥49.8 -
吴小如戏曲随笔集补编(八品)
¥7.9¥18.0 -
当代艺术家:章晓明
¥22.5¥90.0 -
百年画坛钩沉
¥28.5¥68.0 -
在好莱坞图谋不轨:伯顿谈伯顿(八品)
¥15.4¥49.8 -
成语连环八百阵书法大典
¥15.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