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418671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134页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564186715 ; 978-7-5641-8671-5
内容简介
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20世纪*具影响力的双语作家之一。从符号学视角来看, 纳博科夫的创作与其他任何文学经典一样, 无论是出于哪一种角度的解读, 都无法穷尽其全部意义。以符号学, 主要是巴赫金以对话性和狂欢化思维为核心的符号学理论助力纳博科夫创作研究, 将文学文本视为可被无限阐释和拓展的艺术空间, 不断发掘文本意义衍生机制, 旨在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定性分析模式对文本阐释的“遮蔽”, 从而探索一条多元、开放、动态的文学批评路径。
目录
引言 语言的对话意识的狂欢
**节 纳博科夫创作与文化符号系统
第二节 纳博科夫的主体间性创作与巴赫金的对话思想
第三节 纳博科夫的“审美狂喜”与巴赫金的狂欢化
**章 纳博科夫研究综述
**节 俄罗斯的纳博科夫研究
第二节 英美国家的纳博科夫研究
第三节 中国的纳博科夫研究
第二章 巴赫金文化符号学理论与纳博科夫研究
**节 符号学视域下的文学批评
第二节 巴赫金文化符号学理论概述
第三节 巴赫金文化符号学理论与纳博科夫研究的对话
第三章 《防守》——审美事件主体间的“非复调”对话关系
**节 “父亲——作者”——父权的控制
第二节 “棋父——作者”——领衲的压迫
第三节 “妻子——作者”——审美的同化
第四节 “弱者——主人公”——致命的防守
第四章 《劳拉的原型》——碎片文本的开放对话空间
**节 文本与文本的对话一弗洛拉的无爱之性
第二节 文本与作者的对话——王尔德的可逆死亡
第三节 文本与读者的对话——开放的文本与构建性的读者
第五章 《斩首之邀》——真伪狂欢之辩
**节 “透明”与“不透明”——伪狂欢群体与真狂欢个体的对峙
第二节 “此岸”与“彼岸”——真伪狂欢世界的交锋
第三节 《斩首之邀》——自娱自乐的狂欢化旋律
第六章 “大师的批评”——对话与狂欢交织的文本批评
**节 文本——主体现实的文学表征
第二节 作者——创作身份的建构者
第三节 读者——艺术符号的智性接受者
第四节 文学批评——兼具科学性与审美性的符号审美
结语
**节 纳博科夫创作的符号学研究视点
第二节 纳博科夫的多层级语言符号
第三节 纳博科夫的超符号之境
附录 身份的认同、断裂、抛舍和回归——纳博科夫小传
**节 身份认同——源于俄国(1899-1919)
第二节 身份断裂——流亡西欧(1919-1940)
第三节 身份抛舍——侨居美国(1940一1960)
第四节 身份回归——重回欧洲(1960-1977)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见字如面
¥23.4¥49.8 -
我与地坛-纪念版
¥17.0¥29.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2.8¥28.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一个人生活
¥21.2¥45.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8.6¥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8.4¥68.0 -
到山中去
¥9.1¥30.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8.6¥28.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7.4¥49.8 -
西南联大古文课
¥25.9¥58.0 -
当你老了
¥16.3¥30.0 -
中国小说史略
¥11.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