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100166980
- 装帧:8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12
- 出版时间:2016-12-01
- 条形码:9787100166980 ; 978-7-100-16698-0
本书特色
一部探讨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和意义的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课题“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2YJCZH198)结题成果。该成果主要探讨作为文化遗产、社区、人与社会交汇的重要空间——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构建的保护目标区域内,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应对非遗保护的挑战、更新“制序”,以促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目标的实现和很好传统文化的延续。本书首先探讨博物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其次,选取杨家埠大观园、松阳生活形态博物馆、美国印第安人博物馆等靠前外具体案例,探讨传统博物馆在非遗保护中的优势、作用与问题。第三,在梳理数字化、数字化博物馆和数字博物馆概念基础上,结合靠前非遗数字博物馆实例,探讨数字博物馆参与非遗保护的优势及面临的问题。第四,在分析生态(社区)博物馆的源流、理论和特征基础上,结合梭嘎生态博物馆、安吉生态博物馆等案例探讨生态(社区)博物馆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与不足。基于前述探讨和分析,作者提出了对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望。
目录
作者简介
王巨山,1979年出生,200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文传学院副院长兼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主任,耶鲁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者,浙江省文化厅非遗专家库专家,浙江省文化产业学会理事。已出版《浙江文化遗产保护史》《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实践》《中国文化遗产概论》《故事传说?杨家埠木版年画故事研究》等多部著作。承担教育部课题1项(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12YJCZH198),浙江省哲社规划课题1项(浙江文化遗产保护史:08WHZT004),文化部委托课题1项(非遗研培实效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项,主持横向课题9项。
-
知识分子的幽灵
¥12.9¥39.8 -
寻味中国
¥14.7¥38.0 -
茶经(黑白版)
¥15.4¥48.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1.9¥29.8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2.0¥26.0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中国古代官制
¥12.5¥25.0 -
门外文谈
¥16.1¥38.0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1.7¥39.8 -
经典常谈
¥6.2¥14.8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6.5¥22.0 -
瓢箪鲶闲话
¥12.6¥36.0 -
中国文明的密码/何新文选
¥15.4¥48.0 -
徐志摩和新月诗人-摇晃的梦想-侧看民国
¥15.6¥39.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9.8¥25.0 -
溥仪偷运国宝
¥5.2¥26.0 -
古代家训精华:文白对照
¥7.5¥18.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0 -
大家小书:苏辛词说
¥13.0¥26.0 -
士当何为:徐复观先生谈思录
¥24.8¥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