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1星价 ¥60.8 (7.6折)
2星价¥60.8 定价¥8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5640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44页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520356404 ; 978-7-5203-5640-4

本书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传统文化观交融与碰撞的关键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与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共产党人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各项中心任务,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村文化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唤醒了农民内心深处长期压抑的尊严与社会意识,迸发出了磅礴的建设热情。这不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恢复与社会改造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基础和智力支撑,总结其中的经验也可为改进当下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本书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文化建设置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历史变革进程中,深入探讨了文化建设的社会历史背景、基本方略、主要内容、机制方法、历史作用地位及经验启示。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传统文化观交融与碰撞的关键阶段, 也是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与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共产党人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各项中心任务, 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农村文化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善, 唤醒了农民内心深处长期压抑的尊严与社会意识, 迸发出了磅礴的建设热情。这不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恢复与社会改造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基础和智力支撑, 总结其中的经验也可为改进当下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本书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文化建设置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历史变革进程中, 深入探讨了文化建设的社会历史背景、基本方略、主要内容、机制方法、历史作用地位及经验启示。

目录

导论 **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二 农村文化建设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章 农村文化建设溯源 **节 理论渊源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优秀传统文化观 二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思想 第二节 实践基础 一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工作的总体回顾 二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工作的历史实践 三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工作的经验总结第二章 农村文化建设的背景与条件 **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村文化建设的背景 一 政治背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为执政党 二 经济背景: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三 社会背景:社会结构与管理模式的转变 四 文化背景:趋于破产的农村文化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村文化建设的条件 一 农村文化建设的“存量”分析 二 农村文化建设的“增量”分析第三章 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 **节 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一 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农村文化建设 二 围绕农业生产进行农村文化建设 三 完善组织领导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第二节 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二 批判与继承相结合的原则 三 因时制宜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节 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 一 国家工业化背景下农民角色的转变 二 增加农村的社会主义因素第四章 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节 社会道德的革新 一 新政治观对旧道德观的破除 二 新道德观的塑造 三 农村新道德环境中的移风易俗 第二节 文化教育的普及 一 文化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提出 二 农村扫盲的开展 第三节 文娱活动的改造 一 文娱活动的“小渠道”教育作用 二 “戏改”运动 三 新编戏剧曲目的涌现 第四节 体育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 农村群众体育事业的蓬勃开展 二 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起步第五章 农村文化建设的机制方法 **节 强化自上而下的农村文化工作组织 一 新型农村政权组织的构建 二 以“宣传网”为核心的农村文化建设组织 第二节 推动全员参与的农村文化建设格局 一 “动员型参与”和农村文化建设 二 群众运动推动下的农村文化建设 第三节 开展灵活有效的农村文化建设形式 一 农民对文化建设的意义缺少理性认识 二 符合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文化建设形式第六章 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作用及地位 **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作用 一 推动了农民的思想启蒙进程 二 加快了农村社会结构的调整 三 促进了工业化背景下的资源整合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文化建设的历史地位 一 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 二 奠定了新中国农村文化的前进方向第七章 农村文化建设的不足及启示 **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村文化建设的经验 一 注重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引领 二 重视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三 发挥党建工作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助推作用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村文化建设的不足 一 存在急于求成的倾向 二 过分重视文化意识形态属性 三 过分依赖群众运动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村文化建设的当代启示 一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村文化建设的启示与继承结语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乔夏阳(1987- ),山西运城人,法学博士。现为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现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十余项,获得陕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先后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探索》《学术界》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8篇,合作出版著作1部,参编著作1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