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民国大师散文精选集:你是人间四月天

民国大师散文精选集:你是人间四月天

1星价 ¥17.9 (5.6折)
2星价¥17.9 定价¥3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086863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46
  • 出版时间:2018-06-01
  • 条形码:9787510868634 ; 978-7-5108-6863-4

内容简介

林徽因素以清新唯美的诗文著称,但她不仅是风花雪月的小资情调代言人,其散文中也蕴藏深深的家国关切。 本精选集以林徽因之子梁从诫所编《林徽因文集》为底本,参阅其他林徽因权威作品集,遴选作者各时期散文代表作47篇,不仅有《窗子以外》《惟其是脆嫩》《蛛丝和梅花》《一片阳光》《究竟怎么一回事》《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等雅洁流畅的文艺作品,更有《山西通信》《和平礼物》《我们的首都》《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等秀中带豪的家国关切之作。阅读本书,你可以完全了解作者散文风格、生平思想,乃至时代风貌。

目录

目 录

悼 志 摩/001

惟其是脆嫩/008

山西通信/011

窗子以外/014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021

蛛丝和梅花/027

《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031

究竟怎么一回事/034

彼 此/039

一片阳光/043

讨论《软体动物》设计和幕后困难问题/047

和平礼物/052

致 胡 适/056

致沈从文/069

致梁思庄/082

致朱光潜/084

致傅斯年/085

致梁再冰/088

致梁思成/091

致金岳霖/094

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095

《清式营造则例》**章绪论/106

闲谈关于古代建筑的一点消息/122

谈北京的几个文物建筑/125

宋辽金建筑特点/134

我们的首都/154

窘173

九十九度中/189

夜莺与玫瑰/208

那一晚/214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216

情 愿/217

仍 然/218

记 忆/219

时 间/220

哭三弟恒/221

八月的忧愁/224

山中一个夏夜/225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227

忆/228

古城春景/229

昆明即景/230

微 光/233

灵 感/235

风 筝/237

昼 梦/239

空想(外四章)/241

山 中/245

十月独行/246


展开全部

节选

精彩文摘 惟其是脆嫩 活在这非常富于刺激性的年头里,我敢喘一口气说,我相信一定有多数人成天里为观察听闻到的,牵动了神经,从跳动而有血裹着的心底下累积起各种的情感,直冲出嗓子,逼成了语言到舌头上来。这自然丰富的累积,有时更会倾溢出少数人的唇舌,再奔迸到笔尖上,另具形式变成在白纸上驰骋的文字。这种文字便全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出产,大家该千万珍视它! 现在,无论在哪里,假如有一个或多种的机会,我们能把许多这种自然触发出来的文字,交出给同时代的大众见面,因而或能激动起更多方面,更复杂的情感,和由这情感而形成更多方式的文字;一直造成了一大片丰富而且有力的创作的田壤,森林,江山……产生结结实实的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表情和文章;我们该不该诚恳的注意到这机会或能造出的事业,各人将各人的一点点心血献出来尝试? 假使,这里又有了机会联聚起许多人,为要介绍许多方面的文字,更进而研讨文章的质的方面;或指出以往文章的历程,或讲究到各种文章上比较的问题,进而无形的讲究到程度和标准等问题,我又敢相信,在这种景况下定会发生更严重鼓励写作的主动力,使创作界增加问题,或许。惟其是增加了问题,才助益到创造界的活泼和健康。文艺绝不是蓬勃丛生的野草。 我们可否直爽的承认一桩事?创作的鼓动时常要靠着刊物把它的成绩布散出去吹风,晒太阳,和时代的读者把晤的。被风吹冷了,太阳晒萎了,固常有的事。被读者所欢迎,所冷淡,或误会,或同情,归根应该都是激动创造力的药剂!至于,一来就高举趾,二来就气馁的作者,每个时代都免不了有他们起落踪迹。这个与创作界主体的展动只成枝节问题。哪一个创作兴旺的时代缺得了介绍散布作品的刊物,同那或能同情,或不了解的读众? 创作品是不能不与时代见面的,虽然作者的名姓,则并不一定。伟大作品没有和本时代见面,而被他时代发现珍视的固然有,但也只是偶然例外的事。希腊悲剧是在几万人前面唱演的,莎士比亚的戏更是街头巷尾的粗人都看得到的。到有刊物时代的欧洲,更不用说,一首诗文出来人人争买着看,就是中国在印刷艰难的时候,也是什么“传诵一时”;什么“人手一抄”等。 创作的主力固在心底,但逼迫着这只有时间性的情绪语言而留它在空间里的,却常是刊物这一类的鼓励和努力所促成。现走遍人间是能刺激起创作的主力。尤其在中国,这种日子,那一副眼睛看到了些什么,舌头底下不立刻紧急的想说话,乃至于歌泣!如果创作界仍然有点消沉寂寞的话——努力的少,尝试的稀罕——那或是有别的缘故而使然。我们问:能鼓励创作界的活跃性的是些什么?刊物是否可以救济这消沉的?努力过刊物的诞生的人们,一定知道刊物又时常会因为别的复杂原因而夭折的。它常是极脆嫩的孩儿……那么有创作冲动的笔锋,努力于刊物的手臂,此刻何不联在一起,再来一次合作逼着创造界又挺出一个新鲜的萌芽!管它将来能不能成田壤,成森林,成江山,一个萌芽是一个萌芽。脆嫩?惟其是脆嫩,我们大家才更要来爱护它。 这时代是我们特有的,结果我们单有情感而没有表现这情绪的艺术,眼看着后代人笑我们是黑暗时代的哑子,没有艺术,没有文章,乃至于怀疑到我们有没有情感! 回头再看到祖宗传流下那神气的衣钵,怎不觉得惭愧!说世乱,杜老头子过的是什么日子!辛稼轩当日的愤慨当使我们同情!……何必诉,诉不完。难道现在我们这时代没有形形色色的人物,喜剧悲剧般的人生作题?难道我们现时没有美丽,没有风雅,没有丑陋,恐慌,没有感慨,没有希望?!难道连经这些天灾战祸,我们都不会描述,身受这许多刺骨的辱痛,我们都不会愤慨高歌迸出一缕滚沸的血流?!难道我们真麻木了不成?难道我们这时代的语辞真贫穷得不能达意?难道我们这时代真没有学问真没有文章?!朋友们努力挺出一根活的萌芽来,记着这个时代是我们的。 (原载于《大公报·文艺副刊》创刊号,一九三三年九月二十三日) 山西通信 ××××: 居然到了山西,天是透明的蓝,白云更流动得使人可以忘记很多的事,单单在一点什么感情底下,打滴溜转;更不用说到那山山水水,小堡垒,村落,反映着夕阳的一角庙,一座塔!景物是美得到处使人心慌心痛。 我是没有出过门的,没有动身之前不容易动,走出来之后却就不知道如何流落才好。旬日来眼看去的都是图画,日子都是可以歌唱的古事。黑夜里在山场里看河南来到山西的匠人,围住一个大红炉子打铁,火花和铿锵的声响,散到四围黑影里去。微月中步行寻到田垄废庙,划一根“取灯”偷偷照看那瞭望观音的脸,一片平静。几百年来,没有动过感情的,在那一闪光底下,倒像挂上一缕笑意。 我们因为探访古迹走了许多路;在种种情形之下感慨到古今兴废。在草丛里读碑碣,在砖堆中间偶然碰到菩萨的一双手一个微笑,都是可以激动起一些不平常的感觉来的。乡村的各种浪漫的位置,秀丽天真:中间人物维持着老老实实的鲜艳颜色,老的扶着拐杖,小的赤着胸背,沿路上点缀的,尽是他们明亮的眼睛和笑脸。由北平城里来的我们,东看看,西走走,夕阳背在背上,真和掉在另一个世界里一样!云块,天,和我们之间似乎失掉了一切障碍。我乐时就高兴地笑,笑声一直散到对河对山,说不定哪一个林子,哪一个村落里去!我感觉到一种平坦,竟许是辽阔,和地面恰恰平行着舒展开来,感觉的*边沿的边沿,和大地的边沿,永远赛着向前伸…… 我不会说,说起来也只是一片疯话人家不耐烦听。让我描写一些实际情形我又不大会,总而言之,远地里,一处田亩有人在工作,上面青的,黄的,紫的,分行的长着;每一处山坡上,都有人在走路,放羊,迎着阳光,背着阳光,投射着转动的光影;每一个小城,前面站着城楼,旁边睡着小庙,那里又托出一座石塔,神和人,都服帖的,满足的守着他们那一角天地,近地里,则更有的是热闹,一条街里站满了人,孩子头上梳着三个小辫子的,四个小辫子的,乃至于五六个小辫子的,衣服简单到只剩一个红兜肚,上面隐约也绣有他嬷嬷挑的两三朵花! 娘娘庙前面树荫底下,你又能阻止谁来看热闹?教书先生出来了,军队里兵卒拉着马过来了,几个女人娇羞的手拉着手,也扭着来站在一边了,小孩子争着挤,看我们照相,拉皮尺量平面,教书先生帮我们拓碑文。说起来这个那个庙,都是年代可多了,什么时候盖的,谁也说不清了!说话之人来得太多,我们工作实在发生困难了,可是我们大家都顶高兴的,小孩子一边抱着饭碗吃饭,一边睁着大眼看,一点子也不松懈。 我们走时总是一村子的人来送的,儿媳妇指着说给老婆婆听,小孩们跑着还要跟上一段路。开栅镇,小相村,大相村,哪一处不是一样的热闹,看到北齐天保三年造像碑,我们不小心,漏出一个惊异的叫喊,他们乡里弯着背的,老点儿的人,就也露出一个得意的微笑,知道他们村里的宝贝,居然吓着这古怪的来客了。“年代多了吧?”他们骄傲地问。“多了多了。”我们高兴地回答,“差不多一千四百年了。”“呀,一千四百年!”我们便一齐骄傲起来。 我们看看这里金元重修的,那里明季重修的殿宇,讨论那式样做法的特异处,塑像神气,手续,天就渐渐黑下来,嘴里觉到渴,肚里觉到饿,才记起一天的日子圆圆整整的就快结束了。回来躺在床上,绮丽鲜明的印象仍然挂在眼睛前边,引导着种种适意的梦,同时晚饭上所吃的菜蔬果子,便给养充实着,我们明天的精力,直到一大颗太阳,红红地照在我们的脸上。 (原载于《大公报·文艺副刊》第九十六期,一九三四年八月二十五日)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 原名林徽音,福建闽县人,现代著名建筑师、诗人、散文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深化方案设计者。 12岁就读于北京培华女中,16岁随父游历欧洲,20岁与梁思成共赴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学,24岁与梁思成共同创建东北大学建筑系并任教授,此后十五年间足迹踏遍中国15个省、190多个县,考察测绘2738处古建筑物,27岁发表**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步入文坛,42岁任教于清华大学建筑系,51岁病逝于北京。 林徽因在建筑研究设计之余,进行文学创作,有两卷《林徽因文集》存世,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代表作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那一晚》《“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九十九度中》《窘》《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等,另有译著《夜莺与玫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