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

包邮家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

1星价 ¥37.0 (7.4折)
2星价¥37.0 定价¥5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92658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185页
  • 出版时间:2020-02-01
  • 条形码:9787109265851 ; 978-7-109-26585-1

内容简介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孕育出悠久的农耕历史, 同时也沉淀出无数灿烂辉煌的农业文化遗产。家禽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农耕文明中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 而截止2019年6月, 农业部评选出的91项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畜禽类仅占两项, 保护与开发畜禽类农业文化遗产迫在眉睫。本书共九大章节, 系统阐述了国内外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概况, 并以家禽为载体, 一方面详细介绍了家禽农业文化遗产中鸭文化、鸡文化、鸽文化、鹅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另一方面对我国畜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案例进行分析, *后提出目前我国在畜禽类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具有较高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目录


绪论

**章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概述
一、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
二、农业文化遗产的特征
三、农业文化遗产的分类
四、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评价

第二章 国外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概况
一、国外农业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
二、国外农业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
三、国外家禽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
四、国外农业文化遗产的经验和启示

第三章 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概况
一、我国农业文化遗产评定标准及申报流程
二、我国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内容

第四章 家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鸭文化
一、鸭伴随着中华民族农耕社会发展数千年
二、关于鸭的美食文化
三、关于鸭的技术文化
四、关于鸭的美好象征
五、有关鸭的艺术品
六、关于鸭的各地民俗
七、关于鸭的成语
八、农业文化遗产中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第五章 家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鸡文化
一、我国有着悠久的养鸡历史和鸡文化历史
二、关于鸡的饮食文化
三、关于鸡的美好象征
四、关于鸡的传奇传说
五、关于鸡的诗词歌赋
六、农业文化遗产中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第六章 家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鸽文化
一、我国鸽子的历史传说
二、我国有关鸽子的文学艺术作品
三、鸽子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饮食文化与简易烹饪方法
四、鸽的基本分类、生活习性与地方品种
五、鸽文化的传承

第七章 家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鹅文化
一、我国鹅文化历史悠久
二、关于鹅的美食文化
三、关于鹅的美好传说
四、农业文化遗产中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第八章 我国重要禽类农业文化遗产的案例研究
——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
一、稻鱼鸭共生系统概况
二、稻鱼鸭共生系统技术支撑
三、稻鱼鸭共生系统生态智慧

第九章 家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家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二、家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的问题解决对策
三、实例分析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家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  1.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价值  除了作物产品之外,农业也具支持、调节和文化功能。同时农业的发展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这些生态服务功能和负面影响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生态系统的管理方式。如果田间进行害虫防治,农业的生态系统功能将增大,不施用化学杀虫剂和除草剂,将显著降低农业的负面影响。在自然条件复杂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传统农业的多重价值理念表明,传统农业不仅对区域生态和文化遗产保护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当地居民农业种植模式和消费方式变化带来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传统农业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农业是人类发展*基本*重要的产业部门,通过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的根本动力。发展生态旅游和特色的有机农业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的重要方式。  2.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与活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  我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基,华夏子孙通过勤劳与智慧,在这片广袤的沃土中创造了种类繁多、独具特色的农业体系。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始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国热烈响应,被评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15个项目中,中国有4项名列其中,分别是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挖掘、保护和活化这些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意义重大,挖掘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蕴含着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取物顺时、循环利用的理念,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科研价值,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动态保护,制作成典籍、照片以及视频等向群众展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一瑰宝,增强中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促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3.农业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  挖掘农业文化遗产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业文化遗产既是重要的农业生产系统,也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发展与保护并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等,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农村地区的社会文化和谐发展。  4.农业文化遗产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挖掘、保护和活化农业文化遗产是推动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要求。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生产结构、丰富的生态体系和传统的农业知识体系、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活态性、适应性、多功能性、战略性、复合型和濒危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特征。挖掘、保护和活化农业文化遗产,是应对生态破坏、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土流失和全球气温升高等问题的重要方法,是探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5.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与活化是历史发展趋势  2002年以来,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这一点从我国有关农业文化遗产的文献发表数量就可以看出。2014年以后,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的各种制度、法律体系、遗产认定等方面越来越健全。农业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改善与发展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挖掘活化这些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并加以传承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可以促进农业多功能性的开拓,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