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乱时期的爱情
读者评分
4.7分

霍乱时期的爱情

豆瓣9.0分,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完成的第*一部小说,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伟大的爱情小说之一”。

1星价 ¥46.2 (6.7折)
2星价¥46.2 定价¥69.0
商品评论(19条)
ztw***(一星用户)

印刷还可以,内容也不错,就是运输途中书本的边叫有磨损

2024-12-02 18:47:45
0 0
hel***(二星用户)

买来收藏的,看完像过完了自己的一生

2024-09-22 10:27:00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429705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01
  • 出版时间:2020-03-01
  • 条形码:9787544297059 ; 978-7-5442-9705-9

本书特色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文版畅销300万册纪念版·全新精美内封·典藏必收 爱情,首先是一种本能,要么生下来就会,要么永远都不会。 有两部书写完后让我整个儿被掏空了:一是《百年孤独》,一是《霍乱时期的爱情》。——加西亚·马尔克斯 有些人说死亡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主题,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爱才是,因为万物都与爱有关。——加西亚·马尔克斯 这部光芒闪耀、令人心碎的作品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伟大的关于爱情的小说。——《纽约时报》 这部多姿多彩、时间跨度为五十年的悲欢离合的巨著,展示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所有爱情的方式、表现、手段、痛苦、愉快、折磨和幸福。它堪称一部充满啼哭、叹息、渴望、挫折、不幸、欢乐和狂喜的爱情大全。——安东尼奥·卡瓦耶罗 在《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马尔克斯的叙述语言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既经典又口语化,如蛋白石一般纯净,能够赞美和诅咒,大笑和哭泣,喊叫和歌唱,在必要时,能够腾空而起,翱翔空中。——托马斯·品钦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我好的作品,是我发自内心的创作。——加西亚·马尔克斯 一部丰富且具有张力的小说,高超的叙事能力与广阔的视野融为一体。——《纽约时报》 这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无关乎时间的故事,故事的讲述者是本世纪ZUI有魅力的作家之一。——《芝加哥太阳时报》图书周刊 加西亚·马尔克斯所创造的的世界是一个微观的世界。它以纷乱喧嚣、使人迷惑的现实描绘,反映了这个大陆令人信服的财产与贫困的现实。也许不仅如此,这是一个宇宙,人类心灵与历史的动力结合在一起,不时冲击着混乱的界限——屠杀与繁衍。——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 一部在写作上烂熟的小说,永远暗含丰富的哲理,充满人性的光辉。——《出版家周刊》 《霍乱时期的爱情》写尽了生命的尊严与哀伤,呈现出一片人世的奇迹。——《朝日新闻》 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马尔克斯发掘出一条新的道路,一条漫长的永恒爱情的通道。——《快报》(法国) 一部华丽的作品,以爱情、死亡、回忆、不可避免的衰老为主题。——《华盛顿邮报》
海报: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很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伟大的爱情小说之一”。《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完成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马尔克斯曾说:“这一部是我优选的作品,是我发自内心的创作。”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哥伦比亚,疯狂的爱情如霍乱一般横行。意外死亡的乌尔比诺医生的葬礼上,他的妻子无比悲伤,却迎来了一位出乎意料的客人:她曾经的恋人弗洛伦蒂诺出现并告诉她,半个多世纪后,他还在等她。一切都始于多年前偶然的一瞥,年轻的接线员弗洛伦蒂诺对费尔米娜一见钟情,二人私定终身,却遭到费尔米娜父亲的反对,感受到恋情虚无的费尔米娜离开了他。五十多年后,他终于有机会再次宣布他不变的爱情……

节选

《霍乱时期的爱情(300万册纪念版)》:  不可避免,苦杏仁的气味总是让他想起爱情受阻后的命运。刚一走进还处在昏暗之中的房间,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就察觉出这种味道。他来这里是为了处理一桩紧急事件,但从很多年前开始,这类事件在他看来就算不上紧急了。来自安的列斯群岛的流亡者赫雷米亚·德圣阿莫尔,曾在战争中致残,是儿童摄影师,也是医生交情*深的象棋对手,此刻已靠氰化金的烟雾从回忆的痛苦中解脱了。  医生看到死者身上盖着一条毯子,躺在他生前一直睡的那张行军床上。旁边的凳子上放着用来蒸发毒药的小桶。地上躺着一条胸脯雪白的黑色大丹犬,被拴在行军床的床脚。狗的尸体边是一副拐杖。闷热而杂乱的房间,既是卧室也是工作室,此刻,随着晨曦从打开的窗子照进来,才开始有下一丝光亮。但只这一丝,已足以让人即刻感觉到死亡的震慑力。另外几扇窗子和房间的所有缝隙,不是被破布遮得严严实实,就是被黑色的纸板封了起来,这更加重了压抑的气氛。一张大桌上,堆满了没有标签的瓶瓶罐罐。两只已经掉皮的自锱小桶,笼在一盏红纸罩的普通聚光灯下。尸体旁边的那第三只桶则是用来装定影液的。到处都是旧杂志和报纸,还有一摞摞夹在两块玻璃片之间的底片,家具也破败不堪,但所有这些都被一双勤劳的手收拾得一尘不染。尽管窗外吹来的凉风使空气变得清新了一些,但熟悉的人仍旧能够闻到苦杏仁的气息中那种不幸爱情的温热余味。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曾不止一次地在无意中想过,这里并不是蒙上帝恩召而死去的合适场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终揣摩到,或许这里的混乱无章,也正是遵从了全能上帝的秘密旨意。  一名警官带着一个正在市诊所进行法医实习的年轻学生,已先行赶到这里。正是他们,在乌尔比诺医生到来之前,打开窗子通风,并把尸体遮盖起来。两人庄严地向医生致意。这一次,这庄严中的哀悼之意多过崇敬之情,因为无人不知医生和赫雷米亚·德圣阿莫尔之间的深厚友谊。德高望重的医生和两人握了握手,就像一直以来,他在每天的普通临床课前都会和每一位学生握手一样。接着,他用食指和拇指肚像拈起一枝鲜花似的掀开毯子的边缘,以一种神圣的稳重,一寸一寸地让尸体显露出来。赫雷米亚·德圣阿莫尔浑身赤裸,躯体僵硬而扭曲,两只眼睁着,肤色发蓝,仿佛比前一晚老了五十岁。他瞳孔透明,须发泛黄,肚皮上横着一道旧伤痕,还留有很多缝合时打的结。由于拄着双拐行动十分吃力,他的躯干和手臂就像划船的苦役犯一样粗壮有力,而他那无力的双腿却像孤儿的两条细腿似的。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注视了尸体片刻,内心感到一阵刺痛,在与死神做着徒劳抗争的漫长岁月中,他还极少有这样的感触。  “可怜的傻瓜,”他对死者说,“*糟的事总算结束了。”  他盖上毯子,又恢复了学院派的高傲神情。去年,他刚刚为自己的八十大寿举行了三天的正式庆典。在答谢辞中,他再次抵制了退休的诱惑。他说:“等我死了,有的是时间休息,但这种不虞之变还没有列入我的计划当中。”尽管右耳越来越不中用,也尽管他得靠一根银柄手杖来掩饰自己蹒跚的步履,但他的穿着依旧像年轻时一样考究:亚麻套装,怀表的金链挂在背心上。他的巴斯德式胡子是珍珠母色的,头发也是,梳理得服服帖帖,分出一道清晰的中缝,这两样是他性格*忠实的体现。对于越来越令他不安的记忆力衰退,他通过随时随地在零散的小纸片上快速记录来做弥补,可*后,各个口袋都装满了混在一起的纸片,难以分辨,就像那些工具、小药瓶以及别的东西在他那塞得满满的手提箱里乱作一团一样。他不仅是城中*年长、声望*高的医生,也是全城*讲究风度的人。然而,他那锋芒毕露的智慧以及过于世故地动用自己大名的方式,却让他没能得到应有的爱戴。  ……

相关资料

加西亚·马尔克斯把爱情写成了一种救世恩典,一种使生命具有意义的伟大力量。

——《明镜周刊》



一个力量无穷的爱情故事,一部永恒的杰作。

——《新闻周刊》



一部丰富且具有张力的小说,高超的叙事能力与广阔的视野融为一体。

——《纽约时报》



《霍乱时期的爱情》写尽了生命的尊严与哀伤,呈现出一片人世的奇迹。

——《朝日新闻》

作者简介

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GarcíaMárquez) 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1947年考入波哥大国立大学。1948年进入报界。五十年代开始出版文学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百年孤独》问世。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85年出版《霍乱时期的爱情》。2014年4月17日于墨西哥病逝。加西亚·马尔克斯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的文坛标杆,“无争议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短篇小说集《礼拜二午睡时刻》,自传《活着为了讲述》,非虚构文学作品《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