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资源编排及双元创新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包邮余资源编排及双元创新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30.2 (4.4折) ?
1星价 ¥30.2
2星价¥30.2 定价¥6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966975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70页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509669754 ; 978-7-5096-6975-4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冗余资源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分析,分别确定了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作为中介变量,资源编排在冗余资源与双元创新之间作为调节变量,确定了各变量的测量及各变量之间的作用关系,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构建了研究模型,通过393份企业问卷调查和数据整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冗余资源、双元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检验资源编排在冗余资源与双元创新的调节作用和双元创新的中介作用。

目录

第1章 走进“文献丛林” 1.1 冗余资源研究文献 1.1.1 冗余资源的概念界定 1.1.2 冗余资源的类型 1.1.3 冗余资源的测度 1.1.4 冗余资源与双元创新相关研究 1.1.5 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相关研究 1.2 双元创新研究文献 1.2.1 双元创新的文献计量分析 1.2.2 探索与开发相互结合的二元组织研究 1.2.3 探索与开发相互分离的二元组织研究 1.2.4 双元创新与企业绩效研究 1.2.5 双元创新的内在作用机理 1.3 企业绩效研究文献 1.3.1 企业绩效的概念界定 1.3.2 企业绩效的维度 1.3.3 企业绩效的测量 1.4 研究文献述评 第2章 巨变时代企业面临新的挑战 2.1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 2.2 大数据时代的颠覆性巨变 2.3 竞争优势及核心能力的重构 2.3.1 企业能力解释 2.3.2 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理论悖论 2.3.3 兼顾短期与长期发展 2.4 资源短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2.5 破解企业创新“怪圈” 第3章 企业资源配置及创新模式 3.1 企业资源及配置方式 3.1.1 资源基础观对资源的界定 3.1.2 企业战略性资源特征及作用 3.1.3 企业资源的编排方式及作用 3.2 企业创新模式类型与特征 3.2.1 企业创新模式 3.2.2 企业自主性创新模式 3.2.3 模仿式创新模式 3.2.4 双元创新模式 第4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4.1 资源基础理论 4.2 资源编排理论 4.3 创新理论 4.4 委托代理理论 4.4.1 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 4.4.2 委托代理理论主要内容 4.4.3 委托代理理论的发展 4.4.4 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4.4.5 委托代理理论模型 4.5 企业能力理论 4.5.1 企业能力理论起源 4.5.2 企业能力理论的发展 第5章 研究假设与关系模型 5.1 冗余资源与双元创新 5.1.1 冗余资源与探索式创新 5.1.2 冗余资源与利用式创新 5.2 双元创新与企业绩效 5.2.1 探索式创新与企业绩效 5.2.2 利用式创新与企业绩效 5.3 冗余资源与双元创新:资源编排的调节作用 5.4 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 5.4.1 未吸收冗余与企业绩效 5.4.2 已吸收冗余与企业绩效 5.5 冗余资源与企业绩效:双元创新的中介作用 5.5.1 探索式创新的中介作用 5.5.2 利用式创新的中介作用 5.6 模型构建 第6章 实证研究设计与方法 6.1 问卷设计 6.1.1 问卷设计原则 6.1.2 问卷防偏措施 6.2 研究变量测度 6.2.1 因变量 6.2.2 自变量 6.2.3 中介变量 6.2.4 调节变量 6.2.5 控制变量 6.3 研究方法 6.4 小样本测试 6.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6.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第7章 大样本观察与实证分析 7.1 描述性统计分析 7.1.1 企业信息描述性统计 7.1.2 问卷填写者信息描述性统计 7.2 探索性因子分析 7.2.1 冗余资源 7.2.2 双元创新 7.2.3 资源编排 7.2.4 企业绩效 7.2.5 行业发展 7.3 相关分析 7.4 回归分析 7.4.1 冗余资源对双元创新影响的检验 7.4.2 冗余资源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检验 7.4.3 双元创新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检验 7.4.4 资源编排的调节作用检验 7.4.5 双元创新中介作用检验 7.5 结果与讨论 7.5.1 假设检验汇总 7.5.2 冗余资源影响双元创新的结果分析 7.5.3 双元创新影响企业绩效的结果分析 7.5.4 资源编排调节作用的结果分析 7.5.5 双元创新中介作用的结果分析 第8章 典型案例分析:不同创新方式的选择 8.1 海尔集团案例分析 8.1.1 案例背景 8.1.2 案例经验的启示 8.2 华为与联想企业案例分析 8.2.1 案例背景 8.2.2 案例分析:华为公司与联想集团创新模式 第9章 管理启示与对策 9.1 加强企业冗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9.1.1 重视冗余资源的整合 9.1.2 提升企业双元创新能力 9.2 基于资源和创新视角提升企业绩效 9.2.1 以资源理论为基础发挥冗余资源对企业双元创新的作用 9.2.2 以资源编排的视角促进冗余资源对企业双元创新作用 9.2.3 以创新理论为前提。注重双元创新对企业绩效的作用 9.3 科学选择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路径 9.3.1 企业成熟期的技术创新路径选择 9.3.2 企业成长期的技术创新路径选择 9.4 充分利用资源编排方法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能 9.4.1 基于权变理论的企业资源编排 9.4.2 资源编排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力钢,辽宁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管理学博士。辽宁大学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带头人,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工商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经济管理》期刊编委,《辽宁大学学报》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委,教育部长江学者通讯评审专家。曾任辽宁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党委委员,商学院院长,MBA/EMBA教育中心主任,国际商学院院长,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与促进研究会副理事长。先后担任多家国际、国内著名企业管理顾问。 张建涛,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讲师,毕业于辽宁大学,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旅游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等。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加国家、省级课题3项,相关横向课题12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