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四书集注

大儒朱子的代表作,明清以后参加科举考试必备,无数举人进士进身之阶。

1星价 ¥23.4 (4.0折)
2星价¥23.4 定价¥59.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22条)
***(三星用户)

大学、中庸的注释称“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引用二程、程门弟子及其他人的说法较多,称“集注”。

内容经典,版本以清嘉庆十六年吴县吴氏父子校刻本为底本,用清康熙内府仿刻的宋淳祐二年大字本校勘。

2025-04-03 07:11:11
0 0
271***(三星用户)

四书的集注

书的品相极佳

2025-03-31 07:30:12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062389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68
  • 出版时间:2016-09-01
  • 条形码:9787550623897 ; 978-7-5506-2389-7

本书特色

32开精装,凤凰出版社出版

朱熹是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其在理论上以孔孟之道为本,又继承并改造了两宋期间的主要流派,包括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等各家之说,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四书集注》是朱熹倾尽平生精力而作,所以学者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其学术成就远在他的《易本义》《诗集传》之上。

学术界有许多名儒都将《四书集注》奉为圭臬,将诵读《四书集注》作为每天必修的日课,成为一时风气。

此次整理以清嘉庆十六年吴县吴氏父子校刻本为底本,用清康熙内府仿刻的宋淳祐二年大字本校勘。

《四书集注》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朱熹祖述二程的观点和做法,特别尊崇孟子和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使之与论语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合起来,代表了由孔子经过曾参、子思传到孟子这样一个儒家道统,而二程和自己则是这一久已中断的道统的继承、发扬者。他为四者分别作了注释,对大学还区分了经传并重新编排了章节,作为一套书同时刊行,称为四子(朱文公文集卷八二有书临漳所刊四子后一篇,又朱子语类卷一。五云“四子,六经之阶梯”):大学、中庸的注释称“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引用二程、程门弟子及其他人的说法较多,称“集注”。后人合称之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文字洗练,对《四书》训诂文字,疏通文理,注重义理阐发,从整体上探求与把握儒学精义,堪称解读《四书》的经典之作。此次整理以清嘉庆十六年吴县吴氏父子校刻本为底本,用清康熙内府仿刻的宋淳祐二年大字本校勘。


【作者简介】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晚号遁翁,别称考亭、紫阳等。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生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卒于南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绍兴十八年进士,官至焕章阁待制。去世数年后赐谥为“文”,世人尊称“朱文公”。朱熹是我国古代博学的大学者之一,他在哲学、经学、教育、语言、文学、地理、考古、自然科学等方面均有重大贡献;朱熹又是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其思想体系在中国思想目前以“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见清全祖望《宋元学案》)著称。他在理论上以孔孟之道为本,又继承并改造了两宋期间的主要流派,包括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等各家之说,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的思想学术内容丰富,这里不多介绍,只简要探讨一下其经学特色。尽管《四书集注》重视阐发义理,是以义理解经的代表作,但朱熹也重视汉唐注疏。其注经方法如其在《论语训蒙口义》中所说:“本之注疏以通其训诂,参之释文以正其音读,然后会之于诸老先生之说,以发其精微。”自义理之学兴起,宋代学者多以为得孔孟不传之统,对汉儒注疏颇为鄙薄,而朱熹未受此局限。他在注解《四书》时,字斟句酌,反复修改,力求通达和洗练。而有意识地将训诂与义理结合起来,可以说是朱熹对中国经学的一大贡献。钱穆先生评价说:“朱子于经学,虽主以汉唐古注疏为主,亦采北宋诸儒,又采及理学家言,并又采及南宋与朱子同时之人。其意实欲融贯古今,汇纳群流,采撷英华,酿制新实。此其气魄之伟大,局度之宽宏,在儒学传统中,惟郑玄堪在伯仲之列。惟两人时代不同,朱子又后郑玄一千年,学术思想之递衍,积愈厚而变益新。朱子不仅欲创造出一番新经学,实欲发展出一番新理学。经学与理学相结合,又增之以百家文史之学。”(《朱子新学案》)这较好地揭示了朱熹注经的特点。

朱熹一生著述极为丰富,是中国历目前著作多的儒家学者之一,《宋史·艺文志》中著录者有四十余种,未著录者尚有二十余种,另外由其弟子或后人编纂的著作也有二十余种。重要、有影响的,当推《四书集注》、《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朱子家礼》等。

内容简介

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自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长期居于正统地位,体现儒家思想的经典,也就成为人们修身治世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四书五经”为儒家经典的象征,是了解和研究儒家思想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著作。而朱熹的《四书集注》,是宋代理学的代表作之一,是宋代以来封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其思想影响我国有数百年之久。可以认为,《四书集注》是人们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著作,也是我们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好读物之一。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晚号遁翁,别称考亭、紫阳等。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生于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卒于南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绍兴十八年进士,官至焕章阁待制。去世数年后赐谥为“文”,世人尊称“朱文公”。朱熹是我国古代博学的大学者之一,他在哲学、经学、教育、语言、文学、地理、考古、自然科学等方面均有重大贡献;朱熹又是我国古代继孔子之后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其思想体系在中国思想目前以“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见清全祖望《宋元学案》)著称。他在理论上以孔孟之道为本,又继承并改造了两宋期间的主要流派,包括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等各家之说,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的思想学术内容丰富,这里不多介绍,只简要探讨一下其经学特色。尽管《四书集注》重视阐发义理,是以义理解经的代表作,但朱熹也重视汉唐注疏。其注经方法如其在《论语训蒙口义》中所说:“本之注疏以通其训诂,参之释文以正其音读,然后会之于诸老先生之说,以发其精微。”自义理之学兴起,宋代学者多以为得孔孟不传之统,对汉儒注疏颇为鄙薄,而朱熹未受此局限。他在注解《四书》时,字斟句酌,反复修改,力求通达和洗练。而有意识地将训诂与义理结合起来,可以说是朱熹对中国经学的一大贡献。钱穆先生评价说:“朱子于经学,虽主以汉唐古注疏为主,亦采北宋诸儒,又采及理学家言,并又采及南宋与朱子同时之人。其意实欲融贯古今,汇纳群流,采撷英华,酿制新实。此其气魄之伟大,局度之宽宏,在儒学传统中,惟郑玄堪在伯仲之列。惟两人时代不同,朱子又后郑玄一千年,学术思想之递衍,积愈厚而变益新。朱子不仅欲创造出一番新经学,实欲发展出一番新理学。经学与理学相结合,又增之以百家文史之学。”(《朱子新学案》)这较好地揭示了朱熹注经的特点。

朱熹一生著述极为丰富,是中国历目前著作多的儒家学者之一,《宋史·艺文志》中著录者有四十余种,未著录者尚有二十余种,另外由其弟子或后人编纂的著作也有二十余种。重要、有影响的,当推《四书集注》、《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朱子家礼》等。

目录

前言
整理说明

大学章句
大学章句序
大学章句

中庸章句
中庸章句序
中庸章句

论语集注
论语序说
读《论语》《孟子》法
学而**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日第二十
……

孟子集注

附录
展开全部

节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