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1星价 ¥56.3 (6.4折)
2星价¥56.3 定价¥8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3108795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432页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203108795 ; 978-7-203-10879-5

本书特色

雷颐把李鸿章宦海四十年中一些zui重要的奏稿信函拿来作为全书的焦点,细加评讲,展开议论,兼收赏文、说史、品人之效,可谓妙哉! ——王也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内容简介

由普通幕僚成为显赫重臣,李鸿章的宦途通达,与大动荡时代的跌宕变幻紧密相关,也由于他本人通权达变,懂得审时度势。由于长期位高权重,参与大量政务和机要,李鸿章向朝廷呈上的奏折以及与同僚往来的信函之中,透露出晚清政治、社会、外交的重要信息。历史的风雨飘摇与个人的浮沉荣辱,生动地反映在他的这些文字之中。 本书选取李鸿章政治生涯中重要的奏折和信函作为线索串联起历史脉络,以富有新意的体裁从“为官”“外交”和“洋务”等纬度梳理了他的从政之路,展现了其政治见解与个人利益、恩怨的复杂纠葛。同时融合新颖独到的细致解读,可使读者了解李鸿章的为官之策、为人之道以及功过得失,有助于全面认知这位深刻影响近代中国历史的重要人物。 在短短的奏折中陈明原委、说透道理,充分表达己意,是李鸿章的拿手本领。李鸿章的奏折有时锋芒毕露,有时绵里藏针,展现出他圆熟老练的政治手腕和独特的政坛生存技巧,也是了解他的行事逻辑及晚清动荡历史的独特渠道。

目录

目 录:


01 / 自序 奏折里的历史世界

为官: 大臣何以成为大臣

为官既要做事,又要自保。李鸿章既敢于任事、开创

新事业,又精于自保,擅于经营自己的势力、维护自

己的利益。因此才能在云谲波诡的时代成为朝廷不得

不深倚的重臣。

004 / 从曾氏门生到方面大员

——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步

012 / 做官须用自己人

——空降巡抚的用人之道

022 / 该抗旨时就抗旨

028 / 升任两江总督

——李、曾的政治命运初现端倪

033 / 首次严重政治危机

043 / 该敷衍时且敷衍

——从吴棠案看李氏的做官经

046 / 痞子手段与曾李政治命运

——接近权力中枢的关键一跃

053 / **总督

——妥处与“老首长”关系

056 / 晚清时局中的曾李关系

064 / 出国欧游

094 / 维新变法中的李鸿章

101 / 老臣厄运与再起


外交: 一生秋风糊裱匠

“懂外交”是李鸿章能够权倾一时的重要原因,但“成

也萧何,败也萧何”,他的事业、名声,却也被毁于此,

至今仍负重谤。

110 / 1861:朝廷的新国策

——从“仇夷”到“联夷制乱”

123 / 巡抚曾经心狠手辣

——杀降事件和戈登辞赏

131 / “常胜军”的终结

138 / 太平天国洋兄弟之死

144 / 从理藩到外交

——外交对清政府的重大意义

152 / 近代中日外交的开端

——中日外交一

160 / 台湾事端初次交锋

——中日外交二

167 / 一次难得的强硬外交

——保护秘鲁华工案

173 / 马嘉理案:中国边疆危机的大爆发

180 / 马嘉理案的“威八条”

——弱国外交家的两难处境

187 / 中国宗藩体系的崩塌之琉球

——中日外交三

195 / 中国宗藩体系的崩塌之朝鲜

——中日外交四

202 / 中国边疆危机之新疆

——中俄外交

208 / 中国宗藩体系的崩塌之越南

——中法外交



洋务: 被打出来的近代化

形势从容时拒不改革,危机来临时已来不及改革。纵

观晚清历史,清廷就是这样被形势步步紧逼,一误再误,

*终丧失了变革图存的机会。

232 / 亦开风气之先

——请设上海广方言馆

238 / “发威马齐”:中国军队的近代化

242 / “阿思本舰队”事件

——中国的近代海军梦

252 / 穷则变,变则通

——李鸿章洋务思想述评一

261 / 从求强到求富

——李鸿章洋务思想述评二

269 / 开天辟地**页

275 / 后发国家的困境

——李鸿章洋务思想述评三

285 / 在洋商与华商之间

——李鸿章洋务思想述评四

289 / “戴红帽”企业的困境

303 / 电报与“忠”“孝”

307 / “必由商办”殊不易

316 / 铁路贵姓

——晚清建造铁路的大争论

326 / 挨打之后的进步:海军建设

336 / 遇到红灯绕道走:近代铁路海军造


备忘: 晚清政局中的象征性事件

从地方派的崛起,到外交上的荒唐,再到王朝*高阶

层的腐败与私欲,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种种阴暗,及

帝国崩溃前的征象,都闪烁在其中。

346 / 曾李联手:“地方”派的崛起

360 / *高的文化接轨

——跪拜礼仪之争

371 / 一桩官场丑闻:大工程里好赚钱

381 / 海防塞防战略大讨论

387 / 外交史上的荒唐一页

——郭嵩焘、刘锡鸿之争

403 / 太后嘴上的传统

408 / 莫道昆明池水浅,原来是为练海军

414 / 风口浪尖,生死攸关

422 / 臣子都是替罪羊


430 / 附录 李鸿章大事简表


展开全部

节选

风口浪尖,生死攸关 1900年元月,李鸿章在失意多年之后终于重获重用,当上了两广总督。他的东山再起,与慈禧太后要他前去镇压康、梁维新党人大有关系。而此时,义和团运动正迅速席卷华北大地,一场巨大的政治、社会动荡即将发生。这一切,都使他刚刚东山再起就不得不在狂风巨浪之中身处风口浪尖,成为种种矛盾的焦点。 义和团运动全面爆发后,社会动荡,朝政混乱,孙中山认为在华南起义时机到来。他准备在广东发动起义的同时又想与李鸿章合作,策动由李为首宣布两广独立。孙中山之所以会有争取李鸿章的想法,一方面因为他一直认为李是清廷大员中*为开明的,因此长期对他抱有某种期待;另一方面因为一直与兴中会关系密切的香港立法局议员何启提出他与港督卜力(Henry A. Blake)交往非同一般,因此可以借港督之力劝李鸿章独立。他们先与李鸿章的心腹幕僚刘学询联系,刘试探性地对李鸿章表示,如李有意“罗致”孙中山,他可设法让孙前来。对此敏感话题,李未开腔,仅略点头。刘学询立即捎信给孙中山,说李因北方拳乱也有广东独立的想法,所以请孙中山前来效力。得此信后,孙中山半信半疑,但*后还是决定前往一试,于1900年6月11日与助手杨衢云、郑士良及宫崎寅藏等三位日本友人从日本横滨出发,于6月17日到达香港海面。就在此时,孙中山又听说李鸿章仍在观望局势,且很可能诱捕自己,于是改派享有治外法权的宫崎寅藏等三位日本友人前往刘学询公馆会谈。会谈虽从晚10点多一直谈到次日凌晨3点,但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当宫崎等人返回香港海面时,发现孙中山为防清政府搜捕,已乘船驶往越南西贡。在西贡,孙中山仍一面准备武装起义,一面策动李鸿章“两广独立”。 这期间,清廷于6月15日命令李鸿章“迅速来京”,两广总督一职由广东巡抚兼署。接此命令后,李鸿章满腹狐疑。朝廷如此催他迅速进京,却未言何事,更未授新职;朝政被强硬的“主战派”掌握,一些温和的主和派官员性命难保;他本人曾多次冒死电奏朝廷,反对慈禧和顽固派的“联拳灭洋”政策,被顽固派官员和义和团痛恨;得到慈禧支持的义和团明确提出要杀“一龙二虎三百羊”,所谓“一龙”为光绪皇帝,“二虎”为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三百羊”为清政府中开明官绅;义和团还提出要将亡命海外的“乱党”即维新改良的康有为、梁启超等统统捉拿归案……李鸿章明白,在此种局面下自己贸然北上不仅无法改变政局,而且凶多吉少,甚至可能有杀身之祸。所以他一方面表示“立刻遵旨北上”,另一方面却想方设法拖延徘徊,拒不北上。 6月21日,清廷对外宣战,但得到李鸿章坚决支持、以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湖广总督张之洞为核心的东南地区的“封疆大吏”们却拒绝执行清廷的“向各国宣战谕旨”,与列强达成了维持东南局面稳定的“东南互保”协议。“东南互保”由李鸿章的心腹盛宣怀一手导演,但盛认为“东南互保”毕竟只是“地方”性安定,此时*迫切的是改变朝廷政策,实现“全局性”安定,而只有李鸿章重新担任“总督之首”和直接参与全局外交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才有可能尽快从根本上改变“国策”。于是,盛宣怀为李鸿章“官复原职”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积极活动。随着战局的恶化,清廷内“主和”声音开始出现。7月8日,慈禧终于任命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虽未明言“议和”之事,但明显是态度有所变化的信号。虽然李鸿章在7月12日尚未得知自己的新职任命,但他觉察到朝政有开始向有利于“主和派”方向发展的可能,于是决定北上。7月16日,即启程北上前一天他才得知自己重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但生性谨慎的他仍决定只北上半步,先到上海观望局势再决定是否*后北上。 这时,李鸿章再次成为各方“争夺”的对象,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正与八国联军交战的清廷不断催李迅速北上,以打开外交局面。确实,慈禧也不能不开始考虑后路,表示了要李北上的迫切心情,虽未明言,实有要他为“议和”做准备之意。直到7月初,一直对李抱有希望的孙中山又请人与港督卜力联系,希望他能力促自己与李鸿章合作,实现“两广独立”。卜力则从英国利益出发,对中国以后能否继续统一、稳定没有把握,仅希望华南能保持安定局面,因此通过英国驻广州领事劝李不要北上,留在广州以维持华南稳定。 7月17日,他乘招商局的轮船离开广州。开船之前,南海县令裴景福前来送行,李鸿章对他纵论时势,大发感慨。此时八国联军刚刚攻下天津,尚未向北京进发,裴景福问李鸿章万一以后京城被攻破,结果将如何?李鸿章回答说列强必会做以下三点:**是剿灭“拳匪”以示威,第二是惩办首祸官员以发泄愤怒,第三就是索要兵费赔款。裴氏接着问兵费赔款大约会是多少,李鸿章大为伤感,一边流泪一边回答:“我不能预料,惟有极力磋磨,展缓年分,尚不知做得到否?我能活几年,当一日和尚撞一日钟,钟不鸣了,和尚亦死了。”

作者简介

雷颐,著名历史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化史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