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粒中的宇宙:微电影叙事学研究

包邮沙粒中的宇宙:微电影叙事学研究

1星价 ¥46.6 (6.1折)
2星价¥46.6 定价¥7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726125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252页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565726125 ; 978-7-5657-2612-5

本书特色

  自2010“微电影元年”至今,这种以互联网新媒体为传播载体的影像作品盛行。短短几年从微电影到网络自制剧再到方兴未艾的网络大电影,微电影的形态在不断发展之中,作品数量越来越多,并迅速进入产业化环节。
  同样以微入手,同样深植民间,核雕与微电影似乎跨越时间的维度与空间形态的变化,形成了一种精神内核上的互动。这种精神内核就如同佛家所说的“须弥藏芥子”,高耸入云的一座须弥山竟能藏身于小小的芥子之中。
  《沙粒中的宇宙:微电影叙事学研究》的初衷就是想试着追寻微电影“芥子纳须弥”背后的叙事学原理。“微电影”之“微”指的是微小,具体如百度百科所描述的“微时长”“微资金”“微制作周期”。“电影”指的是“具有完整故事情节”,这是叙事类作品,需要在短时间内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因此从叙事学角度研究微电影有理可据,有章可循。借助结构主义叙事学这杆标尺,微电影这颗“芥子”将被放大,隐藏的“须弥山”会显露出真正的面目,顺着这条道路似乎能够回答“须弥藏芥子”的微电影何以能够“芥子纳须弥”。

内容简介

本书的初衷就是追寻微电影背后的叙事学原理。“微电影”之“微”指的是微小, 具体如百度百科所描述的“微时长”、“微资金”、“微制作周期”。“电影”指的是“具有完整故事情节”, 这是叙事类作品, 需要在短时间内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因此, 本书从叙事学角度入手, 借助结构主义原理, 阐释微电影。

目录

绪论 上篇 话语——微电影的叙述方式 **章 微电影叙事视角研究 **节 热奈特“聚焦”理论 第二节 微电影叙事视角类型分析 第三节 微电影视角的转变 第二章 微电影叙述者研究 **节 电影中叙述者的类型 第二节 微电影中的显性叙述者 第三章 微电影叙述接受者研究 **节 微电影显性叙述接受者的类型 第二节 微电影显性叙述接受者的功能 第四章 微电影的叙事时间研究 **节 微电影中的时序 第二节 微电影中的时距 第三节 微电影中的时频 下篇 故事——微电影的叙事结构 第五章 微电影叙事学人物理论研究 **节 叙事学中的人物理论 第二节 微电影中的人物设定 第三节 叙事学范畴下微电影的人物特性 第六章 微电影叙事情节研究 **节 叙事学视野下情节的含义 第二节 微电影中情节的构成 第三节 微电影中情节的类型 第七章 微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 **节 微电影空间叙事的形态 第二节 微电影空间叙事的功能 第三节 微电影数字空间叙事的发展历程 第八章 微电影叙事语法研究 **节 功能说下的微电影叙事语法 第二节 二元对立下的微电影叙事语法 第三节 格雷马斯矩阵下的微电影叙事语法 第四节 未来语境下的网络大电影叙事语法 结语 附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尤达,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影视摄影与制作系主任,200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系,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广播电视专业,获硕士学位。目前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在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会员。作品获得全国摄影艺术展多媒体类金、银、铜奖;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学院奖”;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国际微电影展映优秀作品;江苏省电视金凤凰奖等诸多奖项。主持并完成省部级、省厅级课题多项,荣获中国摄影教育优秀教学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