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4035743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2cm
- 页数:199页
- 出版时间:2020-01-01
- 条形码:9787540357436 ; 978-7-5403-5743-6
本书特色
民国时期,随着法相唯识学的复兴,产生了围绕唯识义理的几场大争论,本书集中展示的就是其中*重要的五场争论: 1. 法相唯识二宗辨:欧阳竟无大师判法相与唯识为二宗;太虚大师论法相必宗唯识;印顺法师论唯识必是法相的,法相不必宗唯识。 2. 相宗新旧两译辨:1931年梅光羲发表《相宗新旧两译不同论》一文,太虚法师随即提出批评,而守培法师对梅光羲文和太虚法师文都提出了批评。另收正果法师一文。 3. 见相同种别种辨:1923年景昌极发表《见相别种辨》一文,取安慧之说,主张见分与相分同种;此后,唐大圆与景昌极反复辩论,太虚大师亦对景昌极文予以驳难。 4. 《起信论》与唯识:欧阳竟无师生等据唯识义判《大乘起信论》为中土人士伪撰;太虚大师“乃从《成唯识论》寻得此论立说之依据点”,以唯识释《起信论》。 5. 唯识与佛法:1922年南京支那内学院开学时,在开讲《成唯识论》之前,欧阳竟无大师先以十义作《唯识抉择谈》(聂耦庚记录,吕澂校订;文中黑体字为欧阳竟无所撰原稿);太虚大师认为“然以之专谈唯识一宗,虽无不可,而置之佛法总聚中,则犹须为抉择之抉择焉”,故作《佛法总抉择谈》。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其严密的逻辑性、思辨性和系统性, 得到学界的重视。而随着研究的深入, 对唯识学的义理产生了积极的学术性争论, 主要体现在以下议题: 相宗新旧二译不同之辩 ; 法相、唯识为两学派之争 ; 唯识古学与今学不同论 ; 见分 (能意识) 和相分 (所意识) 的同种、别种之辩。
目录
作者简介
本书的作者有:欧阳竟无、太虚大师、印顺法师、梅光羲、守培法师、景昌极、唐大圆、王恩洋等。
-
东京梦华录
¥17.6¥46.0 -
随园食单(图文本)
¥10.0¥30.0 -
二刻拍案惊奇-精装典藏本
¥12.9¥39.8 -
素书
¥11.9¥39.8 -
园冶-中华雅文化经典
¥15.9¥49.8 -
宋词三百首注评
¥11.5¥39.0 -
孙子兵法
¥18.3¥39.8 -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天工开物
¥2.5¥12.0 -
盐铁论
¥25.0¥40.0 -
颜氏家训选译
¥6.3¥15.0 -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曾国藩家书
¥4.5¥12.0 -
楚辞选译
¥6.3¥15.0 -
道德经
¥19.3¥30.0 -
彩色图解山海经
¥15.9¥55.0 -
浮生六记
¥6.0¥15.0 -
新书--中国古代经典无障碍读本: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
¥8.2¥24.0 -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修订版):六朝文絜全译
¥13.0¥40.0 -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李太白诗集
¥2.5¥12.0 -
论语解注合编(八品)
¥12.5¥36.0 -
《论语》注评
¥5.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