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情
- ISBN:978721813922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5页
- 出版时间:2020-03-01
- 条形码:9787218139227 ; 978-7-218-13922-7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文化自信与中国散文丛书”之一种。在中国现代各种文体的创作中,散文与报刊的关系是*为密切的,现代报刊为散文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载体,也注入了*生命活力的元素。因而,研究现代散文首先应该回到现代报刊的语境中,还原现代散文的基本特点。本书通过将散文放置在现代传媒语境中,还原和重构散文史研究、散文文体、散文作家等。
内容简介
在中国现代各种文体的创作中,散文与报刊的关系是*为密切的,甚至可以说,没有现代报刊就不会有现代散文,现代报刊为散文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载体,也注入了*生命活力的元素。
目录
上篇 现代传媒视野中的散文文体
**章 中国现代散文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现代散文研究的新视角
二、研究方法与散文观念的重建
三、现代报刊与散文的基本考察
第二章 现代传媒与散文辨体
一、现代散文文体意识的确立
二、现代散文文类意识的形成
三、现代散文文体的分类
第三章 命名的艰难:从鲁迅看现代散文文体意识的演变
一、现代传媒与鲁迅散文的言说方式
二、鲁迅散文的文体命名
第四章 从闲话到私语:现代散文的言说方式
一、闲谈:作为知识分子的言说方式
二、独语:作为散文的一种写作方式
三、私语:生活化的散文言说方式
第五章 现代传媒与人物类散文
一、画报与现代散文
二、自传与回忆录
三、人物记
第六章 沦陷区的文化生态与知识分子的言说方式
一、抗战时期沦陷区的文化生态
二、文学如何抗战
三、媒体与散文文体
四、构建独特的抗战话语
下篇 传播媒体与散文艺术精神
第七章 《语丝》与现代散文文体的建构
一、“语丝文体”:知识分子话语与公共话语空间的建构
二、鲁迅、周作人与《语丝》杂文的文体创造及发展
三、“独语体”散文的巅峰:《语丝》与散文诗
四、小品散文:闲谈絮语式小品的文体创构
第八章 《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与性灵散文
一、《论语》与幽默小品
二、《人间世》《宇宙风》与性灵散文
三、幽默、性灵、闲适:闲话体/谈话风散文
第九章 《现代》与中国现代散文生态的变革
一、现代散文作者生态的构建
二、公共文化场域与现代散文文体特质及功能论争
三、兼容并包的文化理念与缤纷多样的散文文体创作
第十章 《万象》的散文文体美学
一、言之有物与现实性:《万象》散文文体美学之一
二、纪实性:《万象》散文文体美学之二
三、趣味性:《万象》散文文体美学之三
四、批判性:《万象》散文文体美学之四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周海波,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等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学术专著《中国出版家:邵洵美》《文学的秩序世界》等多部,先后获得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等多项。 王金胜,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在《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学术专著《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陈忠实论》等多部,先后获得《当代作家评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论文奖等多项。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5.0¥3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树会记住很多事
¥9.9¥29.8 -
见字如面
¥23.4¥49.8 -
一个人生活
¥21.2¥45.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7.8¥25.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梅子熟时栀子香
¥27.4¥49.8 -
茶,汤和好天气
¥8.6¥28.0 -
随园食单
¥7.9¥30.0 -
林徽因讲建筑
¥10.3¥29.0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4.8¥32.0 -
当你老了
¥16.3¥30.0 -
我在史铁生
¥22.1¥32.0 -
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
¥34.3¥68.0 -
到山中去
¥9.1¥30.0 -
西南联大古文课
¥24.8¥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