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790946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312页
- 出版时间:2020-04-01
- 条形码:9787517909460 ; 978-7-5179-0946-0
本书特色
该书是一本关于河洛中原地区非物质文化传承者生存状况的田野考察报告。作者历经10年的寻访、拍摄、搜集、整理,汇编河洛地区15位传统手艺人(钉秤匠、刻章匠、银匠、石刻匠、制鼓匠、制笙匠、传拓匠、纺织匠等)的口述文字编辑成稿。每个手艺人的记录分为导语、口述两部分,涵盖其从艺的历史、传承、工艺、现状四项内容,反映传统工匠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反映传统工艺曾有的辉煌和面临的困境,对优秀的中国民间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和振聋发聩的启示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关于河洛中原地区非物质文化传承者生存状况的田野考察报告。作者历经10年的寻访、拍摄、搜集、整理, 汇编河洛地区15位传统手艺人 (钉秤匠、刻章匠、银匠、石刻匠、制鼓匠、制笙匠、传拓匠、纺织匠等) 的口述文字编辑成稿。
目录
相关资料
卢梭曾经在《爱弥儿》一书中说:“在人类所有的职业中,工艺是一门古老正直的手艺。”其实人与动物的分离就是从手开始的,匠人的手工制作来源于远古图腾信仰,信仰又使文化得以提升,文化的提升出现了审美,这些被艺人指纹抚摸过的制品从古至今惺惺相惜地伴随着你我,这些手工艺的物件上潜隐着手艺人的温情与灵魂。 ——中国摄影家协会艺术摄影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主席徐波 河洛文化的长河积淀远超过了摄影所能去记录的能力,但雄心勃勃总是人类的精神天性。摄影文献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将词典式地定义我们未来的谈话和概念。质朴无华之中,李学立“杆秤”式的图文记录铢两相称,恰如其分,不卑亢、不僭越地为他自己,也为每个人铺筑着这条寻访传统文化的光影之路。 ——美国库埃斯塔学院终身教授、设计系主任刘灿国 在我们生活的记忆当中,有一群人,他们来了,又走了。他们用手工做着和我们生活相关的用品,而这些手工艺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从我们的生活当中消失,还有一些环环相扣伴随至今。等我们发现很多手工艺都面临消失的处境时,好在这些已经停留在李学立的影像当中。工匠精神一直是民本的艺术,唯有匠心,不负光阴 ,不忘初心。 ——《中国国家地理》图片编辑、摄影家马宏杰 李学立先生倾其精力为街头巷尾不知名的手艺人著书立传,整理的手艺人口述材料通俗易懂,拍摄的图片现场感强,加上他收藏的手艺人使用过的工具、制作成的手工艺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链条,为今后民俗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重要物证,也为对外交流、展示河洛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其历史价值、文化意义是无法衡量的,会愈久弥香,永彪史册! ——河南民俗学家、收藏家倪宝诚
作者简介
李学立,1962 年12 月生,河南省伊川县人,供职于洛阳农村商业银行。现为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中国金融摄影家协会、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金融摄影家协会理事。 近年来,专注于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手艺人的寻访、记录工作。拍摄的《*后的钉秤匠》《黄河岸边的绝唱》《耄耋工匠坚“手”刻章》《古音悠扬毛家笙》《走进洛阳仿造青铜器专业村》《捏泥娃娃的94 岁老人》《农村*后的纺织老人》《传承千年重振旗鼓》《妙手传拓“复活”历史》《糖塑人生》等15 个图片故事先后被《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大河报》《洛阳晚报》等平面媒体和今日头条、视觉河南、洛阳网等新媒体采用,收藏手艺人使用过的工具、手工艺制品上千件。在国内外组织的各类摄影赛事中获奖十余次,2017 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
-
人类酷刑简史
¥33.0¥59.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22.1¥49.0 -
安史之乱
¥24.1¥68.0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22.8¥49.0 -
华戎交汇在敦煌
¥20.3¥58.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27.9¥49.8 -
敦煌学新论(增订本)
¥41.8¥68.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1956:觉醒的世界
¥19.6¥58.0 -
中国历史常识
¥16.9¥49.8 -
历史的沸点-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第二卷
¥16.8¥48.0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6.6¥52.0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7.8¥25.0 -
无泪而泣 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的特别工作队
¥24.1¥68.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0.5¥38.0 -
法国大革命
¥20.0¥56.0 -
大家小书-笔祸史谈丛
¥7.3¥18.0 -
宋朝文人的朋友圈
¥19.9¥59.0 -
1688年的全球史
¥44.5¥78.0 -
清朝穿越指南
¥15.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