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剑川石窟文献研究

剑川石窟文献研究

1星价 ¥52.4 (7.7折)
2星价¥52.4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08758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88
  • 出版时间:2020-05-01
  • 条形码:9787510875823 ; 978-7-5108-7582-3

内容简介

源于古代印度的雕刻石窟活动在传入中土后,形成了遍布各地的石窟网络,这些中国化的石窟大致可分为南北两大线路发展。产生于南诏末期、大理国初期的云南剑川石钟山石窟,远承天水麦积山、永靖炳灵寺风格,又处于四川广元、巴中、乐山和大足石刻等组成的南线的末端。剑川石窟产生于南诏、大理国时期,是南方丝绸之路佛教文化在云南传播并与本土宗教融合发展的结晶。依据迄今发现的剑川石窟16个洞窟的统计,共有造像139躯,另存同时期柱脚石1对,石兽1只。

目录

导言
**章 剑川石窟文献概况
**节 造像
第二节 题记
第三节 碑记
第四节 摩崖
第五节 铭文、楹联

第二章 剑川石窟文献与佛教文化
**节 唐代《大周故河东州刺史之碑》与佛教文化的传播
第二节 剑川石窟文献与南诏时期的佛教文化
第三节 剑川石窟文献与大理国时期的佛教文化
第四节 剑川石窟文献与元代的佛教文化
第五节 剑川石窟文献与明清时期的佛教文化

第三章 剑川石窟文献与白族民间宗教信仰的世俗化
**节 剑川石窟文献与白族本主崇拜
第二节 剑川石窟文献与白族女性崇拜
第三节 剑川石窟文献与白族自然崇拜

第四章 剑川石窟文献与族群意识透视
**节 剑川石窟文献对族群意识的书写
第二节 明清时期剑川石窟文献中的族群意识

第五章 剑川石窟文献的文学价值
**节 剑川石窟文献的体式
第二节 剑川石窟文献的语言风格
第三节 剑川石窟文献的审美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朱安女,白族,四川大学文学博士,大理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人选2015年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项目,2019年被评为云南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  主要从事白族古代金石文献、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主持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云南阿吒力教经典文体研究》,2016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明清时期大理地区契约文书与金石文献的整理研究》,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白族古代金石文献的文化阐释》,承担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西南佛教文献研究》子项目《剑川石窟文献研究》。个人学术专著《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荣获云南省第十七次(2013年)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著作类二等奖,在《民族文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