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50978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54页
  • 出版时间:2020-03-01
  • 条形码:9787205097851 ; 978-7-205-09785-1

本书特色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调研期间,来到南开大学参观百年校史主题展时,特别提到南开大学张伯苓老校长的“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深入思考并给出答案。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爱国,是人世间□深层、□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他曾讲到,“孙中山先生说,做人□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一个人不爱国,甚至欺骗祖国、背叛祖国,那在自己的国家、在世界上都是很丢脸的,也是没有立足之地的”。“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热爱祖国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如何在强国一代青少年中厚植家国情怀,将爱国主义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让爱国主义精神基因血脉传承,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更好地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这是我们面临的时代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回答时代之问、解决时代课题,指明了方向。他强调:“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对于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所能够发挥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 这些谆谆教诲言犹在耳,使我们由衷地认识到时代赋予的使命,决心怀着崇高的敬意奔赴一场对中华民族历史、地理、人文的全方位巡礼。于是,便有了《家国的记忆》这本专著的开拓耕犁,希冀透过这“半亩方塘”,启智“一鉴天开”。通过梳理5000多年来的中华文脉,找寻那绵延数千载从未中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历史密码”,面向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赋予强国一代青少年以文化滋养和精神启迪,培育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精神,帮助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素养和文化软实力。这里纵览“千秋之家国”,汲养“文化之精髓”,致达“血脉之传承”,筑实“人生之根基”。引导青少年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尊重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秉持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和精神,深扎青年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安身立命之根基。其中既有历史的考量,又有文化的梳理;既有思想的诠析,又有艺术的启迪;既有历史对现实的观照,对未来的启示,又有现实对历史的呼应,对未来的期许。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线青年思政教师对习近平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的“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课题在教学实践中的思考。全书以中华民族历史变迁, 传承梦想为基调, 通过“千秋之家国”“血脉之传承”“文化之精髓”“人生之根基”四部分为当代大学生讲述祖国山河壮美, 保家卫国、共建和平、爱我中华的爱国故事, 阐释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 结合教学实践, 思考共建中国梦的伟大主题。

目录

薪火相传的民族魂(总序)

爱我中华的心魂永不变(代序)

千秋之家国
一、江山多娇,华夏壮美
(一)母亲之河
(二)瑰丽山川
(三)富饶土地
二、民族多样,融合统
(一)民族融合是一家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
三、保家卫国,共建和平
(一)精忠报国照丹心
(二)抗击侵略保河山
(三)人民军队出英雄
(四)巾帼奇女顶半边
四、筑梦复兴,行稳致远
(一)忆往昔盛世华彩映昌荣
(二)慨近代奋勇抗争探出路
(三)看今朝不忘初心笃梦圆

文化之精髓
一、思想文艺,造诣深远
(一)先贤哲思
(二)文学经典
(三)国粹曲韵
(四)翰墨书香
二、民间瑰宝,魅力无限
(一)中国功夫
(二)医药绝学
(三)锦绣华服
……

血脉之传承
人生之根基
以奋斗姿采绘就复兴图景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家国的记忆》:  (三)富饶土地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为中国四大高原,各具特色。  青藏高原,是中国*大、世界海拔*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也是全世界*高、*年轻而水平和垂直地带性紧密结合的自然地理单元。高原上湖泊众多,光照地热资源充足,矿产丰富,是中华民族源头地之一和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在华夏文明史上流传的伏羲、炎帝、烈山氏、其工氏、四岳氏、金田氏和夏禹等,都是高原古羌人。青藏高原藏族人生活为主,形成了以藏族文化为主的独具特色的高原文化体系。  内蒙古高原是中国第二大高原,面积约34万平方千米,北部东西向低地,多有高原戈壁、沙漠、沙地、湖泊分布,古有“瀚海”之称。草原面积约占80%,是中国重要牧场,中国*大绵羊山羊牧区和骆驼主产区之一。为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和汉族等人民从事畜牧业生产活动地区,是中国草原游牧文化典型地区。  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总面积约50万平方千米。包括云、贵大部分与广西、四川、湖北、湖南一部分,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典型地区之一。地形较破碎,多断层湖泊,森林植被类型*丰富,动物、林、矿资源丰富;丰富多样自然环境造就了生物和文化多样性,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多地区,各民族保留了丰富的文化传统;是古人类起源与扩散重要地区,历史上有夜郎、、南诏、大理国等地方政权,创造了灿烂的西南夷文化。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北部,是中华民族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地球上分布*集中面积*大的黄土堆积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包括山西大部分与陕、甘、宁一部分。属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之一,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黄土高原之上孕育了黄土地独特的文化,产生了以“窑洞”为代表的民居和以信天游、安塞腰鼓为代表的民间文艺。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的三大平原。其中,东北平原面积*大,华北平原人口*多,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平原。  东北平原,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大部分与内蒙古一部分,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被誉为“黑土地”。这里土地肥沃,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交通便利,机械化程度高.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大豆、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钢铁、机械、能源、化工基地。  ……

作者简介

  吕晓东,医学博士,教授,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    阎巍,公共管理硕士,辽宁广播电视台主任记者。    隋宁,法学博士,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吴金梅,文学博士,副教授,大连大学文学院教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