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跟毛泽东学调查研究
1星价
¥25.9
(7.2折)
2星价¥25.9
定价¥3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740761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76页
- 出版时间:2020-01-01
- 条形码:9787517407614 ; 978-7-5174-0761-4
本书特色
本书以纪实手法讲述了贯穿毛泽东一生的重要工作方法——调查研究的故事,同时又对他调查研究的思想方法、过程等进行了阐述。本书整理收录了毛泽东同志一生中30余次影响重大的调查研究过程,包括学生时期的“招生广告为何没人响应”、建党初期的“安源调查”、大革命时期的“*份土地纲领的诞生”、土地革命时期的“寻乌调查”等。本书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感悟领袖调查研究的精神,学习正确、有效的方法,有重要的现实和实践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 身无分文“游学先生”、“招生广告”为何没人响应? 、安源调查、“养病”期间、“糟得很”还是“好得很”、**份土地纲领的诞生、“上山”的决定、草林圩场为何这样冷冷清清、“辛耕别墅”的调查会、推迟召开闽西一大、一份“*长篇幅”的调查报告、没有调查, 没有发言权、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等。
目录
身无分文的“游学先生”
《民报》上的一条消息,使立志“汗漫九垓,遍游四宇”的毛泽东动了巡游湖南的念头。他与好友萧子升一拍即合,两个身无分文的“游学先生”走访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等五个县,行程900多里。
“招生广告”为何没人响应?
身为师范生的毛泽东办起工人夜学,但前来报名的人却寥寥无几;弄清了广告失败的原因,夜学终于办起来了,却发现工人们听课的积极性还是不高。通过调查,毛泽东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安源调查
建党初期的毛泽东,选择了安源路矿作为他深入无产阶级中间解剖的**只“麻雀”。在矿井深处,毛泽东问正在工作的工人:“一天工作多长时间?”“做一天挣多少钱?”
“养病”期间
利用回家乡养病的机会,毛泽东对韶山附近的农村作了广泛的调查。他了解到,中国佃农的劳动和生活,比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佃农都要苦得多。
“糟得很”还是“好得很”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兴起的农民运动,到底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根据对湖南农民运动调查研究的结果,毛泽东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理直气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份土地纲领的诞生
秋收起义之前,毛泽东便着手展开对农民土地问题的调查研究,并拟定了一个主张“没收一切土地,归之公有”的土地纲领,成为指导秋收暴动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上山”的决定
在革命形势走向低潮时发动的秋收起义,在敌人的“围剿”“堵击”之下,受到了严重的挫折。起义军何去何从?毛泽东多方调查关于湘、鄂、赣地区的有关情况材料,经过分析比较,明确提出:工农革命军向罗霄山脉中段进军,*有利于革命力量的积聚和发展。
草林圩场为何这样冷冷清清
攻占了遂川,毛泽东亲自到遂川县农村的商业中心草林圩,找中小商业主谈话,了解他们的政治态度和商业经营情况。在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保护工商业的政策。冷清了多日的草林圩,终于又“复活”了。
“辛耕别墅”的调查会
习惯了在山沟里与敌人“打圈子”的红军,在城市里能站稳脚跟吗?在“辛耕别墅”里召开的调查会,使毛泽东制定出了争取商人和知识分子的政策。
推迟召开闽西一大
得知即将召开的闽西一大代表对当地的实际情况都不了解,毛泽东提议:推迟开会。他同代表一起对闽西的政治、武装斗争、土地阶级、工农业生产和物价等问题展开调查。在闽西苏家坡,毛泽东深入群众了解苏维埃政府各项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一份“*长篇幅”的调查报告
毛泽东坦言:“我对商业状况是完全的门外汉。”于是,利用分兵发动群众的机会,他在寻乌县城作了一次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整理出了一份“*长篇幅”的调查报告。其中商业方面的内容就有3万余字,这为红军制定正确的商业政策提供了客观依据。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在进行寻乌调查的同时,毛泽东对他多年的调查研究活动也进行了理论总结。在总结的成果——《调查工作》(《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此后不久,毛泽东又深入上杭、兴国等地展开调查。
……
《民报》上的一条消息,使立志“汗漫九垓,遍游四宇”的毛泽东动了巡游湖南的念头。他与好友萧子升一拍即合,两个身无分文的“游学先生”走访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等五个县,行程900多里。
“招生广告”为何没人响应?
身为师范生的毛泽东办起工人夜学,但前来报名的人却寥寥无几;弄清了广告失败的原因,夜学终于办起来了,却发现工人们听课的积极性还是不高。通过调查,毛泽东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安源调查
建党初期的毛泽东,选择了安源路矿作为他深入无产阶级中间解剖的**只“麻雀”。在矿井深处,毛泽东问正在工作的工人:“一天工作多长时间?”“做一天挣多少钱?”
“养病”期间
利用回家乡养病的机会,毛泽东对韶山附近的农村作了广泛的调查。他了解到,中国佃农的劳动和生活,比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佃农都要苦得多。
“糟得很”还是“好得很”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兴起的农民运动,到底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根据对湖南农民运动调查研究的结果,毛泽东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理直气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份土地纲领的诞生
秋收起义之前,毛泽东便着手展开对农民土地问题的调查研究,并拟定了一个主张“没收一切土地,归之公有”的土地纲领,成为指导秋收暴动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上山”的决定
在革命形势走向低潮时发动的秋收起义,在敌人的“围剿”“堵击”之下,受到了严重的挫折。起义军何去何从?毛泽东多方调查关于湘、鄂、赣地区的有关情况材料,经过分析比较,明确提出:工农革命军向罗霄山脉中段进军,*有利于革命力量的积聚和发展。
草林圩场为何这样冷冷清清
攻占了遂川,毛泽东亲自到遂川县农村的商业中心草林圩,找中小商业主谈话,了解他们的政治态度和商业经营情况。在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保护工商业的政策。冷清了多日的草林圩,终于又“复活”了。
“辛耕别墅”的调查会
习惯了在山沟里与敌人“打圈子”的红军,在城市里能站稳脚跟吗?在“辛耕别墅”里召开的调查会,使毛泽东制定出了争取商人和知识分子的政策。
推迟召开闽西一大
得知即将召开的闽西一大代表对当地的实际情况都不了解,毛泽东提议:推迟开会。他同代表一起对闽西的政治、武装斗争、土地阶级、工农业生产和物价等问题展开调查。在闽西苏家坡,毛泽东深入群众了解苏维埃政府各项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一份“*长篇幅”的调查报告
毛泽东坦言:“我对商业状况是完全的门外汉。”于是,利用分兵发动群众的机会,他在寻乌县城作了一次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整理出了一份“*长篇幅”的调查报告。其中商业方面的内容就有3万余字,这为红军制定正确的商业政策提供了客观依据。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在进行寻乌调查的同时,毛泽东对他多年的调查研究活动也进行了理论总结。在总结的成果——《调查工作》(《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此后不久,毛泽东又深入上杭、兴国等地展开调查。
……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偏见
¥17.8¥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7.2¥45.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自卑与超越
¥13.7¥39.8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
¥13.7¥39.8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性心理学
¥26.7¥58.0 -
儿童教育心理学
¥12.4¥38.0 -
西方哲学史
¥16.8¥38.0 -
女性生存战争
¥29.7¥6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8.0¥39.8 -
乡土中国-彩色插图版
¥14.9¥39.8 -
怪癖心理学:解读种种怪诞现象背后的心里秘密
¥11.8¥36.0 -
苏联演变与民族问题研究
¥23.5¥48.0 -
理解人性
¥12.9¥39.8 -
精神分析的新方法
¥14.5¥39.8 -
文言浅说
¥10.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