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研究

包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研究

¥98.4 (8.2折) ?
1星价 ¥98.4
2星价¥98.4 定价¥12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638427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14,131页
  • 出版时间:2020-05-01
  • 条形码:9787030638427 ; 978-7-03-063842-7

本书特色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研究》基于系统观的视角,综合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文献资料分析、问卷调查研究、半结构化访谈以及系统分析与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以产学研合作理论、集成创新理论、知识转移理论以及知识产权管理理论为逻辑起点,分析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的联动协作模式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一新型产学研合作组织情境下的适用性;建立知识产权集群管理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成创新的参与模型;探讨知识产权集群管理对产业联盟创新系统全过程参与的作用机理;并从正式控制与非正式约束的角度提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新模式的顶层设计、制度安排与操作要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研究》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进行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系统观的视角, 综合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文献资料分析、问卷调查研究、半结构化访谈以及系统分析与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 以产学研合作理论、集成创新理论、知识转移理论以及知识产权管理理论为逻辑起点, 分析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的联动协作模式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这一新型产学研合作组织情境下的适用性 ; 建立知识产权集群管理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成创新的参与模型 ; 探讨知识产权集群管理对产业联盟创新系统全过程参与的作用机理 ; 并从正式控制与非正式约束的角度提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新模式的顶层设计、制度安排与操作要点。

目录

目录**章 绪论 1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1 研究背景 11.1.2 研究意义 4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41.2.1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相关研究 41.2.2 关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转移与知识产权的相关研究 81.2.3 关于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的工作实践与相关研究 101.3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贡献 121.3.1 研究方法 121.3.2 可能的贡献 13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142.1 产学研合作理论 142.1.1 产学研合作之通说 142.1.2 传统产学研理论之不足 152.1.3 产学研合作的三螺旋理论 152.2 集成创新理论 162.2.1 集成创新理论:缘起 162.2.2 集成创新理论:突破 172.2.3 集成创新的概念内涵:狭义与广义 182.3 知识转移理论 192.3.1 知识转移的概念内涵与相关研究 192.3.2 隐性知识转移的概念与条件 202.3.3 知识吸收能力与知识转移引发的风险 202.4 知识产权管理的基础理论 212.4.1 知识产权管理的概念 212.4.2 知识产权管理的对象 232.4.3 对知识产权管理概念与对象的再认识 23第三章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管理现状分析 253.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概念、特征与发展 253.1.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概念、建设意义与特征 253.1.2 国外产业技术联盟的发展 283.1.3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 293.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合作创新的知识产权风险 333.2.1 机会主义行为 333.2.2 隐性知识转移 343.2.3 合约不完备性 343.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管理之现状与问题:以云南省为例 353.3.1 云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基本情况分析 353.3.2 云南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管理情况分析 38第四章 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的概念内涵与作用机理 434.1 知识产权集群管理概念辨析 434.1.1 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的概念 434.1.2 知识产权集群管理与知识产权管理 454.1.3 知识产权集群管理与产业知识产权联盟 464.2 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特征分析 474.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484.3.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的可行性 484.3.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的必要性 484.4 知识产权集群管理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的作用机理 514.4.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的内容 514.4.2 知识产权集群管理促进产业联盟创新的作用机制 544.4.3 产业联盟创新系统中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的参与过程分析 56第五章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的顶层设计 585.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的目标定位与原则 585.1.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的目标定位 585.1.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的原则 595.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的“一体两翼” 615.2.1 系统观视角下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 615.2.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的“一体中心” 635.2.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的“两翼辅助” 645.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的要点 655.3.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保护、共享与利益分配 655.3.2 基于SWOT分析法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战略制定 695.3.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分析评议 725.3.4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利集中管理 75第六章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的机制安排 786.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机构设置 786.1.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组织架构 786.1.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的机构与人员设置 796.1.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职能分配 816.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制度安排 826.2.1 基于契约的正式控制和基于关系的社会控制 826.2.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契约控制的必要性 836.2.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 856.2.4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办法》的结构、要点及范本示例 856.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非正式约束 896.3.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非正式制度规约的必要性 896.3.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非正式制度约束的形式 916.4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文化建设 936.4.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积极效用 936.4.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路径设计 94第七章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的基础建设 967.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信息化管理 967.1.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967.1.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原则 977.1.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987.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平台建设 987.2.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平台功能模块 997.2.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平台模块设计 1007.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专家库建设 1017.3.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专家库建设的必要性 1027.3.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专家库入选资格 1027.3.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专家库建设要点 103第八章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的政策建议 1048.1 政府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中的职能 1048.1.1 适度介入与间接参与:政府对产业联盟知识产权管理的原则 1048.1.2 引导、支持、服务和保障:产业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中的政府作用 1058.1.3 供给、需求与环境:推动产业联盟知识产权工作的政策工具 1078.2 产业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现行政策之不足 1088.2.1 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有关的现行政策 1088.2.2 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产权集群管理有关的现行政策评析 1108.3 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成创新的知识产权政策建议 1128.3.1 规范知识产权政策体系 1128.3.2 优化知识产权服务职能 1138.3.3 使用多样化的政策工具 1148.3.4 规制产业联盟垄断行为 1148.3.5 加强政策协同性与集成度 1158.3.6 开展知识产权集群管理试点 115第九章 结语 117参考文献 119附录 123后记 132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杨静,女,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学士、法学硕士、同济大学法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法律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知识产权法与政策,在《中国软科学》《现代法学》《科学学研究》《知识产权》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条款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以及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等多个课题。入选“全国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全国涉外律师领军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云南省知识产权领军人才”等。应邀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纲要(2020-2035)》制定研究工作:博士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话语与秩序研究》获得2016年度全国知识产权类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