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当代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研究”系列丛书)

- ISBN:9787010219592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58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010219592 ; 978-7-01-021959-2
本书特色
该丛书旨在通过对马克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的系统研究,构建一种既有鲜明特色又具有普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从而以自己的话语体系,有效地面对和研究中国当代的文艺现象。《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系列丛书中的一种,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理论建构方面的内容。本书稿把中国形态的理论建构作为研究目标,致力于构建中国形态的理论特质,提炼和阐发了人民、民族、政治、实践等多个标志性的核心概念,并对当代社会出现的一些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如文学与高科技、文学与资本、文学批评的价值判断等做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策略。这些有中国特色的范畴和有时代印记的问题各有侧重又互相交织,构成中国形态区别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其他形态的显著特征。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必须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才能有效地面对和研究中国当代的文艺现象,也才可能在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的对话中具有话语权。
内容简介
该丛书旨在通过对马克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的系统研究,构建一种既有鲜明特色又具有普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从而以自己的话语体系,有效地面对和研究中国当代的文艺现象。《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系列丛书中的一种,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理论建构方面的内容。本书稿把中国形态的理论建构作为研究目标,致力于构建中国形态的理论特质,提炼和阐发了人民、民族、政治、实践等多个标志性的核心概念,并对当代社会出现的一些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如文学与高科技、文学与资本、文学批评的价值判断等做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策略。这些有中国特色的范畴和有时代印记的问题各有侧重又互相交织,构成中国形态区别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其他形态的显著特征。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必须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才能有效地面对和研究中国当代的文艺现象,也才可能在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的对话中具有话语权。
目录
作者简介
胡亚敏,女,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现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负责人。研究方向为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和叙事理论。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7项,出版论著、译著和教材12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和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首席专家,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与当代中国》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叙事学》为国内叙事学代表性著作之一,“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比较文学教程》(编著)获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已外译出版。主讲教育部视频公开课《文学批评的方法与实践》,主讲中国大学MOOC《比较文学》入选国家精品开放课程。
-
毛泽东选集(1-4)
¥80.0¥97.5 -
(平装)二战战史
¥17.1¥45.0 -
民众政府
¥9.5¥25.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冲动的美国
¥27.2¥69.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1.6¥58.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 -
新政治科学
¥10.1¥2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解密档案中的张国焘
¥19.6¥58.0 -
跟着美军上战场-零距离解码战地美军
¥19.4¥36.0 -
强权与民声-民初十年社会透视
¥8.0¥22.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 -
共产党宣言
¥7.3¥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