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21584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小16开B
- 页数:282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010215846 ; 978-7-01-021584-6
内容简介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丛书之一种。该丛书旨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的系统研究,构建一种既有鲜明特色又具有普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从而以自己的话语体系,有效地面对和研究中国当代的文艺现象。《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形态研究》通过对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的个案研究,选择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左翼作家群、鲁迅、周扬等为研究对象,从文学批评形态的层面,深度解读和分析了批评家的批评理念、关键术语和批评实践等。
目录
“中国经验”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代序)
**章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文学本义论”与文学实用说
一、“文学革命论”:取“写实”而弃“空想”
二、“文学本义论”:“文”与“言”合一
三、批评标准论:自足与实用并行
四、批评方法论:文学与历史分界
第二章 李大钊:文明“差异”论、“美在调和”论与文学“崇今”论
一、文明“差异”论与“第三新文明”的生成
二、“美在调和”论与民族习性的涵育
三、文学“先声”论、“崇今”论与“心理表现”论
四、文学批评论:写实与理想的辩证统一
第三章 瞿秋白:“文学革命”的批判与“革命文学”的建立
一、文学思想:从“人生即艺术”到“政治即文学”的演变
二、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从“写实主义”到“唯物辩证法的现实主义”
三、大众文艺与文学语言:用“活的语言”表现“活的现实”
四、鲁迅研究:文学批评个案中的目的、方法与文体
第四章 周扬:政治“正确”视野下的文学本质论
一、大众文学:形式与内容
二、与“第三种人”“自由人”的论争:文学“真实”与政治“真理”
三、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及其典型论:政治“正确”下的理论“修正”
四、“两个口号”的论争:“新的配置”与“重新排列”
第五章 胡秋原:超越“阶级性”与“工具论”的“文学自由”论
一、文学的阶级性:是单一的,还是复杂的?
二、文学的功能论:为人生,还是为艺术?
三、文艺的自由论(价值论):精神的不羁、创造的无碍与人格的独立
四、文学批评个案:对钱杏邮文学批评之批评
第六章 冯雪峰:“原则之论”与“具体批评”的矛盾与调和
一、“并非浪费的论争”:文学的阶级性与“创作自由”论
二、大众性、民族性与民族形式:形式与内容之辨
三、“原则之论”与“具体批评”:批评实践中的矛盾
四、鲁迅论:“中国特色”及其“精神谱系”
第七章 鲁迅:在“文学的自觉”中实践“真切的批评”
一、文艺与政治(革命):歧途中的“文学的自觉”
二、文艺的阶级性:“都带”,与“只有”及“超阶级”
三、文艺的大众化:“将文字交给一切人”
四、文学批评的建设:“真切的批评”
参考文献
附录:文学观念变迁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魏天无,1967年生于湖北荆门,祖籍河北饶阳。1988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美国孟菲斯大学(UM)交换学者(2012—2013)。出版专著(合著)《新诗现代性追求的矛盾与演进——九十年代诗论研究》《叙事的诗意》《真无观:与他者比邻而居》等四部,诗评集《同时代人:诗意的见证》一部,发表论文、评论、随笔、诗歌百余篇(首)。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学批评学、现代诗学。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平装)二战战史
¥12.7¥45.0 -
民众政府
¥9.5¥25.0 -
行省制度研究
¥11.2¥30.0 -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13.0¥28.0 -
(平)邓小平时代
¥58.2¥88.0 -
国共两党关系概论
¥5.5¥13.0 -
冲动的美国
¥44.2¥69.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36.0¥48.0 -
新政治科学
¥10.4¥26.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1.5¥35.0 -
解密档案中的张国焘
¥19.6¥58.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1.6¥58.0 -
中华民国外交史(1911-1921)
¥18.4¥58.0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72.9¥81.0 -
强权与民声-民初十年社会透视
¥8.0¥22.0 -
大国的博弈-改变世界的一百八十天
¥10.6¥32.0 -
中国的民主
¥5.9¥18.0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9.4¥49.0 -
共产党宣言
¥7.3¥19.8 -
公众舆论与北洋外交
¥18.6¥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