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情
- ISBN:97872130965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453页
- 出版时间:2020-05-01
- 条形码:9787213096556 ; 978-7-213-09655-6
内容简介
《新科技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运用了比较丰富的文献资料,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线索,对党和国家领导入关于科技工作的重要文献进行了深入研读;以党和国家关于科技工作的战略部署为依据,对重大科技战略决策的提出背景、形成过程、实施成效进行了分析。课题研究并不追求“大而全”,并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展开包罗万象、面面俱到的分析,而是力图找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大理论观点与新科技革命的“关联点”,试图从科技的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精准”“到位”的分析。 《新科技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应对新科技革命的模式及其演进关系,探讨了科技功能的新嬗变及科技发展的新取向,阐明了新科技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双向互动作用,从理论建构与实践生成的角度展现了“中国之治”的科技密码。
目录
导论
**章 时代浪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科技背景
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进程
二、新科技革命的基本特征
三、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六个同时”
第二章 开创之作:新科技革命与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对新科技革命形势的分析和判断
二、探索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的对策方案
三、邓小平科技思想给邓小平理论注入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内容
第三章 体系奠基:新科技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
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四、“三步走”发展战略
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观
第四章 承上启下:新科技革命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科技背景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科技因素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技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五章 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
一、点睛之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谋势之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五、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第六章 开新之篇:新科技革命与科学发展观
一、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的新契机
三、科学发展观科技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科技领域的体现
第七章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八章 理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技逻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技概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科技工作的重要文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思想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的科技逻辑
第九章 双向互动:科学技术的新功能与新取向
一、应对新科技革命的三种模式
二、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三、科技功能的新嬗变
四、科技发展的新理念、新取向
结语 新科技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 时代浪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科技背景
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进程
二、新科技革命的基本特征
三、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六个同时”
第二章 开创之作:新科技革命与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对新科技革命形势的分析和判断
二、探索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的对策方案
三、邓小平科技思想给邓小平理论注入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内容
第三章 体系奠基:新科技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
一、社会主义本质论
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四、“三步走”发展战略
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观
第四章 承上启下:新科技革命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科技背景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科技因素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技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五章 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
一、点睛之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谋势之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五、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第六章 开新之篇:新科技革命与科学发展观
一、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的新契机
三、科学发展观科技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科技领域的体现
第七章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八章 理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技逻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技概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科技工作的重要文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思想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的科技逻辑
第九章 双向互动:科学技术的新功能与新取向
一、应对新科技革命的三种模式
二、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三、科技功能的新嬗变
四、科技发展的新理念、新取向
结语 新科技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毛泽东选集(全四册)普及本
¥59.1¥81.0 -
民众政府
¥8.5¥25.0 -
走向海洋
¥16.2¥59.8 -
贸易与理性
¥24.2¥69.0 -
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
¥12.1¥35.0 -
(精)反对选举(八品-九品)
¥29.2¥49.0 -
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
¥25.8¥68.0 -
中国政治二千年
¥10.0¥20.0 -
毛泽东治国先治学(上下)
¥16.7¥49.0 -
走向海洋(八品)
¥16.1¥59.8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一卷
¥13.7¥49.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二卷
¥17.6¥49.0 -
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13.2¥49.0 -
龙与鹰-中美政治的文化比较
¥8.9¥28.0 -
决战华东-华东解放战争实录
¥17.1¥45.0 -
中国科举文化
¥22.7¥68.0 -
秘密访问-中美关系破冰亲历
¥9.5¥28.0 -
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年7月-2021年6月) 大字本
¥12.4¥46.0 -
毛泽东自述(增订本)
¥40.6¥58.0 -
为什么是中国(九品)
¥30.2¥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