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学科视野下的法治发展

包邮跨学科视野下的法治发展

1星价 ¥22.6 (7.5折)
2星价¥22.6 定价¥3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33877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05页
  • 出版时间:2019-12-01
  • 条形码:9787565338779 ; 978-7-5653-3877-9

内容简介

本书分四章, 内容包括: 建构公共利益的代表机制: 公益诉讼的政治学 ; 死刑的多重视角: 文化、性别与法治发展 ; 面对真实的世界: 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的发展等。

目录

前言 **章 建构公共利益的代表机制:公益诉讼的政治学 **节 公益法与公益诉讼 第二节 国家利益、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 一、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的意涵 二、权力精英与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现代社会的图景 三、自下而上:公益诉讼与公共领域的建构 第三节 社会正义与公益诉讼 第二章 死刑的多重视角:文化、性别与法治发展 **节 文学家关于死刑的省思 一、陀思妥耶夫斯基论死刑 二、加缪论死刑 第二节 大众传播与死刑的社会建构 一、死刑的残酷性和非人道 二、死刑适用的不公正性 三、关于死刑真相的公众教育 第三节 关于死刑的社会性别分析 一、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审视诉讼制度与司法裁判 二、死囚牢中的女性 三、毒品犯罪与女性死刑犯 第三章 面对真实的世界: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的发展 **节 重新认识法律职业:律师与社会公益 一、作为经济人的律师 二、作为公共物品的法律服务 三、公共物品的供给机制与律师职业的社会化运作方式 第二节 律师无偿公益服务的制度化 一、相关国际准则 二、律师无偿公益服务的模式 三、律师无偿公益服务:大型律师事务所的**项目 四、律师无偿公益服务的主要形式:多领域的协作 第三节 法学教育的拓展:诊所法律教育与街头法 一、诊所法律教育的产生:医学教育模式、为贫困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二、诊所法律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 三、关于法律的公共教育:街头法模式 第四章 事实、真相与司法公正:历史社会学视野下的证据制度 **节 边界下的真实 第二节 回到常识 一、为什么我们必须关注存在于事实认定中的常识 二、常识与公正审判 三、常识与社会科学 附录一 事实真实、法律真实与历史真实:事实、法律和历史 一、事实与法律 二、历史与法律 附录二 事实认定:常识、司法认知与社会科学证据 导言 一、是什么导致了晚近对于在司法判决中构筑事实认定的常识库的审查? 二、关于在事实认定中的背景知识所起到的作用,我们都知道些什么? 三、准确、公正、无偏袒和平等的事实认定是否要求一个“共同的”常识库? 四、在将正当的知识从不正当的知识中分离时应适用什么标准? 结论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徐卉,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诉讼法研究室副主任,欧盟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高人民法院执行咨询特邀专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美国法学会跨国民事规则与原则国际顾问。主要研究领域:民事诉讼法学、司法制度等。多次主持中央政法委委托研究课题、中国法学会重大课题以及“转型社会中的法律援助与法律改革”“公益诉讼实证研究”等大型国际合作项目。出版专著、译著1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以中英文发表论文80余篇,并曾获全国第5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著作类一等奖(2003年)。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