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622216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736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516222164 ; 978-7-5162-2216-4
本书特色
1.作者的身份:谈到与故宫的缘分,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大众读者界,明清史专家阎崇年都是绕不开的一个人。从年少求学、扎根学术研究,到海内外讲学,先生以60余载学术功力,秉持敬畏严谨之情,立足正史视角,对故宫疑案进行了深度解析。
2. 内容的独特之处:修订补充12篇,增补新写16篇。精选28 桩故宫重要疑案,以时间为纬、以人事为经,强力透视后金-清296年间的风云变幻。
3. 叙述的独到之处:钩沉史料,直击历史细节;拂去疑云,还原历史现场。学术功力,人文叙述。
4. 观点见解的新鲜:抽丝剥茧读史有所获,稽古启新观史有所悟。详细解读历史疑案掌故的同时,阐述“四合”哲学的慧鉴意义。
内容简介
清代故宫里发生了许多历史疑案。国政大事、皇帝家事,外人难得其详。官私记载、民间传闻,或为尊者讳,或道听途说,更为疑案增添了几分扑朔迷离、歧异纷纭。那么发生在清代故宫的疑案和秘事,其真相到底为何?有名清史专家阎崇年先生以六十余载学术功力,用充满敬意的笔触,以清代重要的人物和事件为线索,融合近期新考古科研成果——拨开疑云迷雾,廓清历史本相。
阎崇年先生立足于正史视角,钩沉史料、纵观横览,讲述了清朝统治者姓氏爱新觉罗的由来、努尔哈赤为何杀子、皇太极的汗位争夺战、康熙帝立废太子、乾隆帝的生母是谁、嘉庆帝故宫行刺案、光绪皇帝是否死于非命、清宫过年习俗等疑案逸闻。翔实考证、条分缕析,探寻了历史的蛛丝马迹,发掘了事实真相。学术性与普及性兼顾,正说与细说兼通。230余幅定制精美图片,带领读者直击历史现场。
一本书,满足你对故宫疑案的好奇!
目录
节选
第十六讲
雍正是否夺位 清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康熙十七年(1678 年)十月三十日生,属马,四十五岁登极,在位十三年,雍正十三年(1735 年)八月二十三日死,庙号世宗,谥号宪皇帝,葬泰陵(今河北省易县清西陵)。享年五十八岁。
雍正帝统治时期属清朝“康乾之治”时代,上承康熙,下启乾隆,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他盛年登极,年富力强,学识广博,阅历丰富,刚毅果决,颇有作为。年号雍正,就是雍亲王得位之正的意思。但是,恰恰就是雍正帝的继位问题,反而是清宫的一件疑案,从当时到现在,将近三百年间,一直有不同的说法,主要有“夺嫡说”“篡位说”“继位说”“夺位说”等。清史学者们各持己见,也各有根据。
雍正帝继位,无论是夺位还是篡位,无论是正取还是逆取,他毕竟坐上了皇帝的宝座。那么,康熙帝众多皇子,都想继承皇位,为什么唯独胤禛心想事成?在长达四十五年的皇子生涯中,胤禛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攀援,*后登上皇帝宝座的?我先从介绍雍正帝这个人开始。 一、皇子胤禛
前面我叙述过,康熙帝是一位长寿多子的皇帝。他一共有五十五个子女,其中三十五个儿子、二十个女儿。在三十五个儿子中,成年且受册封者二十人;在二十个女儿中,长大成人并下嫁者八人。按后来的排序,雍正皇帝胤禛是康熙帝的第四子。
胤禛的母亲乌雅氏,是满洲正黄旗、护军参领威武的女儿。乌雅氏生育了三个儿子,就是皇四子胤禛、皇六子胤祚(六岁殇)和皇十四子胤禵(原名胤祯);另外还生育了三个女儿。胤禛从小受孝懿仁皇后(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的侄女)养育,年幼的胤禛因她而尊贵。
胤禛过了整整四十五年的皇子生活。胤禛的皇子生活有几个特点:
**,好学上进。胤禛像他的兄弟一样,受到全面而系统、严格而良好的教育。他的长兄胤禔,比他年长六岁;二兄胤礽比他年长四岁(两岁便被立为皇太子);三兄胤祉比他年长一岁。胤禛从七岁开始,同他的三位兄长到上书房读书。他有时在宫里的上书房读书,有时在畅春园的无逸斋读书。他的师傅主要有大学士张英、徐元梦和侍讲顾八代等人。他们都是当朝一流的学者。胤禛学的功课,一种是儒家经典,主要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一种是满洲的“国语骑射”,就是满洲语文与骑马射箭,还有书法绘画等。胤禛的书法造诣很高,用笔苍劲,行笔流畅。他流传至今的墨翰就是有力证据。
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胤禛经常随从皇父,或参加祭祀,或军事出征,或塞外行围,或巡视地方,或代理政务,或关心旗务。康熙二十五年(1686 年),九岁的胤禛同大阿哥胤禔、二阿哥皇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随皇父巡行塞外。康熙二十七年(1688 年),十一岁的胤禛同大阿哥、三阿哥随皇父到遵化昌瑞山孝陵,为顺治帝祭陵;又到孝陵旁,为孝庄太皇太后梓宫“暂安奉殿”祭祀。康熙二十九年(1690 年),舅舅佟国纲在反击噶尔丹南犯的乌兰布通之役中阵亡,灵柩到京,受父之命,胤禛同大阿哥迎接灵柩。同年,再随皇父同三位阿哥到遵化孝庄太皇太后“暂安奉殿”祭祀。康熙三十二年(1693 年),十六岁的胤禛同皇太子等侍从皇父巡视畿甸水利。经南苑、永清、霸州、雄县,从雄县十里堡乘船到苑家口,途中登河堤、阅堤工,见旧堤多处坍塌。康熙帝说:如浑河泛溢,大城、文安等必受水灾;命估算所需费用,增固河堤,以防水患。同年十月,曲阜孔庙重修落成,胤禛受皇父之命,同三阿哥胤祉前往祭祀。
第二,结婚封王。胤禛的皇子生活中有两件大事:结婚与受封。康熙三十年(1691 年),十四岁的胤禛奉父命同内大臣费扬古(隶满洲正黄旗)的女儿乌拉那拉氏成婚。康熙帝册封那拉氏为胤禛的嫡福晋。父以女贵,费扬古后官至步军统领,死后追封为一等承恩公。
康熙三十七年(1698 年),二十一岁的胤禛受封为贝勒,大阿哥胤禔(二十七岁)、三阿哥胤祉(二十二岁)被封为郡王,他的五弟胤祺(二十岁)、七弟胤祐(十九岁)、八弟胤禩(十八岁)也被封为贝勒。按清朝的规定,皇子封爵,爵位的高低依次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次年,康熙帝为诸皇子建府邸。“禛贝勒府”(又称四贝勒府)建成后,胤禛从皇宫阿哥住所迁往府邸居住。康熙四十八年(1709 年),三十二岁的胤禛被封为雍亲王,这里就成为雍亲王府。胤禛继承皇位后,原雍亲王府赐给皇十三弟胤(允)祥。后来乾隆帝将其改为雍和宫,就是今北京雍和宫。
第三,诚孝皇父。康熙四十七年(1708 年),皇太子胤礽被废。这是一件震动朝野的政治大事件,也是一件震惊庙社的宗室大事。胤禛时年三十一岁,此后十四年,历史对他进行了烈火般的考验,也为他登上皇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胤禛知道,博得皇父的信赖和喜欢,是自己一生事业中*为重要的事情。他抱定一项宗旨,就是诚孝皇父。胤禛熟读“四书”“五经”,深谙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讲“诚”字。所谓:“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中庸》也谓:“唯天下至诚,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胤禛对“诚”字可谓心领神会,以诚事皇父。至于孝,《大学》谓:“孝者,所以事君也。”又谓:“为人子,止于孝。”《中庸》谓:“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胤禛对“孝”字也可谓心领神会,以孝事君父。如在诸皇子争夺皇位激烈之时,他极力表现出对皇父的“诚”与“孝”,既不明于竞争,且劝慰皇父保重。康熙帝**次废皇太子后,大病一场。胤禛入内,奏请选择太医及皇子中稍知药性者胤祉、胤祺、胤禩和自己检视方药,服侍皇父吃药治疗。康熙帝服药后,病体逐渐痊愈。胤禛自己也说:“四十余年以来,朕养志承欢,至诚至敬,屡蒙皇考恩谕。诸昆弟中,独谓朕诚孝。”康熙帝*早对皇太子胤礽产生不满,就是因为在生病时,年少的胤礽不懂得对皇父示孝。胤禛则学习康熙帝对孝庄太皇太后之孝,对皇父始终是“诚”与“孝”,*终得到了回应。
胤禛的努力得到了皇父的肯定。康熙帝说:“惟四阿哥,朕亲抚育。幼年时微觉喜怒不定,至其能体朕意,爱朕之心,殷勤恳切,可谓诚孝!”(《清圣祖实录》卷二三五)
第四,友爱兄弟。胤禛知道,处理好兄弟之间的关系,是自己一生事业中仅次于诚孝皇父的重要事情。他抱定一项原则,就是友爱兄弟。他曾在随驾出京途中作《早起寄都中诸弟》诗说:“一雁孤鸣惊旅梦,千峰攒立动诗思。凤城诸弟应相忆,好对黄花泛酒卮。”表明他愿做群雁而不做孤雁的心意。胤禛的三十四个兄弟中,其时*主要的是年满二十以上的十一位兄弟。《大学》谓:“弟者,所以事长也。”《中庸》也谓:“亲亲为大。”就是将昆弟关系列为天下五条达道之一。胤禛在处理兄弟之间关系时,主要原则是“不结党”“不结怨”。在康熙帝**次、第二次废太子之后,有一定势力的皇子们结成了不同的朋党。诸兄弟之间,结党必结怨。胤禛没有参加皇太子党,也没有参加皇长子党,更没有参加皇八子党。他超然于兄弟们的朋党之外。或者说,他在兄弟角逐皇储时,采取一种不附不和、不排不斥的中庸态度。这种态度,使他躲避开了自皇父与兄弟两方面而来的矢镞,而安然无恙。*后在众兄弟或被废黜、或被囚禁、或被疏离、或被厌倦的情况下,胤禛登上宝座,成为清朝第五任皇帝。
除了不结党、不结怨之外,胤禛还友爱兄弟。如皇太子**次被废,胤禛非但没有落井下石,而是给以关照。胤礽初被幽禁在上驷院旁所设的毡帷里,皇长子胤禔和皇四子胤禛受父命负责看守。胤礽说皇父所斥“弑逆”一事,实为乌有,请代奏明。胤禔不答应;胤禛说:“你不奏,我就奏。”胤禔只好代奏。康熙帝听了后说奏得对,命将胤礽身上的锁链去掉。后来,康熙帝曾说:“前拘禁胤礽时,并无一人为之陈奏,惟四阿哥性量过人,深知大义,屡在朕前为胤礽保奏。”胤禛的几位弟弟胤禟、胤祹、胤禵等被被封为贝子时,他启奏说,愿意降低自己的爵位,以提高弟弟们的世爵。胤禛这样乖巧的做法,既博得了皇父的欢心,也讨得了诸弟的好感。
第五,勤慎敬业。胤禛尽量避开皇储争夺的矛盾,极力表现自己不仅诚孝皇父、友爱兄弟,而且勤勉敬业、勤奋向学。他结婚之后,多次受皇父之命,参与重大政治与祭祀活动。胤禛的足迹所至,遍及东西南北中——东向,至少五次到东陵祭祀,还到关外祭祀三陵——永陵、福陵和昭陵;西向,随皇父西巡五台山;南向,随皇父两次南巡;北向,康熙三十一年(1692 年)随皇父巡视塞外,以后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 年),先后十余次到塞外;京畿,五次随皇父巡视京畿,治理永定河,查看水利,并写诗纪事:
帝念切生民,銮舆冒暑行。
绕堤翻麦浪,隔柳度莺声。
万姓资疏浚,群工受准程。
圣心期永定,河伯助功成。
此外,他还查勘仓储粮谷。特别是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 年),他跟随皇父远征噶尔丹,领正红旗大营,军旅生活使他受到了锻炼。在文的方面,他也受到了磨炼。康熙六十年(1721 年)三月,胤禛受命同三阿哥胤祉率大学士王顼龄等磨勘(复核)会试中式的原卷。总之,结婚后三十年的实际磨炼,使他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深刻的认识与深切的体验,为其后来登上皇位做了准备。
第六,戒急用忍。胤禛的性格,有两个缺点:一是喜怒不定,二是遇事急躁。胤禛曾是个喜怒不定的皇子。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胤禛央求皇父说:今臣年逾三十,请将谕旨内“喜怒不定”四字,恩免记载。康熙帝同意,“十余年来实未见四阿哥有‘喜怒不定’之处”,因谕,“此语不必记载”!胤禛还是个性格急躁的皇子。他曾对大臣说:“皇考每训朕,诸事当戒急用忍。屡降谕旨,朕敬书于居室之所,观瞻自警。”(《清世宗实录》卷一九)可见他皇父不止一次地训诫他要“戒急用忍”。胤禛继位后,命做“戒急用忍”牌,为座右铭,用以警示。
作者简介
阎崇年: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喜马拉雅音频主讲人。北京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获“中国版权事业终生成就者”称号。
研究清史、满学和北京史。专著有《森林帝国》、《努尔哈赤传》、《清朝开国史》(上下卷)和《古都北京》(中、英、法、德文版)等。主要著作结为二十五卷本《阎崇年集》。其“故宫系列”有八册,即《大故宫》(三册)、《御窑千年》、《故宫六百年》(上下册)、《大故宫六百年风云史》和《故宫疑案》等。在国内外引发强烈深远的社会反响。
-
中国近代史
¥12.7¥39.8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4.7¥49.0 -
中国通史
¥18.5¥45.0 -
一张纸铺开的人类文明史
¥13.5¥39.8 -
中国问题-1894-1905年的大国角逐与英国的孤立政策
¥29.0¥58.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2.5¥39.0 -
人类酷刑简史
¥23.6¥59.0 -
明朝那些事儿:第陆部日暮西山
¥8.9¥29.8 -
安史之乱
¥27.9¥68.0 -
日本历史
¥15.8¥48.0 -
中国通史:精校版
¥10.6¥28.0 -
万历十五年
¥20.6¥25.0 -
历史十讲-走进王朝深处
¥12.2¥36.0 -
毕竟战功谁第一
¥18.4¥46.0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8.2¥52.0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九说中国
¥8.0¥25.0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10.1¥29.8 -
五口通商变局
¥10.5¥30.0 -
汉朝其实很有趣
¥9.5¥38.0 -
熬通宵也要读完的大晋史
¥16.3¥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