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名山风景研究/武当山的山水 植物 建筑

包邮中国名山风景研究/武当山的山水 植物 建筑

¥77.4 (7.9折) ?
1星价 ¥77.4
2星价¥77.4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224508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5页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112245086 ; 978-7-112-24508-6

内容简介

本书以武当山道教宫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整理挖掘、实地调查采集数据,对武当山宫观院落空间形态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为武当山及其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及规划设计提供依据,并为当代景观设计提供丰富的空间原型与组织技巧。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中国名山风景的研究价值与进展 1.1 中国名山风景的价值 1.1.1 每一座名山都是自然的产物 1.1.2 每一座名山都是历史的积淀 1.1.3 每一座名山都是文化的载体 1.2 中国名山风景的研究进展 1.2.1 古代中国名山风景的研究 1.2.2 近现代中国名山风景的研究 1.2.3 佛、道名山风景的研究 1.3 为什么研究中国名山风景 1.3.1 为什么从地域角度研究名山风景? 1.3.2 为什么研究道教名山? 1.3.3 为什么研究武当山? 1.3.4 武当山风景体系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2章 地理与条件——武当山风景营建的自然地理 2.1 地理区位 2.1.1 国土尺度上的地理区位 2.1.2 区域尺度上的地理区位 2.1.3 研究范围 2.2 自然条件 2.2.1 地质地貌 2.2.2 水文 2.2.3 气候 2.2.4 土壤 2.2.5 植被 第3章 人文与历史——武当山景观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3.1 中国名山发展概述 3.2 中国道教与道教名山 3.2.1 道教起源与发展 3.2.2 道教的宗教信仰 3.2.3 道教的神仙体系 3.2.4 道教的理想仙境 3.2.5 道教的管理制度 3.2.6 道教的环境特征 3.3 武当道教的渊源和发展历程 3.3.1 武当山文化积淀与历史变迁 3.3.2 武当道教的思想渊源 3.3.3 武当道教的发展历程 3.4 武当山景观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3.4.1 武当山的初建——阶段Ⅰ:唐代以前(959年以前) 3.4.2 武当山的发展——阶段Ⅱ:宋元时期(960~1367年) 3.4.3 武当山的鼎盛——阶段Ⅲ:明朝大兴(1368~1644年) 3.4.4 武当山的衰败——阶段Ⅳ:清至民国(1645~1948年) 3.4.5 武当山的新发展——阶段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至今) 3.5 武当山风景发展的影响因素 3.5.1 自然地理 3.5.2 政治因素 3.5.3 宗教意识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