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应用研究

包邮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应用研究

¥122.6 (7.3折) ?
1星价 ¥122.6
2星价¥122.6 定价¥1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538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23
  • 出版时间:2019-11-01
  • 条形码:9787520353854 ; 978-7-5203-5385-4

内容简介

本文集是中国社科院马研学部主任、社科大特聘首席教授程恩富学部委员公开发表文章的选编。内容包括: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三、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研究;四、西方理论与靠前问题研究。本书把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理论宣传和应用探讨有机结合,学术含量丰富、理论创新度大、应用建言务实,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适合关心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靠前外大事的众多读者研读。

目录

**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节 多层面丰富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马列主义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与指南
第三节 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辩证统一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
第五节 巩固马克思主义立党立国的指导地位
第六节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
第七节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历史人物评价问题新探
第八节 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
第九节 拜物教批判理论与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
第十节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贡献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节 要高度重视邓小平关于两个“三个有利于”重要思想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及其经济制度
第三节 围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解放思想
第四节 科学发展观关于经济发展的基本思想
第五节 谈实现科学发展的几个现实问题
第六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学习十七大报告的体会
第七节 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理论探讨
第八节 不断加深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第九节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节 论新时代的伟大斗争
第二节 “四个全面”:治国理政的重要遵循
第三节 在落实“四个全面”中完善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
第四节 “四个全面”是治国理政的战略思想
第五节 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激发发展进步之活力
第六节 习近平反腐防变论述的理论基础与宗旨
第七节 论习近平关于和平发展的外交思想与实践

第四章 经济改革研究
**节 深化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创新理论为指导
第二节 改革的五大思维和工作方法
第三节 论中国模式改革的若干基本问题——兼议若干疑惑
第四节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第五节 深化经济改革的首要任务绝不是国有企业私有化
第六节 在科学发展和改革中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江泽民文选》研读有感
第七节 经济改革与和谐社会的经济体制基础——在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的讲演
第八节 国企与民企要同舟共进
第九节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与共产党执政
第十节 要切实发展统分结合的集体层经营

第五章 经济发展研究
**节 稳妥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七个重要关系
第二节 论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中国正处于世界经济体系的“准中心”地位——确立“中心-准中心-半外围-外围”新理论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垄断与反垄断新析
第五节 京津冀协同发展:演进、现状与对策
第六节 中原经济区共享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化解路径
第七节 不同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与分散型村庄的未来
第八节 我国富人移民潮的经济影响及应对措施

第六章 经济开放研究
**节 经济和贸易关系上的相互依存可以缓冲中美冲突
第二节 有效应对美国提高对中国商品进口关税的措施
第三节 不断提高我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综合竞争力
第四节 “五个提升”促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五节 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开放策论”
第六节 警惕外贸招降战
第七节 从技术标准看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第八节 民族产业被外资并购整合并非宿命

第七章 民生研究
**节 新一轮改革仍需突出民生导向
第二节 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与促进共同富裕
第三节 论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提升的可能性、迫切性与途径
第四节 论政府在功能收入分配和规模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第五节 关于我国低消费率与消费不足的几个问题
第六节 迪顿对消费的理解与我国当前的消费——兼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七节 新“房改”的未来方向
第八节 公众“幸福感”的政府责任
第九节 关于我国企业职工权益保护状况的调研报告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应用研究》:  列宁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夺取十月革命的胜利,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夺取中国革命的胜利,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上方法上的成功体现,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  政党是干什么的?政党是近代以来,即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以来阶级发展的产物和工具。为夺取政权和领导政权而进行的政治活动,是一切政党*基本的任务。谁不了解这一点,不牢牢地把握这一点,谁就不懂得政党是干什么的,也就不懂得党的建设的宗旨、任务和方法到底该怎么确定和实施,也就谈不上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夺权能力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要发展和贡献,首先体现在组织建设方面,确立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这是列宁与深受第二国际“合法”斗争影响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孟什维克派激烈斗争的产物。其实马克思很早就看出,“革命活动只有在集中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全部力量……实行*严格的中央集权制是真正革命党的任务”①。列宁继承了马克思的这一基本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和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从而在资产阶级镇压革命的复杂形势下,把“非法”斗争与“合法”斗争灵活地结合起来,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发展和胜利。而第二国际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孟什维克派,实行的仍然是来自资产阶级政党的自由主义的党的建设的理念和制度,在资本主义国家所谓三权分立政体的“合法”的议会政党斗争中,反而被所谓的“合法”和议会民主制改造得面目全非,丧失了工人阶级政党的品格,堕落成欺骗工人的机会主义政党。列宁不仅以民主集中制组建和发展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还把这个原则推广到十月革命后俄国共产党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的领导和建设上,旗帜鲜明地强调,必须坚持俄共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国家政权的一切政治经济工作都由工人阶级觉悟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②,其他政党必须接受和拥护俄共的领导地位,绝不允许搞什么资产阶级的议会多党制。针对国内外资产阶级和第二国际攻击俄共“独裁”、“一党专政”,列宁针锋相对地回答,如果你们认为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就是“一党专政”,那么“我们就说:是的,是一党专政!我们就是坚持一党专政,而且我们决不能离开这个基地”①。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之一。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第二个重要贡献是,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更名为俄国共产党。列宁的这个举动是20世纪前期那个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政党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后来各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件事的影响和意义,正如当年列宁阐明的:其一,“‘社会民主党’这个名称在科学上是不正确的……工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之后,就了解到民主制(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旧概念在我国革命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过时了。我们建立了西欧任何地方都不曾有过的民主类型”,“实际情况准确说明苏维埃政权是新型的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形式,说明我们为民主制提出了不同的任务”。②其二,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所要达到的目的,即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因此,共产党这个名称在科学上是唯一正确的”③。其三,**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各先进国家旧的正式的社会党,都没有摆脱使欧洲正式社会主义在这次战争中彻底破产的社会沙文主义和社会爱国主义的乌烟瘴气,因此直到现在,几乎所有正式的社会党都是工人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真正的障碍,真正的绊脚石”。  ……

作者简介

  程恩富,1950年生于上海,祖籍安徽合肥。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委;《国际思想评论》(英文)、《世界政治经济学评论》(英文)和《海派经济学》等期刊主编;担任全球学术团体——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长;兼任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莫斯科金融政法大学荣誉教授,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日本经济理论学会国际顾问,俄罗斯《政治经济学问题》杂志编委。  在约十个国家出版三十多部著作和发表六百多篇文章,被中外论著数干次引用,世界十多个国家的媒体数百次专题采访报道,在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和经济学界颇有学术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国光、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卫兴华、复旦大学资深教授张薰华等老一辈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为《程恩富学术思想研究》一书题词,均认为“程恩富在国内外学界发挥了领军作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