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纪中国舞台美术理论研究(全2册)

包邮新世纪中国舞台美术理论研究(全2册)

1星价 ¥489.6 (7.2折)
2星价¥489.6 定价¥680.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396704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2册(456;740
  • 出版时间:2020-06-01
  • 条形码:9787503967047 ; 978-7-5039-6704-7

内容简介

  中国舞台美术领域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创新思维在艺术实践层面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伴随着日益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在理论研究方面的视野愈加宽阔,出现了一些令人欣喜的学术成果。  科学的理论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理论。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力,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在此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们遇到了几乎相同的困境。一是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机构和个人比较稀少,他们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大部分文艺院团只重视创作实践,忽视理论研究,能够坚持出版院刊的演出机构寥寥无几。二是缺乏健康有序的文艺批评机制。囿于创作资金来源渠道还比较单一等因素,造成批评发声者的内在顾虑。所以,出现创作实践比理论研究走得更快更远,同时也对创作理念产生倒逼的现象。比较遗憾的是,当前在戏剧舞台的整体链条上仍然存在理论研究和文艺批评环节有所缺失,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出现断层的现象。理论研究上所面临的这种困境,除了外部因素,还有来自设计师本身的原因。在学术研究中,艺术理论、设计师和剧目创作之间相互分离;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就事论事,只关注剧目设计.缺乏美学理论层面的研究。  所以在编著这本《新世纪中国舞台美术理论研究》时,非常注重戏剧学框架下的全局性思考,强调研究戏剧创作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在选取论文时关注以下几点:一是着眼历史研究和个案研究,对既有文献、经验进行回顾、分析和总结,甚至使现已形成的理论得到修正。在对设计师和设计作品的个案研究中,从具体作品人手,强调整体理论观照,深入研究设计师的个体追求及其心路历程,对创意探索过程加以总结,寻求其中的基本规律。二是对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包括舞台美术的专业分支研究。对舞台上的客体因素进行完整考察,深入分析演出环境与观演关系的相互作用。积极探索传统戏剧美学的当代价值,从舞美设计的形式与内容上对传统美学加以观照,在继承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发展。三是前瞻性研究,提出新的对象、术语、指标、数据和概念,并探讨、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中一些有趣的新点子具有挑战意义,或许已经超出现实应用,但它们不仅与我们所处的时代产生共鸣,引发思辨,而且可能会对未来产生广泛的指导意义,影响重大。

目录

上册:
舞美理论研究
“大舞美”观念:艺术与技术的关系重构
百年历程 百年风流
——论中国话剧舞台美术百年
戏剧 空间 结构
——舞台设计的美学论纲
舞台灯光“四化”探索
戏曲舞台美术六记
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
——当代舞台美术的表演
中国戏曲舞美的创作与欣赏
——戏曲舞美审美特征初探
“创造自由的照明空间”的理念与探索
——金长烈教授戏剧舞台灯光理论研究
对国内大型演出中舞美技术主义倾向的反思
创造戏剧世界光色之美
秀场中的戏剧性
——人物造型戏剧价值新探

中国传统舞美研究
中国古代服饰记忆信码在戏剧性人物塑造中的当代表达
中国戏曲传统演剧空间与舞台美术
宋代城市商业剧场——勾栏
从“灯烛炬火”到“五色电光”
——摭论中国近代戏曲灯光之演进
先秦的笄
从《司马槱梦苏小小图》看金元之际的表演样式
明代雅集图中的品官常服色彩

下册:
舞美创作研究
话剧((四世同堂》舞美创作随笔
中国昆曲全本《长生殿》的舞台设计
戏剧舞台美术创作的思考、思辨与感悟
回望十年
——我的六部舞台设计
舞台设计二度与三度创作中的平行空间
艺术与科技语言的融汇
——试论数控偶形对当代戏剧的发展意义
舞台灯光与戏曲程式化
戏曲舞台布景中的视幻特质
用现代审美照亮戏曲舞台的灯光诗人
融入生活的舞台艺术观念和形态
——数字媒体和文旅产业语境下的舞台美学思考
熟悉的陌生感
——舞台创作的当代意识
灯光与动作的关系
昆曲《赵氏孤儿》的至简主义
灯光设计师的创造性
无剧本戏剧中的舞美创作特点
莫奈绘画艺术对于舞台灯光创作的启迪
红色的交响
——现代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服饰设计概述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审美选择
——第七届中国京剧节剧目舞台设计述评
传统与当代
——中国舞美设计家的一种探索
舞台设计中的导演性思维
舞台“形而上学”的形成与构建
从摄影术到舞台美术
——乌镇九人展后记
意象-水墨服装表现剧作精神
园林与梦境:当代戏曲舞台的趣味与想象
——以刘杏林的《牡丹亭》为例
以回归的姿态前行
——昆曲《临川四梦》创作手笔
多媒体影像与戏剧发展关系之辨析
艺术与科技
——从舞台视觉中的科技身份转变谈起
……

隆里新媒体艺术节专题研究

后记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李威,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科研与研究生工作处处长。中国戏曲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学科带头人,国家级和北京市级特色专业、校外实践基地负责人。主编出版《戏曲舞美教育研究》《国际舞美教育交流论文集》《国际服装化装教育论坛论文集》等学术著作。出版学术专著《自由的戏曲舞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