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四光随笔:看看我们的地球

李四光随笔:看看我们的地球

1星价 ¥13.7 (4.9折)
2星价¥13.7 定价¥2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555608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98
  • 出版时间:2020-05-01
  • 条形码:9787545556087 ; 978-7-5455-5608-7

本书特色

《一起快乐读书吧》精心遴选古今中外名家名篇,涵盖不同体裁、不同主题的经典文学作品。结合实际教学重点,设置多个版块,扫清生难字词与阅读理解方面的障碍,代领孩子感受经典的语言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本套书与语文课堂教学同步,遵循阅读规律,兼顾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性,根据小学生的阅读特点精心打造,语言晓畅,在导读与练习中促进学生思考,引导他们读有所思,读有所悟,实现阅读的真正价值。  《李四光随笔:看看我们的地球/一起快乐读书吧》它是地质学家李四光的一部随笔集,作者运用文学随笔的形式介绍了基本的地质知识,涉及地球年龄、地震原理等诸多方面的常识。

内容简介

  “一起快乐读书吧”系列是一套由教育部统一推荐给中国小学生的优质儿童文学读物。本系列涵盖国内外名家之作,内容言浅意深,图画生动,有极强的感染力。  《李四光随笔:看看我们的地球/一起快乐读书吧》采用文学随笔的形式来综合反映李四光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雅的文化艺术素养。书本将他不同时期显示其才华横溢、文情并茂,以及有学术性、趣味性、可读性的论著、随笔小品、谈艺录精选成集以飨广大少年儿童读者。

目录

看看我们的地球
从地球看宇宙
地球年龄“官司”
天文学地球年龄的说法
天文理论说地球年龄
地质事实说地球年龄
地球热的历史说地球年龄
地球之形状
浅说地震
燃料的问题
现代繁华与炭
大地构造与石油沉积
地史的纪元
地层工作的要点
中国地势浅说
侏罗纪与中国地势
沧桑变化的解释
古生物及古人类
人类起源于中亚吗
读书与读自然书
如何培养儿童对科学的兴趣
风水之另一解释
读后小测试
读后小习作
展开全部

节选

  《李四光随笔:看看我们的地球/一起快乐读书吧》:  看看我们的地球  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九大行星之一,它是一个离太阳不太远也不太近的第三颗行星。它的周围有一圈大气,这圈大气组成它的*外一层,就是气圈。在这层下面,就是有些地方是由岩石构成的大陆,大致占地球总面积的3/10,也就是石圈的表面。其余的7/10都是海洋,称为水圈。水圈的底下也都是石圈。不过,在大海底下的这一部分石圈的岩石,它的性质和大陆上露出的岩石的性质一般是不同的。大海底下的岩石重一些、黑一些;大陆上的岩石轻一些,颜色一般也淡一些。  石圈不是由不同性质的岩石规规矩矩造成的圈子,而是在地球出生和它存在的几十亿年的过程中,发生了多次的翻动,原来埋在深处的岩石,翻到地面上来了。这样我们才能直接看到曾经埋在地下深处的岩石,也才能使我们想象到石圈深处的岩石是什么样子的。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是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了,可是到现在为止,我们的观测所能钻进石圈的深度,顶多也还不过十几千米,而地球的直径却有1.2万多千米呢!就是说,假定地球像一个大皮球那么大,那么,我们的眼睛所能直接和间接看到的一层就只有一张纸那么厚。再深些的地方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去勘察呢?有。这就要靠由地震的各种震波给我们传送来的消息。不过,通过地震波获得有关地下情况的信息,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地下的物质的大概样子,不能像我们在地表所看见的岩石那么清楚。  地球深处构物质,与我们现在的生活关系较少,和我们关系*密切的,还是石圈的*上一层。我们的老祖宗曾经用石头来制造石斧、石刀、石钻、石箭等从事劳动、捕猎的工具。今天我们不再需要石器了,可是,我们现在种地或在工厂里、矿山里劳动所需的工具和日常需要的东西,仍然还要从石圈获取原料。随着人类的进步,向石圈索取这些原料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了,并且向石圈探察和开采这些原料的工具和技术,也越来越进步了。  *近几十年来,我们从石圈中相继发现了各种具有新的用途的原料。比如能够分裂并大量发热的放射性矿物,如铀(U)、钍(Th)等类,我们已经能够加以利用,如用来开动机器、促进庄稼生长、治疗难治的疾病等。将来,人们还要利用原子能来推动各种机器和一切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要它们驯服地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这样说来,石圈*上层能够给人类利用的各种好东西是不是永远取之不尽呢?不是的。石圈上能够供给人类利用的各种矿物原料,正在一天天地少下去,而且总有一天要用完的。  那么怎么办呢?一个办法,是向石圈下部更深的地方要原料,这就要靠现代地球物理探矿、地球化学探矿和各种新技术部门的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另一个办法,就是继续找寻和利用新的物质和动力的来源。热就是便于利用的动力根源。比如近代科学家们已经接触到的好些方面,包括太阳能、地球内部的巨大热库和热核反应热量的利用,甚至有可能在星际航行成功以后,在月亮和其他星球上开发可能利用的物质和能源,等等。  关于太阳能和热核反应热量的利用,科学家们已经进行了较多的工作,也获得了初步的成就。对其他天体的探索研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并在*近几年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有关利用地球内部热量的研究,虽然也早为科学家们所注意,并且也已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步人大规模利用地热的阶段。  人们早已知道,越往地球深处,温度越加升高,大约每下降33米,温度就升高1℃(应该指出,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是靠太阳送来的热)。就是说,地下的大量热量,正闲得发闷,焦急地盼望着人类及早利用它,让它也沾到一分为人类服务的光荣。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很明显,要靠现代数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以及其他科学技术部门的共同努力。而在这一系列的努力中,一项重要而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了解清楚地球内部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存在的状况。  ……

作者简介

  李四光(1889—1971),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