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457563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496页
- 出版时间:2020-05-01
- 条形码:9787519457563 ; 978-7-5194-5756-3
内容简介
春秋礼崩乐坏之际,孔子仁学提出破解之道,成思想巨擎、世之木铎。这种基于改革的思想对当下转轨中的中国极具价值。 仁学首先提出以好学改造美德,纯粹美德无法自立于变动社会之中,美德与恶行混淆不清,唯有与好学、好礼相结合,才能行于当世;然后提出从民免无耻的治理转向民服、民信、民敬、民善的政治改革,使民有耻且格;继而将完备奢华的贵族礼乐革新为使民众能够兴于仁的以简、敬为原则的庶民必需品。 正是基于上述支点,仁学提出具有普世性的新民实现路径:“义之于比”,实现从小人到君子,即中人人格的转变,这正是基于启蒙思想的现代社会的伦理基础。
目录
绪论 《论语》要义:变动社会的生存逻辑
**篇 仁义的逻辑:仁学的整体解释
**章 仁学的智慧:大变动社会的生存之道
一、问题提出:鸿沟之上的连接
二、拒绝平庸:拿什么对抗大变动社会
三、仁学真谛:窄路中的生存与美德
四、分歧缘起:变动社会中德性的危机
五、权变之义:德的权变与义的分歧
六、仁学之魂:美德的权变与义的统率
七、分歧之因:大变动社会与大一统社会
八、回归仁学:现代社会对传统的改造
第二章 仁的内涵:变动社会生存智慧的体系化阐述
一、仁学要素:三十字箴言
二、义的要素:行动的策略
三、义的实现平台:以友辅仁
四、义之于仁:大变动社会中的权变
五、仁义的意义:安身立命
第三章 由仁至义:由仁到义的权变与由义到仁的实现
一、从仁到义的实现:义出现的必然性及其基础地位
二、从义到仁的实现:权宜与变通下的仁学再造
三、从友到兄弟的转换:回应大变动社会的义
四、义的复兴:义的思想与中国的现代化
第四章 被传统忽略的“义”:权宜之义
一、以仁与义为支点的中国传统伦理价值结构
二、以义为支点的中国传统伦理实践
三、义的伦理价值与意义
四、义利的冲突:中国的大一统及义的道德化所带来的影响
五、义学的复兴及其启蒙:经济社会与转轨社会条件下多元社会整合的基础
第五章 义以为质:仁义塑造君子
一、君子:义以为质
二、小人:内在很小的人
三、士:士不可以不弘毅
四、大变动时代的君子之道:为政完善君子
第二篇 仁学基础篇:人格初成与小人释义
**章 仁学考:人格的逻辑路径
一、仁的实质:从小人到大人的运动
二、塑造命运:中人与理性人
第二章 义学考:权宜性与原则性
一、义的权宜性:大变动社会的挑战
二、仁的原则性:人的属性的内在要求
三、权宜性与原则性的整合:智慧之道
第三章 如琢如磨:人的认识
一、《学而篇**》:后天之“学”改变命运
二、《学而》的逻辑:人性的认识与关于善恶的争论
三、小人与自然人的特点:发展的始点
第四章 知和而和:仁的诸要素
一、《为政篇第二》:仁的逻辑要素体系
二、《为政》的逻辑:善的艺术的解读
三、为政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善的艺术
第五章 礼之用:以德润身之法
一、《八佾篇第三》:立于礼与重视细节的仁学
二、《八佾》的逻辑:礼与决定成败的细节
三、仁学与礼:连接神性与此岸的桥梁
第六章 里仁为美:仁的内涵与应用
一、仁的体与用:《里仁篇第四》
二、《里仁》的逻辑:兴于诗与个性在成长的作用
三、仁的实质:并非中华传统所独有
第七章 小人的自然之义:人格初成的价值
一、仁学中的小人
二、小人人格的特征
三、小人人格的仁学欠缺
四、小人人格的功效
第三篇 中人君子篇:《论语》的法典化解释
**章 自讼不已:中人成长的基础
一、仁学实践的不同路径选择:《公冶长篇第五》
二、《公冶长》的逻辑:不同的成长路径
三、文与质的对接:多样性之上的统一性
第二章 就近取譬:中人实践的方法
一、习之方:《雍也篇第六》
二、儒分八家:儒家门徒间的差异
三、唯仁而已,何必同:仁学的不同实现路径
第三章 好学的训练:中人好学之法
一、好学的训练:《述而篇第七》
二、劝学:好学的习惯与策略
三、仁学的理性:学而不思则罔
第四章 德、礼、义:道德训练的三层次
一、据于德的训练:《泰伯篇第八》
二、据于德的训练:好德如好色
三、美德的形成:厚德载物
第五章 行动力的训练:仁学始于疾学
一、敏于行的训练:《子罕篇第九》
二、《子罕》的逻辑:强大行动力的养成与训练
第六章 时哉时哉:平时的训练
一、立于礼的训练:《乡党篇第十》
二、立于礼的训练:关注生活细节
第七章 君子人格:中人人格的集成
一、君子篇:《先进篇第十一》
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与小人的差异
三、作为中人的君子:君子重于圣人
第四篇 现代中人格:义的实现与现代社会的仁义
**章 “义”的衰败及复兴
一、现代化的困境:基于传统的现代化
二、传统义学的现代因素:产生于大变动社会的仁义之学
三、义学的道德化:大一统社会对仁学的消解
四、义学的现代化:正视“义”的思想
第二章 义的启蒙:西方启蒙思想的启示
一、何谓“义”:文明中的核心力量
二、古希腊传统中的“义”:德性之义与具体之义
三、“义”与“义人”:帝国政治的危机与解决方案
四、义的启蒙:西方传统中“义”的汇集
五、现代化的启蒙:建立在“义”之上的新时代思想
第三章 义的安身立命:从“修齐治平”到“道德义正”
一、正义的起源:“真理一美德一权宜一正义”的正义路径
二、中国传统正义的成形:“道德义正”的正义路径
三、从“道德义正”到“修齐治平”:单一社会的政治化
四、现代社会多元化条件下的正义路径:从“修齐治平”到“道德义正”
第四章 仁义人法:近现代社会制度的形成
一、城邦国家的善与仁义:市民社会的起源与公民社会
二、“善的艺术”与“必要的恶”:近代民族国家市民社会与公民社会的分离
三、善的重塑:现代社会市民社会理论的成形
四、现代市民社会理论的精神及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五、现代社会所包含的三种社会因素及其对应的基本法律
第五章 近代市场经济制度:仁义人商的形成
一、仁义人商的基础:后天分工决定人的才能与性格
二、商业之义:社会财富如何改变人的性格
三、社会财富决定阶级的性格和决定社会的制度
四、人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繁荣的必由之路——现代社会繁荣的奥秘
五、人的发展是现代法律秩序的基础
六、中国现代化的支点:人的发展和强大
主要参考书目
**篇 仁义的逻辑:仁学的整体解释
**章 仁学的智慧:大变动社会的生存之道
一、问题提出:鸿沟之上的连接
二、拒绝平庸:拿什么对抗大变动社会
三、仁学真谛:窄路中的生存与美德
四、分歧缘起:变动社会中德性的危机
五、权变之义:德的权变与义的分歧
六、仁学之魂:美德的权变与义的统率
七、分歧之因:大变动社会与大一统社会
八、回归仁学:现代社会对传统的改造
第二章 仁的内涵:变动社会生存智慧的体系化阐述
一、仁学要素:三十字箴言
二、义的要素:行动的策略
三、义的实现平台:以友辅仁
四、义之于仁:大变动社会中的权变
五、仁义的意义:安身立命
第三章 由仁至义:由仁到义的权变与由义到仁的实现
一、从仁到义的实现:义出现的必然性及其基础地位
二、从义到仁的实现:权宜与变通下的仁学再造
三、从友到兄弟的转换:回应大变动社会的义
四、义的复兴:义的思想与中国的现代化
第四章 被传统忽略的“义”:权宜之义
一、以仁与义为支点的中国传统伦理价值结构
二、以义为支点的中国传统伦理实践
三、义的伦理价值与意义
四、义利的冲突:中国的大一统及义的道德化所带来的影响
五、义学的复兴及其启蒙:经济社会与转轨社会条件下多元社会整合的基础
第五章 义以为质:仁义塑造君子
一、君子:义以为质
二、小人:内在很小的人
三、士:士不可以不弘毅
四、大变动时代的君子之道:为政完善君子
第二篇 仁学基础篇:人格初成与小人释义
**章 仁学考:人格的逻辑路径
一、仁的实质:从小人到大人的运动
二、塑造命运:中人与理性人
第二章 义学考:权宜性与原则性
一、义的权宜性:大变动社会的挑战
二、仁的原则性:人的属性的内在要求
三、权宜性与原则性的整合:智慧之道
第三章 如琢如磨:人的认识
一、《学而篇**》:后天之“学”改变命运
二、《学而》的逻辑:人性的认识与关于善恶的争论
三、小人与自然人的特点:发展的始点
第四章 知和而和:仁的诸要素
一、《为政篇第二》:仁的逻辑要素体系
二、《为政》的逻辑:善的艺术的解读
三、为政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善的艺术
第五章 礼之用:以德润身之法
一、《八佾篇第三》:立于礼与重视细节的仁学
二、《八佾》的逻辑:礼与决定成败的细节
三、仁学与礼:连接神性与此岸的桥梁
第六章 里仁为美:仁的内涵与应用
一、仁的体与用:《里仁篇第四》
二、《里仁》的逻辑:兴于诗与个性在成长的作用
三、仁的实质:并非中华传统所独有
第七章 小人的自然之义:人格初成的价值
一、仁学中的小人
二、小人人格的特征
三、小人人格的仁学欠缺
四、小人人格的功效
第三篇 中人君子篇:《论语》的法典化解释
**章 自讼不已:中人成长的基础
一、仁学实践的不同路径选择:《公冶长篇第五》
二、《公冶长》的逻辑:不同的成长路径
三、文与质的对接:多样性之上的统一性
第二章 就近取譬:中人实践的方法
一、习之方:《雍也篇第六》
二、儒分八家:儒家门徒间的差异
三、唯仁而已,何必同:仁学的不同实现路径
第三章 好学的训练:中人好学之法
一、好学的训练:《述而篇第七》
二、劝学:好学的习惯与策略
三、仁学的理性:学而不思则罔
第四章 德、礼、义:道德训练的三层次
一、据于德的训练:《泰伯篇第八》
二、据于德的训练:好德如好色
三、美德的形成:厚德载物
第五章 行动力的训练:仁学始于疾学
一、敏于行的训练:《子罕篇第九》
二、《子罕》的逻辑:强大行动力的养成与训练
第六章 时哉时哉:平时的训练
一、立于礼的训练:《乡党篇第十》
二、立于礼的训练:关注生活细节
第七章 君子人格:中人人格的集成
一、君子篇:《先进篇第十一》
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与小人的差异
三、作为中人的君子:君子重于圣人
第四篇 现代中人格:义的实现与现代社会的仁义
**章 “义”的衰败及复兴
一、现代化的困境:基于传统的现代化
二、传统义学的现代因素:产生于大变动社会的仁义之学
三、义学的道德化:大一统社会对仁学的消解
四、义学的现代化:正视“义”的思想
第二章 义的启蒙:西方启蒙思想的启示
一、何谓“义”:文明中的核心力量
二、古希腊传统中的“义”:德性之义与具体之义
三、“义”与“义人”:帝国政治的危机与解决方案
四、义的启蒙:西方传统中“义”的汇集
五、现代化的启蒙:建立在“义”之上的新时代思想
第三章 义的安身立命:从“修齐治平”到“道德义正”
一、正义的起源:“真理一美德一权宜一正义”的正义路径
二、中国传统正义的成形:“道德义正”的正义路径
三、从“道德义正”到“修齐治平”:单一社会的政治化
四、现代社会多元化条件下的正义路径:从“修齐治平”到“道德义正”
第四章 仁义人法:近现代社会制度的形成
一、城邦国家的善与仁义:市民社会的起源与公民社会
二、“善的艺术”与“必要的恶”:近代民族国家市民社会与公民社会的分离
三、善的重塑:现代社会市民社会理论的成形
四、现代市民社会理论的精神及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五、现代社会所包含的三种社会因素及其对应的基本法律
第五章 近代市场经济制度:仁义人商的形成
一、仁义人商的基础:后天分工决定人的才能与性格
二、商业之义:社会财富如何改变人的性格
三、社会财富决定阶级的性格和决定社会的制度
四、人的发展是现代社会繁荣的必由之路——现代社会繁荣的奥秘
五、人的发展是现代法律秩序的基础
六、中国现代化的支点:人的发展和强大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沈敏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代表著作《市民社会与法律精神——人的品格与制度变迁》(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仁者无敌:仁的力量——大变动社会的生存之道》(人民出版社,2015)、《仁的价值与时代精神——大变动时代的生存之道》(人民出版社,2011)、《法律的不确定性》(获第二届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12)等。“非行政化运行模式的教师促进中心建设与发展”获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沉思录
¥18.4¥49.8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6.4¥68.0 -
朱光潜谈美三十六讲
¥16.0¥49.9 -
谈修养
¥6.0¥20.0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13.3¥38.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5.9¥49.8 -
思考的本质:杜威论逻辑思维
¥12.7¥39.8 -
传习录
¥11.6¥55.0 -
圣经的故事
¥15.7¥58.0 -
周易相学精粹
¥16.3¥42.9 -
第一哲学沉思录
¥16.8¥56.0 -
西南联大哲学课
¥20.9¥58.0 -
理想国
¥7.2¥26.8 -
昨日书林:道教史
¥10.2¥33.0 -
列宁全集4
¥4.4¥9.7 -
中国哲学小史
¥20.9¥49.8 -
中国哲学十讲
¥14.9¥49.8 -
箭术与禅心(一位西方哲学家的禅悟实录)(精)
¥18.1¥49.0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2.0¥46.0 -
小窗幽记
¥5.7¥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