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农户视角的城镇化动力与模式研究:基于传统农区周口市的调查/清华大学特大城市系列研究

农户视角的城镇化动力与模式研究:基于传统农区周口市的调查/清华大学特大城市系列研究

1星价 ¥51.0 (7.5折)
2星价¥51.0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225059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1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112250592 ; 978-7-112-25059-2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新时期我国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为研究背景,以农户为主要研究视角,以认识农户城镇化模式与动力机制、把握传统农区城镇化规律为研究目标。全书按照理论建构—实证研究—总结修正—实践指导的思路展开。**章总述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强调准确地认识中国农户,深入理解农户的行为逻辑与城镇化内生动力,是解释我国弹性城镇化、不完全城镇化等特有现象的基础,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城镇化理论体系,完善新型城镇化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农户城镇化理论建构,在厘清农户理论的渊源与我国农户特征的基础上,将农户的家庭理性进一步分解为社会理性和经济理性,提出社会理性是农户城镇化的引导性动力,而经济理性是支持农户城镇化的必要条件的假设。进而在将农户行为置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中,基于结构性理论,构建起经济社会发展、农户行为变迁与城镇化的理论框架。 第三至七章为基于传统农区周口的实证分析,进一步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农业就业农户、外出务工农户、本地企业就业农户和本地非正规就业农户四类,深入研究各类农户的城镇化特征。在每类农户的具体研究中,按照宏观制度与市场环境变化—农户特征与城镇化意愿—影响要素—城镇化模式与动力机制的逻辑展开,力图建立农户城镇化决策与家庭理性、外部环境变化的关系。 第八章对上述四类农户的研究进行归纳,提炼出农户现实的城镇化模式、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总结出传统农区城镇化特征与规律。并在充分认识农户城镇化模式与传统农区城镇化规律的基础上,论文的进一步讨论了如何优化调整相关制度、政策以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发展,并优化传统农区的城镇化空间格局。第九章,总结全书的研究发现与创新点,并对下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目录

序/吴唯佳 前言 第l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 1.1.2 理论背景:农户研究成为人口流动和城镇化领域的重要方向 1.1.3 现实背景:传统农区城镇化的重要性与复杂性 1.2 研究问题 1.2.1 如何认识当代中国农户,并从农户视角构建城镇化理论框架 1.2.2 农户城镇化的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是什么 1.2.3 如何结合农户城镇化规律,提供有效的制度政策供给 l.3 研究界定 1.3.1 概念界定:农户与农户城镇化 1.3.2 对象界定:传统农区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数据 1.5 本书框架 第2章 农户城镇化理论建构 2.1 理论基础:农户理论、迁移理论与中国小农的特征 2.1.1 农户理论渊源 2.1.2 人口与家庭迁移理论 2.1.3 中国农户代际纵向主导的家庭关系与分工兼业的经济特征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农户视角的城镇化研究 2.2.2 传统农区城镇化研究 2.2.3 相关研究评述 2.3 研究假说:双重理性共同作用,构成农户城镇化的内生动力 2.3.1 韦伯的理性二分法: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2.3.2 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构成农户双重理性 2.3.3 社会理性引导、经济理性支撑的城镇化内生动力机制 2.4 理论框架:内生动力与外部条件耦合作用决定农户城镇化行为 2.4.1 结构化理论方法 2.4.2 制度供给与市场环境构成农户城镇化的外部条件 2.4.3 内生动力与外部条件耦合作用决定农户城镇化行为 2.4.4 农户城镇化理论的模型化表述 2.5 理论解释:农户行为变迁与城镇化模式演进 2.5.1 农户城镇化的阶段演变:从个体到家庭,从就业到生活 2.5.2 农户城镇化的模式形成:不同优先要素决定不同城镇化模式 2.5.3 农户城镇化的动力演替:从经济理性主导到社会理性主导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周口城镇化历程、特征与农户概况 3.1 周口市概况 3.2 周口市城镇化历程与农户行为变化 3.2.1 缓慢起步阶段(1979~1994年) 3.2.2 明显滞后阶段(1995~2003年)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04年以来) 3.2.4 不同阶段的外部约束、农户行为与城镇化模式 3.3 周口市城镇化现状与特征 3.3.1 城镇化率较低但增速明显 3.3.2 劳动力大量外流、异地城镇化明显 3.3.3 产业转移促进本地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3.3.4 总体均衡、县城极化的城乡空间格局 3.4 城镇化背景下农户特征与变化 3.4.1 农户小型化与核心化 3.4.2 农户就业与收入的多元化 3.4.3 农户消费结构逐步优化 3.5 农户研究分类 3.5.1 农村视角的农户分类 3.5.2 就业视角的农户分类 3.5.3 本书使用的农户分类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外出务工农户城镇化研究 4.1 宏观环境:劳动力外流与不完全城镇化 4.1.1 市场引导、管制放松下的劳动力流动 4.1.2 制度政策约束下的不完全城镇化 4.1.3 周口市外出务工人口数量估算 4.2 微观主体:外出务工农户的特征与城镇化意愿 4.2.1 劳动力个体状况:以劳动力素质较高青年男性为主 4.2.2 外出务工家庭状况:单身外出为主,家庭迁移也占一定比例 4.2.3 在外务工情况:东南沿海地区工厂和建筑企业打工为主 4.2.4 返乡意愿与返乡后选择 4.3 机制分析:农户城镇化的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 4.3.1 农户特征:年龄、学历、收入水平等影响城镇化意愿 4.3.2 农户需求:家庭因素和经济因素影响城镇化意愿 4.3.3 政策措施:公共服务水平与就业机会*为重要 4.3.4 动力机制:经济收入与家庭情况共同决定农户城镇化选择 4.4 模式总结:主体分化、差异多元的城镇化模式 4.4.1 少量年轻、高收入农户实现异地城镇化 4.4.2 主要劳动力异地打工支撑家庭本地城镇化的模式 4.4.3 劳动力回流促进本地城镇化 4.4.4 弹性城镇化成为就近城镇化的重要方式 4.5 延伸讨论:市民化政策对农户城镇化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本地企业就业农户城镇化研究 5.1 宏观环境:大规模产业转移与农区本地工业化 5.1.1 产业转移的市场与政策环境 5.1.2 传统农区承接产业转移概况 5.1.3 产业转移的影响:显著推动工业化,但提供就业岗位有限 5.2 微观主体:本地企业员工特征与城镇化意愿 5.2.1 女性员工为主,大部分有外出务工经历 5.2.2 技术培训不足,年轻人依旧大量外出 5.2.3 工资收入偏低,不同企业差距明显 5.2.4 本地城镇化意愿较强 5.3 机制分析:农户城镇化的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 5.3.1 农户特征的影响: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5.3.2 农户需求的影响:公共服务和就业是吸引农户城镇化的主要原因 5.3.3 动力机制:女性到企业就业间接带动农户本地城镇化 5.4 模式总结:本地企业就业农户的城镇化模式 5.4.1 少数农户实现了本地城镇化 5.4.2 大量农户采用城乡通勤的弹性城镇化 5.5 延伸讨论:充分发挥产业转移对本地城镇化的积极作用 5.5.1 破解家庭分离的半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 5.5.2 产城融合布局,发挥产业转移的积极作用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本地非正规就业农户城镇化研究 6.1 宏观环境:经济社会转型形成非正规为主的就业结构 6.1.1 经济社会转型促使就业非正规化 6.1.2 农区特殊条件形成非正规就业为主的就业结构 6.1.3 周口市非正规就业规模估算 6.2 微观主体:非正规就业群体特征与城镇化意愿 6.2.1 调研群体选择 6.2.2 商贩群体 6.2.3 出租车司机群体 6.2.4 建筑装修_T群体 6.2.5 非正规就业群体特征总结 6.2.6 非正规就业农户的城镇化意愿 6.3 机制分析:非正规就业支撑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6.3.1 经济因素:较高的收入、较强的技术或资金积累性支撑城镇化 6.3 -2家庭因素:子女教育是促使家庭城镇化的重要原因 6.3.3 空间因素:较强空间依赖性与城市适应性 6.3.4 动力机制:社会理性、经济理性与空间需求共同促进农户城镇化 6.4 模式总结:非正规就业支撑的城镇化模式 6.4.1 非正规就业支撑的本地城镇化模式 6.4.2 农户非农就业组合支撑的本地城镇化模式 6.5 延伸讨论:重视非正规就业对农区城镇化的作用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业就业农户城镇化研究 7.1 宏观环境:传统农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 7.1.1 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7.1.2 农业种植结构持续优化 7.1.3 土地流转市场初步形成 7.2 微观主体:农户分化与差异化的城镇化意愿 7.2.1 农业劳动力基本特征 7.2.2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 7.2.3 农户的行为逻辑:充分利用家庭劳动力与土地资源 7.2.4 农户类型分化 7.2.5 城镇化意愿总体不强,兼业农户城镇化意愿略高 7.3 核心农户、留守农户的城镇化选择与影响因素 7.3.1 生产便利性是核心农户的首选考虑因素 7.3.2 基于“差序格局”的土地流转影响农业经营规模 7.3.3 核心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成为农村的中坚力量 7.3.4 农村低成本生活是吸引留守农户的主要原因 7.3.5 留守农户:维持粮食生产和低成本的农村生活 7.4 兼业农户的城镇化选择:兼论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的影响 7.4.1 兼业农户逐步转化为核心农户或实现城镇化 7.4.2 教育和公共服务是吸引兼业农户城镇化的主要因素 7.4.3 兼业农户城镇化的综合性动力机制 7.5 延伸讨论:城镇化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趋势判断 7.5.1 农户仍将是主要的农业经营单位和粮食生产主体 7.5.2 农村老龄化、空心化问题将进一步凸显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农户城镇化模式与动力机制 8.1 农户城镇化的典型模式 8.1.1 经济理性优先:异地城镇化与弹性城镇化模式 8.1.2 社会理性优先:公共服务引导的本地城镇化模式 8.1.3 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均衡:多种模式组合 8.2 农户城镇化的内生动力机制 8.2.1 农户的双重理性及其现实表现 8.2.2 基于农户双重理性的城镇化内生动力机制:研究假说的验证 8.2.3 农户城镇化动力演替与模式转换 8.3 内外耦合的农户城镇化动力机制 8.3.1 政策、市场等外部条件通过转变农户成员的就业、生活方式间接影响其城镇化行为 8.3.2 内生动力与外部条件耦合的城镇化动力机制 8.3.3 延伸讨论: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的再认识 8.4 传统农区城镇化特征与趋势 8.4.1 状态特征:乡城过渡、家庭组合的不完全城镇化 8.4.2 过程特征:代际接力的分层城镇化 8.4.3 空间特征:市县均衡、县城主导的城镇化格局 8.5 基于农户城镇化规律的政策转型与规划创新 8.5.1 推动传统农区新型城镇化的制度政策框架 8.5.2 加强教育培训与就业支持,提升农户城镇化能力 8.5.3 落实市民化政策,提高公共服务质量,降低农户城镇化成本 8.5.4 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减少农村退出阻力 8.5.5 产城融合,构建以县城为主的农区城镇化空间格局 8.5.6 结合农户差异化需求,创新乡村规划方法,推动乡村振兴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农户城镇化理论框架 9.1.2 不同就业类型农户城镇化特征与影响因素 9.1.3 多元复合的农户城镇化模式 9.1.4 内外耦合的城镇化动力机制 9.1.5 传统农区城镇化的特征与趋势 9.1.6 推动传统农区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9.2 主要创新点 9.2.1 提出农户双重理性假说,构建了农户城镇化理论 9.2.2 剖析政策、市场等外部条件与农户行为的关联,深化城镇化动力机制认知 9.2.3 揭示了非正规就业对农区城镇化的重要作用 9.3 研究展望 9.3.1 加强案例跟踪研究与横向比较研究 9.3.2 从农户双重理性视角研究乡村振兴问题 9.3.3 关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农户城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