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3241151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30
- 出版时间:2017-05-01
- 条形码:9787513241151 ; 978-7-5132-4115-1
内容简介
《典籍文化与中医学》立足于典籍探讨中医药文化,对古代医籍的特点、编纂、传播及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的概述,重点探讨了书目、类书、丛书与中医文化的关系。《典籍文化与中医学》内容不仅涉及《医藏书目》《医籍考》等中医专科书目、《济生拔萃》《古今医统正脉全书》《皇汉医学丛书》等中医丛书,更将视线聚焦在此前中医界较少关注的综合性书目、类书、丛书,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等,发掘、整理、研究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中医文化内容。
目录
**章 古代医籍
第-节古代医籍的数量、分类与特点
一、古代医籍的数量
二、古代医籍的分类
三、古代医籍的特点
第二节 历代医学典籍概述
一、中医伪书
二、从世代累积到个人创作
三、汉后医籍概览
四、一代有一代之医学
第三节 医籍编纂的特殊群体:皇帝与文学家
一、皇帝的编纂活动
二、文学家
第四节 “四大经典”与医籍外传
一、“四大”之争与经典认定
二、医籍外传与域外访书
第二章 书目与中医文化
**节 书目概说
一、目录的体制与分类
二、目录是认识、利用、研究典籍的
首要工具
第二节 综合性书目与中医学
一、《崇文总目》
二、《四库全书总目》
第三节 中医专科目录
一、《医藏书目》
二、《医林大观书目》
三、《医学读书志》
四、《医籍考》
五、《珍本医书提要》
第三章 类书与中医文化
**节 《北堂书钞》中的医药与食疗内容概说
一、广搜史料,概述食疗之理
二、精论药食,阐释药膳之妙
第二节 浅论《艺文类聚》中的医药学
一、摘医理菁华
二、采本草余论
第三节 简论《初学记》中的医药学内容
一、论医释典,杂录养生
二、精采众说,散论本草
……
第四章 丛书与中医文化
参考文献
节选
《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典籍文化与中医学》: 典籍种数繁多,浩如烟海,面对这汪洋书海,要收集某一方面的文献资料,要了解某一学术的源流,首先就要善于运用目录。一、目录的体制与分类 何谓目录?目录是目和录的合称。目是指篇名或书名。录即内容提要,称作叙录,也称序录或书录,后世又称作提要、解题等,是对书籍的作者、内容、版本等情况的概要介绍。把一批书名或篇名与其说明依次编列在一起就是目录,故又称书目。 从目录书的体制来看,有三种类型。一是部类之后有小序,书名之下有提要者,如《四库全书总目》等;二是部类之后有小序,而书名之下无提要者,如《汉书·艺文志》等;三是小序和提要均无,只有书名著录,如<> 书名项著录书的名称、篇卷数,以及作者姓名等,反映图书的外貌特征。要注意的是,书名有同书异名和同名异书现象。如《难经》,在《隋书·经籍志》中称《黄帝八十一难》,在梁·阮孝绪《七录》中称《黄帝难经》,在《新唐书·艺文志》中作《秦越人黄帝八十一难经》,在《宋史·艺文志》中作《扁鹊注黄帝八十一难经》,这是同书异名。唐·刘禹锡、宋·卞嘉甫、明·郑鸾都著有《传信方》,宋·吴彦夔的《传信适用方》有时候也简称为《传信方》,这是同名异书。提要的内容可涵盖书籍卷帙、撰者状况、主要内容、学术渊源、版本流传等诸多方面的文献信息,是后世考辨古籍、研究古代文献的重要参考。小序主要是为了“辨章学术”,对某一部类图书的学术流派、演变和特点加以论述,对于掌握和了解这类图书起到提纲挈领、鸟瞰全局的作用。由此可见,小序特别是提要对于目录至关重要。但很多目录无提要,甚至无小序,只要著录准确,也有其价值。 提要又可细分为叙录体、辑录体和传录体三类。叙录体是综合目录*重要的体裁,典范是《四库全书总目》,“每书先列作者之爵里,以论世知人,次考《中华文化与中医学丛书:典籍文化与中医学》之得失,权众说之异同,以及文字增删,篇帙分合,皆详为订辨,巨细不遗。”(《四库全书总目·凡例》)故一问世郎为学者所极力推重,被指为学问之阶。中医专科目录中《三三医书提要》《珍本医书集成提要》较多地体现出叙录体的特征。辑录体,是指不由自己编写,而去钞辑序跋、史传、笔记和有关的目录资料以起提要的作用。元·马端临在《文献通考·经籍考》中首创。中医专科目录的主流是辑录体,由日本学者丹波元胤《医籍考》发端,建立范式,它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辑录资料是否丰富上。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曹禾的《医学读书志》较多地体现出辑录体的特征,这类目录能够全面考察医家著述的情况及医家的师承源流。传录体强调著录典籍的作者,对作者立-传记以充当提要,南朝刘宋王俭在《七志》中首创,中医专科目录中传录体较少。 ……
作者简介
杨东方(1978-),男,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研究分会秘书长,《中医文献杂志》编委。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著作多部,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等多项奖励。 李良松,53岁,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院副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海峡两岸中医药交流与合作研究所所长,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海峡两岸中医药交流合作分会会长。为中医文化、医史文献与佛教医药专家,现代佛医理论体系的开拓者和创立者。历获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多年来,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中医文化探津》《佛医观止》等专著36部,主编《中国佛教医药全书》《中国佛藏医药全集》等文献集成类著作共100多册。 陈可冀(1930-),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教授,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曾受聘任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1978-2009)。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及终身研究员,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创新战略顾问,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顾问委员会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级专家顾问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荣誉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衰老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为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心血管病医疗研究、老年医学及清代宫廷原始医药档案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系列贡献,先后获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立夫中医药学术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
-
彩色图解黄帝内经
¥23.1¥68.0 -
中医手诊图释
¥9.4¥28.0 -
中医诊断全书
¥18.7¥59.0 -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12.4¥38.0 -
家庭实用百科全书养生大系:中国土单方
¥19.4¥68.0 -
经络穴位按摩大全:彩图版
¥19.6¥69.0 -
医疗再生:日美现场报道
¥16.5¥36.0 -
彩色图解黄帝内经
¥15.9¥49.8 -
神农本草经
¥20.0¥69.0 -
野外认采草药彩色图鉴
¥15.4¥45.0 -
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29.4¥49.8 -
彩色图解伤寒论
¥15.3¥45.0 -
刮痧拔罐针灸指南
¥18.7¥59.0 -
黄帝内经 (全6册)
¥41.3¥168.0 -
感悟中医-第3版
¥15.4¥48.0 -
彩色图解金匮要略
¥14.5¥45.0 -
杏林传习十三经:黄帝八十一难经:难经本义 华佗中藏经
¥15.4¥48.0 -
图解(黄帝内经)(新版)
¥24.8¥68.0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辑)(第二版)辨症玉函 附脉诀阐微(第2版)/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10.8¥15.0 -
人体穴位随手查
¥14.6¥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