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与中国经济发展

包邮法与中国经济发展

1星价 ¥42.8 (7.4折)
2星价¥42.8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07027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18
  • 出版时间:2020-07-01
  • 条形码:9787513070270 ; 978-7-5130-7027-0

本书特色

对中国法与发展关系的认识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包括国内外经济学界、法学界等社会科学各领域专家学者的持续关注,争论颇多。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以来,中国的知识产权和创新发展速度令世界为之瞩目。依据西方主流的权利假说观点,一个运行良好的法律体系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而中国知识产权法的实践历程显示了与西方主流理论相悖的知识产权法与发展的关系。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中国创新发展的背后究竟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创新发展又对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实践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如何理解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改革实践与创新发展的关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理解中国知识产权法与发展的关系对于进一步深化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改革,探索中国的创新发展与法律制度的关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从法的视角解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在梳理现有法与发展关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中国法治发展的实践,对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法的不同维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无论是法治推动发展还是发展促进法治的理论均无法准确地刻画中国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纳入改革的基础性作用、将改革置于法治框架的“改革、发展与法治理论”更加能够契合并指导中国法与经济发展的实践。 本书适合法学和经济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者阅读。

目录

目录
**章法律是否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
**节中国发展之谜
第二节如何评价中国的法治发展
第三节法与中国发展关系研究的进路、视角与意义
第二章法与发展理论
**节法与发展运动的变迁与理论基础
第二节法与发展运动的实践效果与反思
第三节法治推动发展的理想图景批判
第三章发展促进法治的理论与实践
**节发展促进法治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中国创新发展与司法资源配置
第三节中国创新发展与司法资源配置的因果推断
第四节发展促进法治理论的局限性
第四章立法与中国经济发展
**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的变迁
第二节合同与财产法律制度的变迁
第三节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变迁
第四节立法是否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
第五章司法与中国经济发展
**节中国法院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法官素质和法院组织问题
第三节中国司法保护的偏向性
第六章行政与中国经济发展
**节依法行政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行政与中国专利的发展
第三节行政与中国商标的发展
第四节行政与中国著作权的发展
第五节依法行政: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第七章改革、发展与法治理论
**节改革、发展与法治理论概述
第二节改革对于发展和法治作用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俊,经济学博士,法学硕士,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现为厦门大学知识产权研究院助理教授、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经济学、创新经济学和知识产权法。在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世界经济》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出版专著《创新、知识产权与政府政策》。担任China Economic Review、《世界经济》《中国经济问题》等国内外期刊审稿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