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8023102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5cm
  • 页数:373页
  • 出版时间:2006-07-01
  • 条形码:9787802310285 ; 978-7-80231-028-5

内容简介

  《实用美容药物学/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是供医疗美容技术专业高职(高专)使用的全国规划教材。本教材以医疗美容技术专业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依据,坚持高职(高专)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必需、够用,强调技能”和科学性、思想性的原则,充分体现实用性、趣味性、创新性。  本教材简明扼要,重点介绍美容药物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制剂用法。全书分二十六章,其中一至五章是美容药物的基础知识部分,重点介绍皮肤的结构、生理功能、经皮给药的特殊方法、外用美容药物的透皮吸收及其药代动力学和透皮促进剂等;第六章至第二十一章是美容西药部分,重点介绍临床广泛应用的护肤、养颜、抗衰老和防治有碍美容的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药物;第二十二章是美容中草药部分;第二十三章至第二十六章重点介绍美容制剂的基本理论、调配、制备的基本技术。

目录

**章 绪言
**节 美容药物学概述
一、美容药物学研究的对象、任务
二、美容药物学的地位
三、美容药物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节 美容药物学的发展史

第二章 皮肤的生物学知识
**节 皮肤的组织结构
一、表皮
二、真皮
三、皮下组织
四、皮肤附属器
五、皮肤的血管
六、皮肤的神经
第二节 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生理功能
一、保护和免疫功能
二、调节体温功能
三、分泌和排泄功能
四、吸收功能
五、感觉功能
六、再生功能
七、毛发和指甲的生理功能

第三章 外用美容药物的透皮吸收及其在皮肤中的代谢
**节 外用美容药物的透皮吸收
一、外用美容药物透皮吸收的概念
二、外用美容药物透皮吸收的意义
三、外用美容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
四、外用美容药物透皮吸收过程
五、外用美容药物透皮吸收原理
六、皮肤药物浓度
第二节 影响外用美容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
一、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二、美容药物的给药系统
三、皮肤的条件
第三节 外用美容药物在皮肤的代谢
一、皮肤酶催化的代谢转化
二、皮肤微生物介导的代谢转化
三、皮肤的光化学代谢

第四章 透皮促进剂
**节 透皮促进剂应具备的特点和作用机制
一、透皮促进剂应具备的特点
二、透皮促进剂作用机制
第二节 常见的透皮促进剂
一、月桂氮革酮及其类似物
二、二甲基亚砜及其类似物
三、萜烯类化合物
四、表面活性剂
五、脂肪酸类
六、醇类
七、烷类
八、角质保湿剂

第五章 美容药物经皮给药的特殊方法
**节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
第二节 超声波导入

第六章 维生素类
**节 脂溶性维生素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
第三节 维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七章 维A酸类
**节 概述
一、维A酸类药物共同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
……
第八章 抗过敏药和抗炎药
第九章 生物制剂
第十章 α-羟酸类
第十一章 防光剂
第十二章 皮肤增白药和着色药
第十三章 延缓皮肤衰老药
第十四章 治疗痤疮药
第十五章 消除瘢痕药
第十六章 生发药和延缓白发形成药
第十七章 脱毛药
第十八章 减肥药
第十九章 祛臭剂
第二十章 口腔美容药
第二十一章 医用美容生物材料
第二十二章 美容中草药
第二十三章 液体制剂
第二十四章 醑剂与酊剂
第二十五章 散剂
第二十六章 软膏剂与面膜剂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实用美容药物学/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维生素E(vitamin E,生育酚)  维生素E为苯骈二氢吡喃的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分两大类共8种,其中a-生育酚含量*高(900-/0),活性*强,通常以其为维生素E的代表物。维生素E是透明、淡黄色至黄褐色油状液体,主要来源于麦胚油、棉子油、葵花子、杏仁、鳕鱼子及芦笋、绿叶蔬菜、金谷物、奶油和蛋黄等。  【药动学特点】本品肠道吸收,需有胆盐存在,吸收率与用量成反比。血浓度个体差异较大,儿童低于成年人,因其不易通过胎盘,新生儿*低。体内分布广泛,以垂体、肾上腺、睾丸含量*高,心、肾、肺、胃中较高,胸腺及子宫中含量低。主要以代谢产物经胆汁排泄,极少量以原形或活性代谢产物形式经尿液排出。  【药理作用】参与机体多方面的代谢,作用广泛而复杂。  1.抗氧化作用。阻止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脂质生成,维护各种生物膜的正常功能,修复变性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起到抗衰老作用。  2.增加皮肤毛细血管的血流量,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通透性,增强皮肤的抗寒能力。  3.抑制分解代谢酶的活动,影响线粒体内细胞色素的含量,起到防护紫外线损伤和减缓色素或脂褐质沉积等作用。  4.改善组织供氧、降低组织氧耗,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及氧利用率。维生素E缺乏时组织细胞线粒体耗氧量增加,ATP生成减少。  【临床应用】维生素E抗氧化、调节代谢过程,调节垂体、生殖腺、肾上腺皮质功能,改善血管弹性,改善微循环等多方面作用,其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可用于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妇产科疾病、肿瘤等众多疾病及抗衰老的主要或辅助治疗。在此重点介绍其在美容、皮肤科疾病及皮肤保健方面的应用。  1.治疗末梢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冻疮、下肢溃疡、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硬皮病等。通过改善末梢血管血液循环,促使伤口癔合,减少疤痕形成。  2.治疗角化性皮肤病。与维生素A合用于毛囊角化病、毛周角化病、鱼鳞病、毛发红糠疹等。  3.治疗结缔组织病。大剂量应用对硬皮病、皮肌炎有效,与维生素B,合用对红斑狼疮有明显疗效。  4.对单纯型及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有效,可使水疱消退,毛发生长。  5.防治银屑病、扁平苔藓、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斑秃、化疗脱发、加速灼伤康复等。  6.治疗环状肉芽肿、类脂质渐进性坏死、弹力纤维假黄瘤等。  7.用于化妆品有润肤、防紫外线、延缓细胞老化,保持皮肤弹性、减少皮肤皱纹、生发养发。  8.治疗黄褐斑、炎症后色素沉着斑,老年斑、外阴瘙痒症、更年期皮炎等。  【不良反应及其防治】一般剂量不良反应少见,大剂量长期应用维生素E,可引起皮肤皲裂、唇炎、口角炎、免疫功能低下、呕吐、眩晕、视力模糊、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等。少儿可致脱水,妇女可致月经紊乱。  维生素E的主要代谢产物生育醌具有抗维生素K的作用,可使凝血时间延长,故与口服抗凝剂合用,可增强其抗凝作用。无机铁(硫酸亚铁)会破坏维生素E,不能同时服用。  维生素F(vitaminF)  维生素F系人体和动物体内不能合成的不饱和脂肪酸(必须脂肪酸),如亚麻二烯酸、亚麻三烯酸和花生烯酸。主要来源于植物性油(由麦芽、亚麻种子、向日葵、红花、大豆、花生等榨取的油)、花生、葵花子、胡桃、美洲胡桃、核桃等。目前国内已开始利用微生物发酵和生物工程技术合成、生产。涂于皮肤约经20分钟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参与体内代谢。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对胆固醇的作用:本品有降胆固醇的作用,其促进胆固醇的利用,主要在于使胆固醇能转化饱和脂肪酸,并参与糖类代谢,降低血糖、增强胆固醇的亲脂性,使之流动通畅,防止动脉中胆固醇的沉积。减轻动脉硬化,可帮助减肥和治疗心脏病。  2.对皮肤和毛发的作用:本品能活化维生素的作用,增强表皮再生能力和脂质分解活性,改善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助长健康的皮肤和毛发。  3.能影响机体免疫过程,增强机体对某些感染的抵抗力,缺乏时,可导致皮肤干燥、粗糙,并可发生脱发、湿疹、粉刺及一些老年性疾病。  4.治疗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障碍)有效。  【不良反应】没有关于副作用的报道,摄取过量时易肥胖。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