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抢先发售译自德文原版,忠实再现城市设计奠基之作遵循艺术原则的城市设计

- ISBN:978756806077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24
- 出版时间:2020-09-01
- 条形码:9787568060776 ; 978-7-5680-6077-6
本书特色
1. 该中译本译自德语区通行的德文版第四版,忠实再现了西特原著,并收录西特讨论城市绿地的一篇重要文章《大城市绿地》。 2. 德文版出版后多次再版,并陆续被译为法、西、英等多种语言,对世界各地的城市规划都产生了影响,其中的很多原则至今仍在欧洲规划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 被列入欧洲众多院校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必读书目。 4. 书中配以丰富的插图,图文并茂,且大多案例留存了下来,普通读者也可以通过本书去欣赏欧洲历史名胜,了解城市设计的艺术。 5. 书中的城市平面图均采用统一比例,为读者提供了直观而有效的参照。
内容简介
本书初版于1889年,是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经典著作,被各种城市设计思潮与实践所援引,在多方面影响与改变了现代城市设计,并为现代城市设计打开了新方向。该中译本译自德语区的通行版本,即德文版第四版,书中还收录了西特讨论城市绿地的一篇重要文章《大城市绿地》。作者考察了大量古老优美的城市,对传统城市空间形态进行系统研究,对现代城市人文精神的缺失进行批判,提炼出城市设计的艺术性原则与手法,并给出现代城市的改良原则及实际案例,为城市设计实践人员提供了有效建议。
目录
一 建筑、纪念物与广场间的关系
二 广场中央的留空
三 广场的围合
四 广场的尺度和形式
五 古代广场的不规则性
六 广场群
七 欧洲北部的广场
八 现代城市的母题匮乏与单调乏味
九 现代系统
十 艺术在现代城市中的边界
十一 改良的现代系统
十二 遵循艺术原则的城市更新案例
结 语
附 文 大城市绿地
图 录
城市名录
节选
愉快的旅行经历是我们美妙的梦境之一。极美的城市景象、纪念物、广场、美妙的远眺视野,涌至我们的心灵之眼之前,让我们再一次欣赏所有景象之崇高或优美,留念让我们曾感到愉悦的内容。 实则让人怀念!如若我们能够经常来到这些广场,接近这些让人百看不厌的美景,那么无疑我们将能以更轻松的心情度过某些困难的时刻,获取力量,继续同生活进行永恒的斗争。毫无疑问,南部国家的无尽美景来自于自然的恩赐,正如希腊海滨、南意大利及其他天赐之地一样,而那些古老的城市也师法自然,在同样的意义上,通过轻柔又让人无法拒绝的力量作用于人们的心灵。如果人们亲身体验与感知过古典时代的城市之美,那么人们多难以否认这一观点:外部环境可以对人们的心灵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或许,其中能激发人的是庞贝古城(Pompeji)的遗迹。如果有人在日常的严谨工作后漫步穿越那空旷的广场,归家的途中,他将会被朱庇特神庙的室外阶梯所强烈吸引,从而想在其上再次一览周围这极美景象,在其中体验被和谐之流所充盈,恰如聆听纯净和饱满的音乐。在这里,我们可以体会与理解亚里士多德所言,一座城市应该安全,同时也应让人感到愉悦,这正总结出了城市设计的所有原则。要实现后者,则意味着城市设计不只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而是在自身及高意义上,都是一个艺术性的问题。在古典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在任何重视艺术的地方这都随处可见。只有在我们这个数学的世纪当中,城市和城市扩建变成了一个纯技术性的问题,这也就意味着有必要再一次指明:这里只有问题的一面得到了解决,而问题的另一面,即艺术性的一面,至少应当有着同样的重要程度。 这样也就明确了以下研究的目的。首先需要声明的是,本书不打算将老生常谈重新集结一遍,也不计划痛诉现代城市众所周知的无聊乏味,对其进行一一谴责再架上耻辱柱,正如我们今天司空见惯的一样。这种单纯消极性的文章应该止于批评者自身,因为它从不肯定,只一味否定。相对应地,如果有人有信念,在今日我们也能创造出美和善的事物,那么其就应该相信美好事物并且为此充满热情。在这里,历史和批评的角度都不是研究的重点,重要的是,针对历史上和新近的城市,进行纯艺术性的技术分析,挖掘出其构成中的诸多母题1:其能产生和谐之美和撼动感官的效果,可驱散人们涣散和无聊的感觉。这一切的目的是尝试找到一条出路,将我们从现代建筑的方格系统中解放出来,找出一线生机,来拯救越来越多被损毁的古老美丽的城市,并且终能够接近历史上大师们的成就。 相对应地,这一实践性–艺术性的计划将主要考察相距较近的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城市及纪念物布置,只对少量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城市构思加以回顾,一部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另一部分在其他分析中有所牵涉。毕竟,古典时期后,城市设计的一些要素已经大有不同了。 城市中心广场[集会广场(Forum)或集市广场(Marktplatz)]的作用转变颇多。今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广场的需要愈来愈少,多偶尔在其上举办大型的节庆活动,广场的作用多在于提供更好的光照和通风条件,打破房屋海洋的单调乏味,多还能让某座较大的建筑获得良好的视野,突显建筑的效果。这和古典时期大有不同,那时每座城市的主广场首先是必需的生活空间,相当一部分的公共生活都发生在广场上,而今天这一切都不在户外进行,而是在封闭的建筑空间之中。 古希腊的城市广场阿格拉(Agora)曾是户外举行政治会议的议会场所。古典城市中集市曾为第二重要的广场,今日虽延续下来,但也越来越多地位于封闭的集市大厅之中。更远一些,祭祀用的牺牲也是在户外被献祭到神庙之前,各式表演项目,乃至悲剧及诸多戏剧作品都在露天剧院中进行;进一步地,所谓的露天式神庙(Hyp?thraltempel)也可归入此类,其上同样没有遮盖,甚至古典时期的住宅建筑也追随了这一原型,只是围绕着户外庭院的是诸多厅堂和房间。尽管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但是在这一新视角下,可以注意到,这些建筑(露天剧院、露天式神庙和庭院式住宅)和城市广场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 对于这些事物的相似之处,前人也早已发现,在维特鲁威(Vitruv)那里,这表现得很明显。虽然他声称其一向把互相联系的事物看作一个整体来加以讨论(l. V. pr.5),但并没有把集会广场放入讨论公共设施选址的书中,书中也讨论了健康舒适的广场及街道,并提出了避风的要求(l. I.);也没有把它放入讨论狄诺克拉底(Deinokrat)的书中,这位建筑师制定了亚历山大港(Alexandrien)的规划;而是把集会广场和巴西利卡4放入同一章中,在同一本书内又接着谈论了剧场、角斗学校、赛马场和公共浴场,涉及了所有或多或少地由建筑物围合出的户外公共场所(l. V.)。就古典集会广场而言,维特鲁威在这里归类准确。集会广场类似于一个围合的建筑空间,装点有相应的绘画和雕塑等,如同庆典礼堂一般,这一点也由维特鲁威指出过,在其赞誉的庞贝集会广场那里,可以更明显地看到这一点。在开篇他写道:“古希腊人以正方形的形式布置集市广场,四周设置有宽敞的双柱廊大厅,通过密集的柱体和覆有石板或大理石的顶梁对大厅加以装饰,上面设置有走道。但在意大利的城市中,市场就不能这样布置,因为按照习俗,在市场上也要举行角斗运动。围绕表演区域的柱子间距更宽,在四周的柱廊大厅中还要布置货摊,二楼则有前凸的阳台。这些布置都符合功能上的需要,可以增加国家的收入。” 根据维特鲁威的这段文字来看,一座集会广场岂不正像一座剧院?在庞贝集会广场的平面图上,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广场的四周密集布置有各座公共建筑,只有在北侧较窄的一侧,朱庇特神庙被独自置于前,在后侧临接有议员建筑,它的前厅显得也能联系到这座广场。其他几侧均环绕有两层的柱廊。广场中央的空间留空,四周环绕有大小不一的各式纪念物,它们的基座和铭文今日依旧可见。这一广场曾经的效果究竟如何呢?按照现代的标准来看,这更像是一座环绕有长廊的音乐大厅,只是没有顶部,是一座露天神庙式的户外会议大厅。与这一效果息息相关的是广场四周连续的围合空间。不只是现代意义上的前立面在这里不见踪影,广场和街道间的联系也相当克制。建筑III、IV、V后为两条死巷,没有延伸入广场,街道E、F、G、H和广场间有栏杆隔离,北部街道和广场的联系也并非畅通无阻,而是要通过拱门A、B、C、D来实现。 古罗马广场(Forum Romanum)的布置也遵循着这些原则。其围合广场的方式虽然非常多样,但是都利用了纪念性的公共建筑;道路的接入也非常克制,不会破坏空间的围合感,不会妨碍类似于庆典礼堂的空间效果的形成;纪念物也没有置于中央,而是沿广场四周布置;简言之,对整座城市来说,广场就像古典住宅中的中心庭院,像是一座装饰富丽陈设豪华的主厅。故而这里陈列有众多圆柱、纪念物、雕塑和其他艺术珍品,以塑成这一壮观的露天式的“室内空间”。按各式资料来看,在一座集会广场上,常会布置有成百乃至上千的雕塑和半身像。这些环绕中央精心布置的雕塑类似于人们在大厅中沿墙摆放的贵重陈设,应能产生强烈的效果。如同众多珍贵的雕塑一样,只要可能和得体,纪念性建筑也都集中于此。正如亚里士多德对城市所要求的,供奉诸神的庙宇和国家的行政建筑应当合理地集中在一起,又如保萨尼亚斯(Pausanias)所言:人们无法列举出一座没有公共建筑和广场的城市。 如果目前的修复重构工作接近于史实,我们可以认为雅典(Athen)的集市广场也多遵循这些原则。而能突显这一母题的当属古希腊的厄琉息斯(Eleusis)、奥林匹亚(Olympia)和德尔斐(Delphi)等城市中的各个神庙区。建筑、雕塑和绘画在这里结合为视觉艺术上的整体性作品,表现出崇高和优美,如同一出充满力量的悲剧或一曲宏大的交响乐。完美的例子则来自于雅典的卫城(Akropolis)。被高墙环绕的高地的中央留空,形成了常见的基本形式。低处的入口大门和大型阶梯踏步与美妙的卫城山门组成了这一由大理石、黄金、象牙、青铜与色彩交织而成的交响乐的**乐章;内部的神庙和纪念物是古希腊人民塑就的石质神话,那些崇高的思想和诗歌在这一神圣场所中获得了空间上的实体。这是一座重要城市的真正中心之地,是伟大民族世界观的具象呈现。这也就不再是一块惯常的城市的局部,而是在几百年间塑就的纯艺术品。 在这一领域中,雅典卫城的高度不可逾越。即便想接近这一成就,也会十分困难。但我们不应就此把这些具备伟大风范的作品置于脑后,而应至少将其作为类似工作中的理想标准。 在下文的研究中,将讨论塑就了这些作品的艺术性原则,这也将附带表明,重要的母题在今日并未丢失,我们仍保有它们,只要适当推动,便能让其重焕生机。
作者简介
卡米洛·西特 (1843-1903) ,奥地利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画家,现代城市设计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为艺术性的城市设计打开了新方向。
-
建筑园林文化趣味读本
¥17.8¥56.0 -
图解日本古建筑
¥17.0¥49.9 -
新建筑与流派-大家小书
¥11.7¥26.0 -
建筑侦探的冒险:东京篇
¥19.6¥58.0 -
妙趣横生的日本建筑学
¥15.4¥45.0 -
审判
¥13.0¥36.0 -
成为设计师的49堂课
¥18.4¥58.0 -
中国俗文化丛书·四合院
¥16.9¥49.8 -
建筑壁画
¥18.7¥59.0 -
中国舞蹈史话-大家小书
¥9.4¥22.0 -
建筑无可替代
¥11.2¥32.0 -
中国古建筑二十讲(插图珍藏本)
¥52.0¥68.0 -
高家堡古镇
¥77.4¥98.0 -
古建筑修缮保护设计——理论与实践
¥141.0¥188.0 -
贵州石窟寺和摩崖造像保护研究
¥112.6¥168.0 -
城市应急避难疏散空间仿真及优化
¥39.7¥49.0 -
千年城池——可持续的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研究
¥26.3¥32.0 -
中国古代超级工程地理分布图
¥16.8¥20.0 -
大家小书《梓翁说园》(精装本)
¥36.3¥56.0 -
建筑智能测绘技术
¥28.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