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德青年法学文库程序利益论:民事诉讼程序运转的逻辑基础及社会动力

包邮明德青年法学文库程序利益论:民事诉讼程序运转的逻辑基础及社会动力

1星价 ¥49.6 (7.3折)
2星价¥49.6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73374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44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519733742 ; 978-7-5197-3374-2

内容简介

民事诉讼程序就是一个各方利益的交织的场域,任何主体参与诉讼程序都是为一定的利益。作为国家代表者的法院,即有国家层面的公益目的,亦有其作为公共机构这个主体的私益,对立的当事人则是为了各自的私益而进行诉讼。如何制定民事诉讼规则,实际上就是如何在程序中安排法院、对立当事人这三方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与实体法上所规定的主体利益不同,不属实体利益的范畴,而是在诉讼程序中所特有的利益,即程序利益。如果在理论研究上有了程序利益的观念,那么就会始终关注诉讼主体及其行为,而非文本规则,从而使民事诉讼程序的理论研究成为关注主体的研究,关注人的研究,关注社会的研究。

目录

目录
导论
一、为什么要研究程序利益
二、民事诉讼程序中的求真与向善
三、民事诉讼程序的能与不能
**章程序利益基础理论概说
**节程序利益概念解析
一、利益范畴的常识性底蕴
二、利益范畴的哲学透视
三、程序利益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程序利益本质、功能及表现样式
一、程序利益的本质
二、程序利益的功能
三、程序利益的表现样式
第三节程序利益与相关概念的辨识
一、与程序价值的辨识
二、与程序权利的辨识
第二章程序利益的关系形态
**节对抗形态
一、为什么需要对抗
二、对抗何以可能
三、对抗以何可能
四、公共利益规制
第二节合作形态
一、诉权能否制衡审判权
二、合作的两种面孔
三、当事人主导的合理性
第三章程序利益的配置
**节程序利益配置的考量因素
一、诉讼程序的定位
二、程序利益与实体利益的对立统一
第二节公共利益的配置
一、公共利益的程序主义考量
二、法院的自利性与公共性
三、配置原则
第三节私人利益的配置
一、诉的利益
二、诉讼成本
三、配置原则
第四节公益诉讼中的公益与私益
一、两造失衡的现实性
二、法院的正当性立场
三、法院在公益诉讼中的能动中立
第四章程序利益的展开过程
**节程序利益运行的基础:正当程序期望与程序选择
一、程序的正当期望
二、程序选择
第二节民事诉讼程序中的利益转换
一、程序主体的利益导向
二、程序的交涉性
三、市场交换与公益规制
第三节纠纷解决的两种正义:当事人的正义与法院的正义
一、合意:当事人的正义
二、决定:法院的正义
三、合意与决定的混合
第五章个人主体性程序
**节无视程序利益的社会现实
一、义利之辨
二、程序价值伦理与工具的双重维度反思
三、工具主义的司法现状
第二节程序利益与程序的个人主体性
一、个人—国家—个人:程序主体的否定之否定发展
二、程序利益:程序主体之根
三、法院的个人主体视角
四、无实体利益的程序当事人
第三节个人主体性程序的基本范式
一、个人主体性程序的四个要素
二、个人主体性程序的“公”与“定”
三、法院向个人主体的转变
四、相关机制的完善
余论:认真对待程序利益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1973年生,山东省鄄城县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先后求学于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山东大学(民商法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诉讼法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曾在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10余年,自2008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任教。出版《优先购买权制度研究》《论信任法院》等多部学术专著,发表论文近百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