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书学研究丛书出土文献与古文尚书研究/尚书学研究丛书

尚书学研究丛书出土文献与古文尚书研究/尚书学研究丛书

1星价 ¥73.4 (6.8折)
2星价¥73.4 定价¥10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6792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67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520367929 ; 978-7-5203-6792-9

本书特色

汉代流行隶书,伏生《书》是用隶书书写的,所以称《今文尚书》。而《古文尚书》之“古文”,指的是战国时期的古文字,又称“蝌蚪文”。《古文尚书》主要是因为与当时流行《尚书》的字体不同而得名。《汉书·艺文志》曰: 《古文尚书》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鲁共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及《礼记》《论语》《孝经》,凡数十篇,皆古字也。共王往入其宅,闻鼓琴瑟钟磬之音,于是惧,乃止不坏。孔安国者,孔子后也,悉得其书,以考二十九篇,得多十六篇。安国献之。遭巫蛊事,未列于学官。 鲁共(恭)王为扩建自己的宫殿,毁坏孔子之宅,得壁中《古文尚书》,其篇目比《今文尚书》多出16篇。孔安国整理《古文尚书》之后,其家人献书于朝廷,恰逢巫蛊之事发,结果未能立于官学。今文经早出,立于学官。《古文尚书》出现时代晚,与《今文尚书》相比,篇目不同,经文略有差异。更深层的原因,是利禄之争。所以自古文经出现之后,遭到了今文经学家的强力打压。 西汉时期,由于没有立于官学,《古文尚书》更多地以家学或私学的形式在民间传授。西汉末年,王莽当政,《古文尚书》曾短暂立于官学。后来王莽败亡,它也随即失去了官学的地位。

内容简介

对《古文尚书》真伪问题的考察,涉及政治鼎革、人事矛盾、师承纠葛、学风变迁、文献流传、文本变异以及字形篆隶转化等复杂内容,可以说是大案中牵扯着小案,谜案重重。清华简中《尚书》类文献 20 余篇,有的是今文《尚书》有的,如《金縢》,有的是见于孔壁古文或百篇《书序》的,如《尹诰》《傅说之命》。还有一些是今古文都没有的,如《厚父》《封许之命》。以清华简为主要抓手,同时结合甲骨卜辞、金文、郭店简、上博简及马王堆帛书等出土材料,多种出土材料综合运用,来推进《古文尚书》真伪问题的研究。

目录

**章 《古文尚书》研究综述
**节 “《古文尚书》伪书”说成为学界主流意见
一 宋代“《古文尚书》伪书”说初现端倪
二 元明时期对《古文尚书》作伪的揭示
三 清代“《古文尚书》伪书”说成为定论
四 明清时期学者为《古文尚书》辩护之声
五 疑《书》之风的扩大化
第二节 民国以来“《古文尚书》伪书”说的延续与补充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以后对《古文尚书》公案的重新反思
一 对《古文尚书》文本来源的考察
二 汉魏学术传承与《古文尚书》成书
三 对清人辨伪成果及方法的重新评判
第四节 中国港台地区及海外《古文尚书》研究
一 中国港台地区关于《古文尚书》的论争
二 日本学者对《古文尚书》的考察
三 朝鲜《古文尚书》学研究

第二章 出土文献与先秦《书》类文献研究
**节 春秋时期《书》类文献传流
一 界定春秋时期引《书》的标准
二 春秋《尚书》学的特点
第二节 战国时期《书》类文献分系研究
一 清华简与儒家《尚书》系统比较
二 清华简与墨家引《书》比较
三 清华简与道家《书》类文献比较
四 清华简与法家《书》类文献比较
五 战国时期《书》类文献编纂、传流的特征
六 先秦时期不同《书》类文献系统形成的原因

第三章 两汉时期的《古文尚书》传流
一 汉魏孔氏家学与“晚书”25篇没有直接的关联
二 孔氏家学《古文尚书》的内容
三 杜林漆书与孔壁古文之间的关联

第四章 《古文尚书》与魏晋之际的经学转型
一 郑玄《礼记注》与《古文尚书》作伪的时间节点
二 辑补《古文尚书》属于“经学家”层面的作伪
三 《古文尚书》作伪可能出自郑冲一派
四 郑冲《古文尚书》来源考
五 《古文尚书》作伪者与献书者可能并非一人
六 《古文尚书》与魏晋之际的经学转向
七 作伪的种类及伪书价值的开显
……

第五章 对明清以来《古文尚书》辨伪的回顾与反思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光胜(1973年生),山东青州人。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在职博士后。中国孔子研究院教授,出土文献与中国儒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曾子研究会理事,山东曾子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出生文献与儒学史研究,先后主持“出土文献与民本思想溯源研究”(19BZX056)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在《历史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出土文献与(曾子)十篇比较研究》《清华简(系年)与(竹书纪年)比较研究》等多部学术专著。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