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光辐照光电系统机理与评估

包邮激光辐照光电系统机理与评估

¥93.1 (6.7折) ?
1星价 ¥93.1
2星价¥93.1 定价¥13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81177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28
  • 出版时间:2020-09-01
  • 条形码:9787118117721 ; 978-7-118-11772-1

内容简介

  《激光辐照光电系统机理与评估》作者以在该领域多年的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为基础,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面向光电侦察与防御、光电有源对抗及激光防护等领域的读者,希望能够较好地反映国内外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发展方向。考虑到本研究方向,国内外已有相关强激光武器激光辐照效应、光电对抗总体技术等论著,《激光辐照光电系统机理与评估》侧重激光辐照光电探测系统的干扰、损伤效应,并对干扰效果进行系统级的评估,期望能够在本专业领域对相关读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激光辐照光电系统机理与评估》共分为5章。第1章分析现有激光器技术、光电器件及系统工作原理,特别是机载红外前视系统、红外制导系统、光电侦察与告警系统的特点,作为激光干扰、损伤效应与评估方法的预备基础知识。同时简要地分析了不同激光与金属、半导体材料以及介质材料相互作用机理,为后续特定半导体材料及光电器件损伤机理提供支撑。第2章,讨论激光传输变换理论、激光大气传输以及几何像差对激光传输的影响。第3章讨论激光干扰光电探测器件的基本物理过程,然后结合不同类型光电系统工作原理和模式深入分析了激光干扰评估手段。第4章,着重分析不同特征参数(如波长、脉宽、重频等)激光与硅、碲镉汞等常用半导体材料的损伤机理。第5章探讨激光损伤典型电荷耦合器件、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微观物理过程和效应。

目录

第1章 激光及光电探测器件技术进展
1.1 光电对抗技术概论
1.2 激光器技术
1.2.1 超短脉冲激光器进展
1.2.2 多谱段中波红外半导体激光器技术
1.2.3 CO2激光器技术
1.3 典型光电探测器件
1.3.1 光电探测器件
1.3.2 红外探测器件
1.4 典型军用光电系统
1.4.1 机载前视红外系统
1.4.2 中远程红外成像末制导武器
1.4.3 侦察/攻击无人机光电系统
1.4.4 空一地激光/电视制导
1.4.5 典型空间光电系统
1.4.6 星敏感器
参考文献

第2章 激光的传输及变换理论
2.1 激光的传输特性
2.1.1 麦克斯韦方程组
2.1.2 标量衍射理论
2.1.3 矩阵光学与柯林斯(Collins)公式
2.1.4 衍射积分的计算方法
2.1.5 部分相干光束的传输
2.1.6 高斯光束
2.1.7 激光模式分布与相干模式系数
2.1.8 高斯一谢尔(GS)模型光束
2.2 激光经过光学系统的传输
2.2.1 理想光学系统对激光光束传输的影响
2.2.2 光学系统像差对激光光束传输的影响
2.3 激光经大气湍流传输
2.3.1 大气湍流概述
2.3.2 湍流大气中光场计算方法
2.3.3 激光经大气湍流的传输
参考文献
……

第3章 激光干扰探测器件的效应与评估
第4章 激光损伤半导体材料的效应与机理
第5章 激光损伤探测器件的效应与机理
主要缩略语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郭劲,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目前任职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光电对抗部主任,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主要工作经历: 1989-1992: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究实习员; 1992-1997: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助理研究员; 1997-1999: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副研究员; 1999 至今: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究员; 主要教学及社会职务: 1、第十四届光电XX与无源干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电子XX分会;2010.01。 2、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高能固体激光大气环境下XX研究”国防973项目专家组专家;总装备部陆科订部;2011.08.02。3、总装备部电子XX技术专业组成员;总装备部;2011.10。 4、中国科学院XX科技新概念XX技术领域专家组委员;中国科学院;2012.11。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