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编21世纪远程教育精品教材·公共基础课系列国学基础教程/李海彬/新编21世纪远程教育精品教材.公共基础课系列

新编21世纪远程教育精品教材·公共基础课系列国学基础教程/李海彬/新编21世纪远程教育精品教材.公共基础课系列

1星价 ¥25.2 (6.0折)
2星价¥25.2 定价¥4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28417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60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300284170 ; 978-7-300-28417-0

内容简介

本教材主要从思想史尤其是哲学史的角度选择了拥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等基本内容和核心价值理念,包含引言、国学之源、国学之流、国学经典共四篇内容。引言分为《国学导论》和《国学导读》两章讲述国学的定义、分类、主体和价值等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二篇分为《先秦简史》和《诸子概论》两章侧重从哲学史、思想史的角度解读先秦的历史,为掌握先秦诸子的基本思想做背景铺垫,并介绍了先秦的儒、墨、道、法、名、阴阳等六家思想,第三篇侧重从哲学史的角度解读自秦代到鸦片战争两千多年间国学的流变,和第二篇一起搭起国学的框架和脉络,第四篇主要讲《论语》、《周易》等两部重要经典的基本内容,是国学的血肉。

目录

**篇 引言
**章. 国学导论
**节.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构成和价值
第二章. 国学导读
第二篇 国学之源
**章.先秦简史
**节.神话故事
第二节.考古发现
第三节.三皇传说
第四节.五帝传说
第五节.舜的故事
第六节.夏代文明
第七节.商代文明
第八节.西周精神
第九节.齐国称霸
第十节.春秋霸业
第十一节.战国七雄
第十二节.秦并六国
第二章.诸子百家
**节.稷下:百家争鸣
第二节.道家:齐国官学
第三节.儒家:天下显学
第四节.墨家:往圣绝学
第五节.法家:雄霸之学
第六节.名家:奇词夺理
第七节.阴阳家:术数家
第三篇 国学之流
**章.秦汉国策
**节.秦尚法家
第二节.汉用黄老
第三节.汉初儒学
第四节.儒家独尊
第二章.魏晋玄学
**节.正始玄风
第二节.王弼哲学
第三节.竹林玄学
第四节.元康玄学
第五节.江左玄学
第三章.隋唐三教
**节.早期道教
第二节.道教改革
第三节.道教崛起
第四节.早期佛教
第五节.隋唐佛教
第六节.儒学复兴
第四章.宋明理学
**节.理学概说
第二节.周敦颐
第三节.张载
第四节.二程
第五节.朱熹
第六节.陆九渊
第七节.王阳明
第八节.王艮
第九节.李贽
第五章.明清实学
**节.黄宗羲
第二节.方以智
3第三节.王夫之
第四节.颜元
第五节.戴震
第四篇 国学经典
《论语》解读
**节.读读《论语》
第二节.谈谈孔子
第三节.孔门弟子
第四节.关于学习
第五节.教育思想
第六节.关于修身
第七节.关于处世
第八节.家国思想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首先,本教程主要从思想史,尤其是哲学史、哲学范畴史的角度选择了*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核心价值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从纵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从横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仅中国古典文学就包括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与古代文学同样发达的还有史学等。但是因篇幅之限,《国学基础教程》没有涉及文学和史学。同样没有涉及的还有中国古代的文明史、文化史等内容。其次,本教程以时间为纵轴、以逻辑关系为横轴来安排其基本内容,以便读者能够大致把握国学发展的总体脉络以及国学的基本内容与核心价值。比如,第二篇“国学之源”的**章“先秦简史”和整个第三篇“国学之流”,都是以时间为纵轴来编辑和安排的。“先秦简史”梳理了中华民族的先祖从盘古开天、三皇五帝再到夏商周一路走来的历史足迹和心路历程;“国学之流”梳理了秦汉、魏晋、隋唐、宋明、明清等不同历史时期国学发展的基本脉络。第二篇“国学之源”的第二章“诸子百家”、第四篇“国学经典”是以国学典籍作为横轴来安排其内容的。在“诸子百家”中,黄老道家是稷下学宫的“官学”,儒家是战国时期的“显学”,墨家一度是“显学”但西汉之后却成为“绝学”。此外,法家是“雄霸之学”,阴阳家是“术数之学”,名家是“论辩之学”。这些学说在战国时期还没有主次关系,都是对当时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所提出的主张。*后,本教程“篇—章—节”的逻辑结构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个是体现了“源”和“流”的统一,另一个是体现了“框架”和“血肉”的统一。 1.“源”和“流”的统一比如,第二篇“国学之源”讲的是先秦诸子的思想和学术,这是国学的“源”头活水。比照雅思贝尔斯的论断,先秦的诸子百家诞生于人类文明史上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以及他们的思想理念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从而成为国学的滥觞;第三篇“国学之流”讲的是国学的“流”,即“秦汉国策”“魏晋玄学”“隋唐三教”“宋明理学”和“明清实学”。本教程第二篇的国学发轫之“源”和第三篇的国学发展之“流”是有机统一的。 2. 框架和血肉的统一第二篇“国学之源”、第三篇“国学之流”讲的是国学的框架和脉络,第四篇“国学经典”讲的是国学的血和肉。国学的框架和血肉也是有机统一的。

作者简介

李海彬,中国人民大学国医学院筹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原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主要作品有:《博文丛书》、教育片《托起明天的太阳》总撰稿、《大哉问国学丛书》、《国学经典诵读》。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