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中国深部探测研究丛书中国大陆宽频带地震流动观测实验与壳幔速度结构研究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03065956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24
- 出版时间:2020-09-01
- 条形码:9787030659569 ; 978-7-03-065956-9
本书特色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成果,依据地震观测证据提出若干新认识。
内容简介
本书为“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第二项目“深部探测技术实验与集成”第三课题“宽频地震观测实验与壳幔速度研究”的成果总结。作者通过在中国大陆青藏高原及周缘、华南及东南沿海和东北地区三个大陆动力学研究及资源能源调查热点地区的野外观测实验,集成了适应我国复杂地质构造和人文自然环境的宽频带地震观测技术;结合前人的成果,通过对实验采集新数据的分析,使用接收函数、体波及面波层析成像、背景噪声层析成像和横波分裂等方法,揭示了我国大陆岩石圈结构主要特征,构建了中国大陆壳幔速度结构基本框架,并探讨了若干大陆动力学问题:中国大陆主要块体深部结构特征及边界带位置;印度板块俯冲前缘、青藏高原岩石圈变形、隆升及其向外扩展行为;中国大陆东南缘海陆过渡的岩石圈结构特征及我国东北松辽盆地深部结构特征等。依据地震观测证据提出了若干新认识。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章 宽频带地震流动观测概述 1
**节 流动观测在地球深部探测中的作用和地位 1
第二节 宽频带地震流动观测发展过程和现状 2
第三节 宽频带地震观测实验部署和主要方法 4
第二章 华南大陆主要块体深部结构特征及边界带位置研究 10
**节 华南地质构造背景与宽频带地震流动观测研究现状 10
第二节 观测实验技术方案 11
第三节 数据与方法 13
第四节 主要结果 14
第五节 地质意义 20
第三章 中国大陆东南缘壳幔结构与动力学研究 22
**节 中国大陆东南缘地质构造背景和壳幔结构研究现状 22
第二节 观测实验技术方案 24
第三节 主要结果 28
第四节 地质意义 82
第四章 青藏高原板块汇聚、高原隆升及扩展动力学研究 84
**节 青藏高原宽频地震研究背景 84
第二节 青藏高原板块汇聚前缘和新生代火山岩源区探测研究 87
第三节 青藏高原南北向裂谷的深部背景及动力学机制 98
第四节 青藏高原东北缘壳幔结构与高原向北东扩展动力学 132
第五章 东北跨松辽盆地宽频带观测实验研究 151
**节 区域构造背景和研究基础 151
第二节 观测技术实验方案 155
第三节 数据处理分析与结果 159
第四节 主要进展:讨论与结论 186
第六章 结论 188
参考文献 191
-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第4版
¥34.6¥56.0 -
物理学之美-插图珍藏版
¥29.0¥69.0 -
昆虫的生存之道
¥12.4¥38.0 -
世纪幽灵-走近量子纠缠
¥9.4¥28.0 -
艾萨克·牛顿、理性时代与现代科学的肇始(八品-九品)
¥25.0¥96.0 -
古文诗词中的地球与环境事件
¥9.4¥28.0 -
数学的魅力;初等数学概念演绎
¥9.4¥22.0 -
13次时空穿梭之旅
¥18.7¥59.0 -
昆虫采集制作及主要目科简易识别手册
¥16.0¥50.0 -
改变世界的发现
¥25.8¥48.0 -
勒维特之星-大发现系列丛书
¥5.0¥16.0 -
濒危植物图鉴
¥131.3¥268.0 -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与二十四节气
¥20.2¥40.0 -
世界技术编年史(交通机械)
¥38.0¥100.0 -
世界技术编年史(航空 航天 军事兵工)
¥54.0¥150.0 -
世界技术编年史(化工轻工纺织)
¥48.3¥115.0 -
世界技术编年史(通信电子无线电计算机)
¥40.0¥100.0 -
世界技术编年史(农业 建筑 水利)
¥46.9¥135.0 -
世界技术编年史(采矿冶金 能源动力)
¥48.3¥115.0 -
普林斯顿微积分读本-(修订版)
¥62.4¥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