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40-1912法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包邮1840-1912法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1星价 ¥32.4 (7.2折)
2星价¥32.4 定价¥4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9035711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248
  • 出版时间:2020-08-01
  • 条形码:9787569035711 ; 978-7-5690-3571-1

内容简介

本论文以法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为研究对象,依据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通过对1840至1912这一特定历史时段内法国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纪实性文本以及想象性文本的细读,采取文本分析和语境分析相结合、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勾勒其中所呈现出的中国形象及其主要特征,探讨作为注视者的“自我”在塑造中国这一“他者”形象时的历史文化语境、主观心态以及这样心态和语境与所呈现出的异国形象之间的关系。

目录

绪论 **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学术价值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章 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节 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建立和发展 第二节 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19世纪前法国文化阶层视野中的中国形象 **节 西方对中国的发现 第二节 传教士建构的中国形象 第三节 启蒙运动时期的中国形象 第三章 “中国热”余温下的中国形象 **节 泰奥菲勒·戈蒂耶:水中倒影里的中国 第二节 朱迪特·戈蒂耶:诗意的中国 第三节 古伯察神父笔下的中国 第四章 殖民主义视野中的中国形象 **节 儒勒·凡尔纳:落后动荡的中国 第二节 奥克塔夫·米尔博:酷刑与艺术交织的中国 第三节 皮埃尔·洛蒂:恐怖又迷人的中国 第五章 作为精神家园的中国形象 **节 保尔·克洛代尔:“凝定”的中国 第二节 维克多·谢阁兰:“多异”的中国 第三节 维克多·谢阁兰:神秘不可知的中国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韩梅,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讲师,比较文学博士,法国巴黎第十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和法国文学。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skq201244)一项,出版译著《古罗马人的阅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和《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